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支付、社交……超级叙事叠加的TON有哪些投资机会?丨 TON向左,SOLANA向右直播实录(TON专场)

在由半山俱乐部发起的X Space:「TON向左,SOLANA向右:解锁TON和SOLANA生熊下的机遇」活动中,主办方邀请到30余位行业专家、资深投资人与项目创始人共同探讨TON和Solana生态下的机遇。

本次活动的第二场主要讨论了TON 的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爆发赛道与投资机会。以下内容根据X Space的讨论进行精简:

月光Moonlight,Nimble Network社区负责人/KOL(主持人):有消息称 TON 计划推出 EVM L2,也有项目在探索Solana的L2解决方案。Solana和TON是否需要做二层?

John TON APAC负责人

最近出现了很多新闻,也有很多人来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内部其实也做了一些激烈的讨论,特别是与我们的核心开发团队进行了交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结论是TON并没有看到特别适合的L2的真正场景,所以我们并不会官方去做一条L2。但我们不排除未来如果有L2确实是有需求的,或者说它有真实的商业逻辑,或者说它在技术上能够实现一些项目目标,我们不排除这种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仔细读过我们的白皮书,应该也知道我们白皮书里有一个部分叫working chain。因为我们的整个分片架构是一个动态无限分片的架构,理论上我们可以转做一个多链网络,是有这种架构存在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条额外的working chain,而且要做一条额外的working chain是需要我们所有节点进行同意投票的,所以今天并没有这么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机构、不同背景的投资人,他们可能会投一些所谓的TON L2项目,但坦率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特别能算是被我们官方认可的L2。

我鼓励大家去做各种探索,并鼓励与我们官方进行各种沟通。但我们坦率地说,L2很多概念是因为当年以太坊的L1不行,尤其是TPS不行,所以出了很多L2方案。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概念,说我做一个L2,有上币,上所的可能性,然后投资人就会来投。很多最后是为了赚钱。我们其实还是秉持一个态度,如果有真正的商业逻辑或技术需求,而不是为了资本蓄势,或者为了项目方随便做个项目赚个钱,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Charles Liu (Collinstar Capital Director)

就像刚才John所说,他们可能不一定会官方去支持一条EVM的L2。但是,我觉得其实用户层面还是会有这种路径依赖,如果大家都去做了EVM的L2,那TON上面可能也有必要去做一条。我认为这件事情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一个是市场需求,一个是资本需求。所以,我觉得从这两个方向上,市场推动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用户有这种路径依赖,觉得说你有L2才是完整的,那我觉得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EVM L2在TON上面出现。但是,这个L2能不能做好,或者是否真的需要,我觉得还是需要经过验证的。

Zac (TonGifts Co-founder)

我们是来自TonGifts团队的,我们在TON生态下基于Telegram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红包应用,支持多种TON链资产的直接分发,包括数据分析和用户导流服务。我们已经和100多家项目方合作,包括交易所、DeFi、游戏等。今天RONA也和我们合作,可能已经体验到了我们的服务。

关于L2的问题,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因为我们在做应用层,服务了很多应用开发者,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现实问题。首先,TON本身的技术开发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包括智能合约开发和资产分发,例如代币转账可能还有难度,链上也可能有各种需要处理的情况。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之前在BSC或其他链上的EVM项目,他们想快速和我们合作,快速进入TON生态,但技术转移实际上也面临较大阻力。第三,我们基于Telegram做资产服务,不只是TON链资产。我们注意到,例如像BUSD这样的资产,以及有些项目方需要做自己代币的空投分发等,在跨链桥这一块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应用层还是我们众多合作伙伴,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可能不一定是L2,但希望能尽快出一个快速落地的技术支持和应用接入服务。虽然我们知道官方可能不一定会做这个事情,但我觉得这一块对于第三方的机会还是有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在考虑做一些多链资产的继承。

Andy (Legend of Arcadia Executive Product & CEO )

Legend of Arcadia的的产品是一款多链游戏,属于放置类卡牌游戏,玩法非常简单。在手游上,你只需要将五个角色放在一起点一下,大概30秒就能完成一局,玩起来非常快速。

