为了应对美国高关税措施,加拿大原本计划对美国部分州的电力加征 25% 关税,引起美国强烈反弹。美国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于 3/12 受访表示,美国总统川普 (Donald Trump) 于今晨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发文反击,强烈要求加拿大撤销这项措施,并在当天就成功让加拿大让步,直接取消加征关税。
目录
切换关税争端与毒品问题有关,川普表示不会坐视不管
假设加拿大真的加征电税,将会影响密西根 (Michigan)、纽约 (New York) 和明尼苏达 (Minnesota) 的民生用电。然而川普发现后,马上指示自家政府高层立刻与加拿大沟通,最后促成关税取消。
不过加拿大会采取此行动,是因为美国日前对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外界认为这是加拿大的报复性措施,但 Lutnick 强调,美国对加拿大的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打击毒品走私。
Lutnick 指出,每年约有 75,000 名美国人死于芬太尼 (Fentanyl) 等毒品过量,且大量毒品来自加拿大边境。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严重的国安问题,因此利用贸易制裁,来逼迫加拿大更严格控管毒品流入。尽管美加双方互相施压,但川普政府的强硬作风让加拿大不得不退让,最后选择撤销加征电税。
钢铝关税维持 25%,但 50% 关税计划喊停
除了电税外,美国原本计划将加拿大钢铁和铝制品的关税提高至 50%,但 Lutnick 透露这项计划已经被取消,目前仍维持在 25%。他表示,钢铁和铝是美国国防安全的关键产业,不能依赖其他国家供应。
此外 Lutnick 还强调,美国需要确保汽车、药品、半导体等重要产业的供应链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也是川普政府力推公平贸易 (Reciprocal Tariffs) 政策的原因之一。
川普贸易战策略,施压对手达成美国利益
针对美加贸易摩擦,外界质疑川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经常短期内调整关税,让市场不安。但 Lutnick 强调,这正是川普的谈判策略先施压,迫使对方让步,再谈条件。
他举例,当某个国家「不听话」时,川普就会用强硬手段施压,「你不同意?那我们就来点狠的,结果对方马上就愿意坐下来谈。」Lutnick 认为,传统政府谈判经常拖延不决,但川普的方式能快速达成协议。像是这次加拿大的电价关税就是「一天内解决」的案例。
制造业回流美国,誓言创造大量蓝领职缺
川普政府的另一大贸易政策目标,是让美国制造业者从海外回流。 Lutnick 直言,过去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严重伤害了美国汽车工业,导致许多车厂外移到加拿大和墨西哥,而美国的劳工因此失业,社会问题加剧。
「如果你的工廠被移到加拿大或墨西哥,你的生活就毀了,然後毒品、酒精、絕望、最後自殺。而這就是為什麼川普要把這些工廠帶回來。」他強調,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就是為了逼迫業者回到美國市場,增加美國製造業的工作機會,創造對高技術藍領工人的需求。 Lutnick 預測這些職缺薪資能達到年薪 12.5 萬至 15 萬美元,成為美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
股市震盪、消費信心下滑,Lutnick 稱川普回來就會好
近期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4%,市場擔憂貿易戰影響經濟。 Lutnick 反駁表示這是拜登 (JOE) 政府留下的爛攤子,一旦川普的政策全面實施,經濟就會回升。他預測美國將迎來製造業復甦,進而縮小貿易逆差,最終讓股市大漲。
談到稅制改革,Lutnick 透露,川普的長遠計畫是讓年收入 15 萬美元以下的美國人免繳所得稅。此外他建議美國應該賣綠卡,「每年美國發 40 萬張綠卡,如果一張賣 500 萬美元,那就是 2 兆美元的收入。」這筆收入可以減少赤字,讓美國降低稅負。
川普政策是否會成功,橋水創辦人相當擔憂
整體來看,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以「貿易戰、製造業回流與減稅」為核心,試圖提升美國經濟競爭力。然而這些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讓市場動盪加劇。
日前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創辦人 Ray Dalio 也於受訪時示警,他表示川普政府所推動的「美國優先」的經濟戰略,以對貿易夥伴施加關稅來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方式,所帶來的風險不僅限於經濟層面,更可能導致國際間的對立與衝突。究竟這套「川普經濟學」能否帶來長期繁榮,還是會造成更大的經濟風險,就看未來的執行成效了。
(Ray Dalio 警告美國債務危機:全球經濟或將迎來「震撼性」變局)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