从我们项目的角度来看,无论是L1还是L2,本质上对我们来说差别不大。因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户。所以即便效率有所提高,即便存在L2,对于我们项目方来说,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项目在哪里,用户在哪里,以及我们如何找到用户,以及生态中有哪些项目在构建。所以如果一条链上有足够的生态支持,有足够的项目,有足够的人在活动,那才是我们选择一条链的决定因素。回到生态层面,无论是TON还是Solana,我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你是要做一条公链,还是做一个L2。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基础设施,让一些项目,让一些APP能够直接在上面搭建,这样才更有趣。举个例子,如果TON链突然变成了一个红包链,我觉得大家都会非常开心。

YZ Rona Co-founder

RONA是一个类似于Solana的做游戏和DePIN的一个硬件网络。针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关注TON的生态,因为我们团队在Web3游戏行业扎根了很多年。这波TON的游戏Tap to earn逻辑与上一轮GameFi的逻辑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基于Telegram本身庞大的用户体量,通过这种低门槛、偏社交的游戏玩法,可以吸引大量用户。这些用户通过游戏后,有多少能转化成新的链上用户,这也是用户、交易所、VC都非常期待的一个点。头部项目如Hamster、Catizen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代币会上交易所,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用户转化的情况。我认为接下来TON的生态红利将进入第二阶段,即针对已经转化出来的这些新用户,他们已经开始使用TON钱包,对TON的整个流程已经熟悉的这些用户,他们下一步在TON生态以及Web3的参与会是怎样。

我比较看好的是TON本身具有的社交属性,我对SocialFi的方向非常看好。其次,刚才第一场也讲到了PayFi,Telegram在这方面与微信有很多相似性,我认为PayFi以及类似的SocialFi在这里也会有比较大的前景。再针对TON本身链的特点,虽然它基于智能合约的研发相对于Solana和EVM会更难一些,因为它本身链的特性和语言对于一般的小型项目团队可能会比较难,但它本身的上限包括并发、性能这些基本面有它的特点,我认为一些大型的企业级的去中心化应用可能比较适合在TON上进行部署。

月光Moonlight,Nimble Network社区负责人/KOL(主持人):除了小游戏之外,你最看好 TON 生态的哪些赛道?支付、社交、NFT,其他? 

John TON APAC负责人

大家都说这个TON赛道会映射当年微信小程序发展的过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微信从2016、2017年Web2开始,甚至在小程序之前就有H5的时候,这个赛道里的玩家有多少了解。当年微信生态里出现了很多上市公司,比如拼多多,如果没有微信,就不可能有拼多多,更不用说它今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还有像水滴筹这样的公司,后来在纳斯达克上市。我相信这些公司大家在微信上都看到过,也都用过。还有一些可能不那么知名,但在垂直领域规模也很大。比如电商公司云集,它在微信里做裂变然后卖货,最后也去了纳斯达克上市,虽然结果不好,但当时也是现象级的产品。不知他自己,它的对手环球捕手、备店等公司,都是一个创业模式。还有微拍堂,它最早只是一个微信群里的文玩拍卖工具,后来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文玩电商平台。还有群接龙,最初是群里的接单工具,后来变成了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还有美篇这样的老年人相册分享工具,后来变成了老年人图片社交平台。还有小年糕,它类似于微信里的抖音快手,拥有超过1亿用户。所以,Web2时代有太多想象力在这个生态里得到实现。

我个人认为TON的生态,一方面是Web3的革命,用TON做支付、资产发行金融网络;另一方面,也是Telegram社交生态里的一场革命,社交生态里会长出很多新物种。这两者结合起来,它爆发出来的力量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大,会出现很多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物种。甚至我觉得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忽略的因素,Telegram是AI大模型的最好应用场景。今天我们的生态里出现了大量的项目团队,他们专注于AI。可能第一个月就吸引了10万、20万用户,而且没有依赖官方推广,而是自己投做AI机器人。

所以当AI、Web3加上还未货币化的社交生态三者结合时,可能会创造出这个星球上最难以想象的一种新的巨大的物种,就像当年拼多多横空出世一样。我当年在大厂里做电商,当拼多多出现时,所有电商平台都不看好它。当时认为中国的电商战争已经结束,是阿里和京东的天下。谁能想到不到十年,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成了拼多多。TON的玩法有点像支付宝。我记得支付宝刚出来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看好它,认为支付宝的用户质量不高。但当支付宝推出理财产品余额宝后,很快就成为中国最大的理财产品,马云有句话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所以今天我觉得所有传统Crypto圈的人看我们,就像当年传统银行看支付宝一样。如果没有经过当年移动互联网的洗礼,大部分人其实看不懂这种模式的潜力。

中国有个传统的战略叫农村包围城市,只不过今天这个农村不是中国的,这个农村是全世界的农村,大家也知道 TG 的这个用户其实大部分是第三世界的用户比较多,没有中国用户,美国用户也非常少,美国用户因为监管也用不了我们这个钱包。所以除了中美之外的用户在Telegram上疯狂增长,所以这又是一场“农村包围城市”。很多人可能看不懂这场革命就已经完成了一次巨大的机会已经来了,谁先进来,谁先all in,谁就能赚到钱。像Catizen、TON gifts等项目,都是我去年亲自接触和聊过的。去年我大概聊过两三百个项目,真正来构建的可能就那么几个,但今天所有这些build的项目方都赚到钱了,可能即使他们没有发币,他们也赚到了钱。我们甚至创造了币圈第四种商业模式。前三种商业模式也有人说是邪教,比特币、以太坊这种,交易所都是赌场,在里面抽水。要么就是盘子,今年其实大部分项目在币圈我看来都是盘子。我们是低层传播模式,就是生态项目方可能连发币都不需要,赚支付的手续费,卖NFT,或者做虚拟道具的购买就能赚很多钱。而且甚至我据我所知,像Catizen这种我们头部的华人项目都已经一直在回购投资人。所以坦率来说我们正在改变整个币圈的游戏规则,我们也没有觉得我们是谁的对手,我们是想要把至少10亿的Telegram用户带到这个新世界。这些用户大部分都不是币圈用户,或者是了解区块链,但可能没有加密货币钱包。我们要把他们带到Web3的世界来,当他们成为Web3用户后,他们可能会选择使用各种区块链网络。因为每条链都有自己的擅长的部分,TON也不可能所有都擅长,所以我认为我们是能给项目方、L1、交易所带来新增量的巨大的机会。

你要问我看好哪些赛道,我觉得今天的TON仍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小游戏只是冰山一角。小游戏赛道也会继续发展。你看微信小程序出来这么多年后,还有羊了个羊这样新的游戏能火起来。小游戏不只是简单的点点点,也有很多人质疑这些游戏里有多少真实用户。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无论是官方还是生态里的第三方项目,都在推动一些验证用户的解决方案,比如发放SBT、做链上数据分析,甚至有做这种KYC的。所以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大家可以期待一下3个月后,我相信我们的生态会有物种大爆发。今天还有一个华人团队给我看了一个陌生人社交项目,让我想起了当年微信里的TA说,当年是微信里的小程序,最后变成了中国头部的陌生人社交平台。

Chris Lee (Merkle 3s & TKX Co-Founder):

我觉得以TON的量级来讲,支付和金融两个基础领域我挺看好的。另外一点,我觉得TON导流的解决供应商也是个比较大的机会。刚才说的是微信小程序发展历史的回顾,其实还有另外一家香港的公司当时做导流的,而且市值做到两三百亿港币,也是非常成功的小程序服务商,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有机会。

但总体来讲,我觉得TON现在可能比较大的问题,可能是TVL还不如现在Arb、OP这些L2的解决方案,TVL还是比较大的重要指标。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把TVL提升,以实现生态项目市值的增长,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循环。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DeFi方面。每个公链DeFi三件套,Stable Coin、Dex和Landing都很重要。所以一个比较好的Dex,提供的服务比如微金融、存币生息、商家结算、日常生活支付,还有People Lending这些,这种服务很可能填补支付市场的空缺,这个我觉得也可以去期待的。

另外当然就是SocialFi这一块,包括去中心化身份认证这一块。我觉得这三点很可能形成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正向飞轮。我也希望TON其实有使命要带领加密货币走向主流。

Lewis (Chainbase CPO)

关于DePIN和Solana的结合,从我的角度来看,DePIN项目选择Solana的理由非常非常多。其中有一点可以补充,就是很多DePIN项目会对设备数有特定的需求或要求。设备数可能成百、上万、甚至成百万,这些设备都需要接入整个DePIN网络,并产生交易。需要一个怎样的网络来承接它们呢?Solana能够被选择,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然或者说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它有非常高的TPS、很快的速度,以及非常低的成本。

另外,我听到有嘉宾提到Dimo,它是在Polkadot网络上。Polkadot也有类似的特性,所以DePIN类项目与Solana和Polkadot这样的公链结合,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事情。甚至如果以太坊的一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我觉得在以太坊上也会发生类似的DePIN项目。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项目方会选择一个怎样的生态去做他们自己的项目,可能还有资本的考量,比如美国的很多资本可能会支持Solana系的项目。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通过这个生态系统里面的工具包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带给用户什么样的体验。综合来看,在Polkadot、以太坊、Solana这三个里面,我认为Solana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我是一个DePIN项目方,我大概也会选择Solana。因此,从我的角度来看,Solana很大概率会成为DePIN的主流,并且短期内不会有其他生态系统能够超过它。

Patrick(KOL)

我们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做海外资产配置的公司。我们现在员工一共有1,300多人,今年业务量差不多80多亿美金,我们也在寻求跟Web3结合的一些机会。

我觉得Restaking是一个很重要的赛道,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而且如果我来看,这个赛道特别适合北美核心圈,像Delphi、Pantera这种大机构,这些大机构去做这种Restaking的布局。Restaking项目一旦出来之后,它能够带动最基础的DeFi三件套:lending、Dex。所以我觉得Restaking是一个很重要的赛道。

Andy (Legend of Arcadia Executive Product & CEO )

我觉得这个回到一个本质的点,就是我们在讨论赛道之前应该思考怎么去利用流量,因为流量在Web3里面是最稀缺的资源。如果我们回顾过去30年互联网周期的发展,流量一直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无论是早期的1.0时代还是2.0时代。所以我认为第一个思考点是,哪个赛道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流量,并将其放大、最大化利用。

实际上,筛选下来大概就剩下三个领域:社交、广告和支付。这三者能吸引流量,因为人总是需要社交,对金钱总有需求。所以任何与支付相关的事情,流量都是非常接受并具有价值的。内容赛道也是一样,从我们游戏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做Web3游戏时,最缺的就是用户。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大量用户的入口,并将用户带入,这对游戏来说是最大的价值。社交也是如此,你需要去认识更多的人,与人交流。

所以刚才提到的三件事情,只要能够利用流量,那就是最大的机会。至于我们现在的疑惑,我们在TG上做小游戏是否都要上TON。但在做项目时,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思考问题,因为TON上的基础设施确实还不够成熟,包括提到的Tonsactor简报,与市面上其他生态钱包相比,还处于较早阶段。很多项目,包括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TG项目验证的事情,他们不见得100%要上TON,他们利用的是TG的流量。如果说我今天做这个事情,我会思考,现在是Web3的话,我怎么去利用TON,它有什么特性,怎么去利用TON上的TV,而不仅仅是TG的流量。所以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纠结,我们没有很好的答案,这是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犹太赵主任 (KOL)

我觉得在Telegram生态里,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把Bot当成基建类产品了。大家在冲土狗的时候基本都在用几个常用的Bot,我觉得Bot在未来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就像刚刚跟Andy说的差不多,现在看来Telegram是Telegram,TON是TON,TG的bot暂时还跟TON的实际关系没有特别的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Telegram的bot本身也能产生很好的现金流,并且能给大家提供很多价值性服务。

Collinstar Capital Director

项目方面,我们先谈谈整个赛道的机会。我们认为核心是支付和游戏这两个领域,它们相辅相成。很多人会把TON与微信生态相比,我们认为游戏是流量的来源,能提高用户在生态中的留存时间。现在有这么多链,但游戏领域仍然有很多机会。此外,跨游戏的 marketplace 也值得关注,因为只有更好的跨游戏 marketplace,整个生态的流动性才足够高。

第二个领域是支付。有了游戏,自然就有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实际上,对于TON生态上的许多项目用户来说,他们对钱包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或者钱包的使用频次相对较低。因此,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心化的钱包在进行用户转化,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优化,再到交易所的路径。所以,这类钱包实际上与前面提到的游戏赛道有结合之处,关键看哪些项目能跑出来。

至于项目推荐,我们最近对Rona项目关注较多,如果要推荐一个项目,我们会重点关注Rona,暂时没有其他项目推荐。

月光Moonlight,Nimble Network社区负责人/KOL(主持人):从一级市场看,TON 生态,为什么大多数 VC 看得多、投的少?大型VC是否适合投资TON生态项目?

Kevin Ren (CGV Co-founder)

CGV是我们在东京的总部成立的一个Crypto基金。实际上,CGV及其前序基金从2017年就开始从事这样的投资,陆续投资了将近两三百个项目。CGV在2022年左右重新组织了一个新的基金。在日本,我们也相对活跃,拥有一个持牌的稳定币,这是日本唯二的稳定币之一。我们也在布局更多的生态,包括持牌交易所等,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开发。CGV致力于发掘全球更好的项目,并将它们带到日本市场。同时,我们也发掘日本的优秀社区和IP,提供给我们全球的项目。

我们刚刚发布了一份关于TON的研究报告,我们讲到的是,TON的生态远远不止于小游戏。我们重点提到的是TON的支付赛道。我们可以看到,TON依托于Telegram大型生态系统,首先引爆点可能是小游戏。从TON的官网可以看到,Mini Apps是放在最前面的选项,当然后面还有其他的选项,比如DeFi、GameFi等。Mini Apps加上GameFi实际上就是小游戏。包括NotCoin、Hamster、Catizen等项目,实际上都是点燃了整个TON生态,让大家更多地看到TON的生态。至少大家会看到一点,就是TON有流量。我们可以看到NOT的代币和TON的代币,并没有完全跟随Web3的行情,相对来说更加破圈,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我们认为TON会有更多的生态出现,现在还来得及布局。今天在Space上的两个项目,我看到的TON Gifts和RONA,都是结合了TON的两个赛道,一个是小红包支付,另一个是TON加游戏机,包括TON的小游戏等相关的DePIN项目。会出现很多项目结合了流量,但也很有意思。我们期待主链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比如要做支付,需要有一些DeFI的场景,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吸引更多BTC、以太坊的资产过来。另外,USDT在TON上的市值目前7亿多,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这当然是我们最期待的点,因为向上的空间是巨大的,在Tron有高达600亿美元的USDT稳定币体量,而在TON上仅有7亿。我们使用Telegram进行转账实际上非常方便,在这一点上,可能通过引入稳定币或相关资产,可能会激发TON的潜力。包括支付的点,支付和打赏,以及刚才提到的一些项目,会变得很有意思。我们肯定会持续关注TON的游戏、支付、DePIN的生态。

John TON APAC负责人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两个礼拜前还是问题,但现在应该是大部分VC投不进去吧。一些头部的项目,像红杉这种知名基金其实可能也很难进,像Catizen这种项目,迟了就是迟了。所以VC也不是每次都对的,尤其是上一个赛季特别成功的VC,往往下一个赛季会有路径依赖。

而且我刚才说了,因为以前的Web2投资只能去纳斯达克或者港交所上市,但有Crypto之后它上市的这个门槛变得非常的低,它其实是也是一种上市的民主化。那其实以前像这种小游戏公司在微信里头的可能火过以后,很难长期火。所以你今天可以看到微信上有大量的小游戏公司,但是用户量最大的公司都不是游戏,都是一些交易平台。今天Web3 Crypto这个资本市场其实是比较适合这种小市值的资产的,尤其这种小游戏,所以我依然非常看好,我觉得小游戏还是会出很多很多的新的这个种类,只是可能它的生命周期不一定有那么长,所以可能反而去投它背后的有生产发行能力的这种是更加有价值的。

再回复一下,刚才前面几位嘉宾上一轮的那个问题,首先TON肯定不做黄赌毒,不推广黄赌毒,这是我们的一个价值观。我们没有必要靠黄赌毒成功,我也知道黄赌毒那东西很容易成功,但很多大部分的L1其实都是靠这个成功的。但我们还是想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你可以做,但我们肯定不推广。

然后第二就是TG跟TON它的绑定其实没有这么紧密。因为TON在2020年被SEC起诉了TG之后就独立了。所以我们今天TG里面的这个接口,就像微信支付的接口,其实也是每年要花钱向TG去买的,我们之间是一个商业伙伴关系,并不是一家公司,在法律实体上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在TG里面做bot、做小程序,你可以用别的链,没有问题。我们可能给大家只是提供一个其中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想快速地创建一个让用户从来没有用过Web3的用户创建一个钱包的话,那我们可能是每个用户都可以快速的不需要下载任何APP,然后就可以有一个TON链上的钱包。

TON其实是给别的生态带流量的,甚至是给别的公链带流量的。我们也跟项目方说,你不一定只能用TON这条链,我们只是说你必须先用TON这条链,你要用别的链,我们也不反对,就是区块链时间大家都讲的是一个开放。我自己会认为整个出半年世界最后进化的情况会变成可能不同链,他会擅长一些不同的领域。可能TON会是最适合C端的一条链,前面也说了,TON的链开发还是有些难度,这个难度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TON的链从第一天设计就是做并行开发异步程序这么一条链,它类似于很多今天Web2这些大平台,要高并发流量的时候用的一个微服务的概念。所以它的代码也是因为智能合约开发,也是因为它的异步多片链的结构决定的。

当然这个东西确实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就在于TON的上线TPS会非常非常高,我们去年在实验室环境下,在阿里云上做了一次实验,就是可以最高TPS达到10万的量级。然后去年年底的时候,在生产环境下,当时有一批项目在我们TON链上搞,确实把TON链也搞崩了两天,但后来我们就不停的升级设备,然后做一些更多的Slash惩罚,到今天为止那个项目之后,其实TON链没有再崩过,所以我们这条链的TPS潜力其实非常之高。

有没有必要做一条Layer2,L1的我们的潜力都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你去做一条L2的价值到底有没有?真实价值有没有这么大?所以这些问题其实TON链上可能大家今天讨论了很多的一些困难问题,都是它其实是有互相联系的,它背后其实这个联系是导向了TON这条链最初设计的思想,它就是跟比特币链不一样的,它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服务Telegram上亿的用户。所以大家可能不能用老的思维方式来看这个新的问题,有句话叫这个拿的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那我觉得我们就是那个新大陆,而且每次新大陆出来的时候,上一代的既得利益者可能比较难快速看懂。

在我职业生涯里头已经发生过至少两三次这样的周期了。我觉得今天在TON的生态依然是一样的,就是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今天你还没看懂,那也没办法,今天看懂的人去年来的人他们都已经赚到钱了,就是很实在,而且都是华人团队。华人团队确实很适合这个生态,因为做小程序也好,做应用也好,全世界没有人可以卷得过华人。所以前面上一轮讲的是Solana那些,Solana到底有多少华人团队在里面赚到钱了?除了那些meme盘子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可以说可能TON这条链,它就是一个能让华人更多赚到钱的生态。

犹太赵主任 (KOL)

VC投资TON生态其实还蛮多的。据我所知,一些交易所其实非常看好TON生态,哪怕在那个时候,交易所内部并不是完全认同整个故事。从VC角度来看,2017年的时候,TON的私募就让很多VC就已经参与或知道了这个项目,虽然现在已经进行了升级,但我觉得过程中VC断断续续都有参与。

TON主网上线后感觉还是不如以太坊或BTC那样开放,这也是回到了最初的问题,TON为什么不做L2之类的东西。大家会发现只要是强势基金会都不会做L2的,因为没有必要。只有利益格局分散,持币人数多,筹码结构散的情况下才会做L2。以太坊和BTC做了L2,是因为不同的持币人有不同的利益,需要用一些形式来划定竞争格局。但TON本身是一个基金会引导的,相对非常强势的,发展的方向和strategy也非常明确,所以他没有必要去搞L2。

多数的好项目或优秀的流量获取,都是由基金会向下分发的。基金会也不promote一些比如黄赌毒的东西,这个行为是带有很强的价值观属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产生VC带来的百花齐放的状态。VC一旦进入会带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资本属性。但如果像TON基金会这样有很强领导性或方向性的,VC在里面能插足的地方不太多。TON自己可能做一个生态基金,邀请其他VC当LP,可能拿到更好的deal。与其VC作为一般财务投资人在市场上source没有方向的deal,不如直接合作,共同成立基金,做项目孵化器或加速器。这样的方式比像无头苍蝇一样找TON项目更经济。

所以从VC角度来讲,跟强基金会合作,就是抢官方坑位。公链官方坑位就那么几个,官方Dex、借贷、稳定币,可能还有NFT交易所,合约交易的Perdex,基本上就这几个。官方坑位占完了就没了,之后流量引导也难说再跑出来第二家第三家,所以有点国企或特许经营的感觉,VC想进官方坑位。这些官方坑位一般也不需要VC的钱,VC想进去都是别人给机会,所以进入了博弈关系。我建议TON做个生态基金,让VC们都投进去当(LP)。

Warren Fang(ArkStream Capital Partner)

ArkStream Capital是一家Crypto基金。我们有一级市场投资和流动性策略,主要投资VC领域的一些原生或前沿的创新。从2020年到现在,我们已经投资了100多个VC项目。最近,我们特别关注TON生态,从去年10月份开始关注和研究,今年6月份随着一系列应用的爆发和开发者的涌入,我们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关于VC看得多投得少的原因,我们自己就是这样,但正如刚才有嘉宾提到的,很多机构像我们这样都错过了像Catizen这样的项目。只能说做个复盘或检讨。我们之前交流下来,大家之前顾虑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点:

第一个是大家之前对TON公链的生态长期发展的确定性有所顾虑。一方面是由于筹码结构的原因,TON代币本身市值高,但筹码分配不太透明,也没有上线最头部的交易所,比如币安,相对来说抛压比较大。

第二个是TON公链的开发语言和基础设施仍然不太完备,推进相对缓慢。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时候是这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开发者的进入。这导致了尽管有像Telegram这样拥有9亿用户的平台做支撑,但这些不确定性会让很多VC在做了比较数据化的研究之后,在投资决策上做得相对缓慢。链上流动性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包括跨链桥的缺失和链上资产交易量与活跃性不足,这些都可能导致TON上的资产估值偏低。当然,随着USDT体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但你去看像Dex这样的平台,除了上头部交易所的大项目,其他项目的FTV和MC其实不太高,而且这些头部项目在链上的交易数据也没有特别活跃。这会导致在TON上发币的估值可能相对于以太坊主网或Solana来说天花板没有那么高。

第三个问题是TON上的各个细分赛道,包括游戏、DeFi、社交、NFT等,我们发现这些其实大多是应用层。应用层本身的高爆发性和较短的生命周期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行业周期里可以看到很多应用起来然后又归零。投资机构在投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赔率问题,还要考虑成功率和最终退出的问题。现在VC普遍有较长的锁定期,如果项目生命周期短,即使早期能起来,但长时间的运营和市场周期变化,最终基金可能都无法退出,这样的投资就比较难。但随着最近开发者的涌入,技术设施的逐渐完善,包括链上流动性的提高,最关键的是头部项目的示范效应,都会让VC愿意花更多时间和资金在TON生态上。目前看来趋势性还是比较明显,有点像Solana早期,技术设施欠缺,钱包只有网页钱包,RPC节点天天宕机,跟之前TON的情况很像。但只要方向选对了,后面的崛起还是板上钉钉的。所以我们现在还是非常看好TON整个生态的发展。我认为现在和半年、一年之前进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如果TON整个生态能起来,它可能是一个长达5年、10年甚至更久的周期,而不是说错过了去年或早期的一波,后面就没办法投了。现在看来确定性更强。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2级市场,我在TON上看得不多,我觉得可以回到之前的话题,聊聊看好的几个方向。我个人比较看好两个细分领域,一个是做微信小程序游戏的移植或开发类似的游戏。现在TON上的游戏有一些产品内购数据非常不错,但用户的付费其实不是为了可玩性,而是为了代币的收益预期。相比之下,微信小程序里的头部小游戏是过往20、30年游戏行业发展的累积,无论是可玩性还是氪金点,都经过了多年迭代和验证。TON的优势是现在已经可以在APP上比较好地调用钱包,而且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基础。如果能够把这些优秀的游戏移植过来,可能会让TON上有更多的真实用户。

我知道有些团队已经在做这一块,我们也在跟他们聊。另外一个方向是广告投流平台。虽然TG官方也在做,但目前看下来不够精细化,转化率有限。但有了TON的链上数据以后,基于TG实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再加上mini apps的落地页面的精准导流,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转化率。当然还有结合token的更多玩法,这是Crypto独有的优势,可以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Zac (TonGifts Co-founder)

我们的团队不是一个VC,而是一个项目方。我们在TON上接触已经有一年多的历史,想从我们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些观点。在我们看来,对于想要来到TON的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它有9亿用户,这样的用户基数能带来什么,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认为,所有脚踏实地做C端产品的项目方,在Telegram或TON上都是巨大的机会。具体来说,对于大的VC或希望有更大发展的项目方,我们认为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第一个方向是社交或流量。有9亿用户,如何帮助项目方获取这样的流量?像Hamster或Notcoin这样的项目在早期就获得了大量流量。在社交方面,虽然头部项目方做了很大的流量,但对于新项目方来说,想要快速获得百万或千万流量并不简单。

紧接着问题是,即使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流量,但下一个阶段仅有流量是否足够?刚才几位嘉宾提到转化率和交易能力。我们认为,接下来如何帮助项目方获得更精准、高质量的流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第二大块是支付能力。TON gifts本身是做资产分发的,我们认为红包本质上是资产分发工具。比如,我们跟一些项目方清算或上市TON上的代币后,可以通过红包直接分发代币给朋友或群组。这本身就是资产分发。我们集成TON的这个主要的资产之外,我们本身也支持多链资产红包的一个分发。包括目前我们跟一些游戏项目方也在集成游戏积分的分发,以及积分到游戏的一个划转。现在在Telegram上,这样的支付能力变得非常简单。我们不仅集成了TON的主要资产,还支持多链资产的红包分发,包括与游戏项目方集成游戏积分的分发。

接下来我们认为法币支付能力也很重要。虽然Telegram已经有Telegram Star,但它主要面向虚拟道具购买。我们正在与HashKey和其他全球持牌的法币加密货币承兑商合作,未来将开放用法币直接购买加密货币资产,在Telegram里进行红包或资产分发。

我们还关注到,尽管Telegram有9亿用户,但其商业化能力似乎还无法与Facebook或微信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如何帮助项目方获得精准流量,二是Telegram非常注重用户隐私,不会做用户画像分析。我们可能在这方面有优势,因为我们的红包有社交关系图谱和用户精准画像。我们已经帮助100多家项目方,累计导入了3000万以上用户到他们的游戏、交易所或DeFi,成本非常低,用户质量也高。我们还帮助70多家游戏项目方获取流量,通过API服务实现用户在游戏中达到一定等级或充值付费才能领取红包,实现了智能投流平台和以CPA为导向的投流工具。

最后,我们认为目前Web2用户的引入还不够,更长远的是做Web3用户的增长。Telegram或TON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因为9亿用户中很多还不是Web3用户,但有很大的转化空间。我们用Facebook和谷歌广告直接投放Telegram红包,实现了非常低门槛的Web2到Web3用户转化过程。我们已经优化到转化成本低于0.1美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如何批量帮助项目方在流量和支付能力上做精准赋能,以及为Web3带来更多Web2的新流量,可能是Telegram上实现的未来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