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投资机构为行业发声:好事总多磨,Crypto 仍在进步

rounded
撰文:Gaby Goldberg,TCG CryptoBridget HarrisFounders Fund
编译:Yangz,Techub News
 
当前 CT 上的悲观情绪比以往更加浓烈。诚然,在这个由价格主导情绪的行业中,人们对行业前景及其应用场景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我们退一步观察,会发现大部分的 FUD 其实并没必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行业已经取得的成绩。毕竟,好事总是多磨。
 
 

「但是加密货币行业没有用例!!!」

 
行业是有用例的,只是你没注意到而已。许多从业者希望行业的发展能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要么与他们所期望的完全一致,要么与其他行业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式并行不悖。然而,对每个行业来说,发展都是不同的,尤其是考虑到一个全新的资产类别从 0 到 1 的发展过程。在面对自身行业的泡沫时,我们很容易对行业的停滞不前感到愤慨。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我们将尝试为大家介绍一下加密货币行业的现状,以及它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好的。
 
 

加密货币行业已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

 
从行业整体来看,超 66% 的加密货币用户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中低收入国家的用户则继续显现出对加密货币的持续需求(截至 2024 年 3 月,印度、巴西和越南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位居世界前列)。美国的加密货币采用率同样很高,但美国人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加密货币来避免通货膨胀,或者获取相对于美元更为稳定的货币。反观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加密货币对其而言是一种必需品,是一种能够保护他们免受本国政府和金融体系(往往是残缺不全的)影响的机制。例如,在拉丁美洲,人们拿到工资后「立即换成 USDT 或 USDC」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外,超过三分之一的拉美人使用稳定币进行过日常消费,表明许多公司已开始接受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Tron 上的 USDT 表现尤为强劲,其流通量约为 600 亿美元,拥有约 4400 万个独立地址。简而言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已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用例
 
就像 Scott Alexander 在《为什么我对加密货币没有无限敌意?》中指出的,「如果人们尝试进入行业,但只看到猴子 GIF,那不是加密货币的错。」
 

加密货币的竞争优势

 
在上述例子中,加密货币被视为是一种技术产品,倘若单纯将其视为一种「轨道」,其上存在整个应用和用例生态,能带来比 Web2 时代更好的用户体验。全球最大的预测市场 Polymarket 就是这样一个突破性应用。Polymarket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所依托的加密基础设施。对于这样的应用来说,加密货币具有竞争优势,这其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原因,也有很多不常见的原因:
 
  • 全球可访问性:如果市场不是全球性的,就会产生巨大的流动性和准确性问题。
  • 退款风险:人们不可能用信用卡下注 10 万美元,如果赌输了,他们可能要求把钱退回来。对于未采用加密货币的博彩网站来说,这种风险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网站历来收取高昂费用的原因。反观 Polymarket,目前是零手续费的。
  • 复杂的协调:对于未采用加密货币且跨境运营的预测市场来说,银行、监管辖区和外汇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了给用户带来额外成本外,这也使得这类预测市场平台发展缓慢且困难重重。
 
作为加密货币如何解锁此前无法大规模运行用例的一个强有力新兴范例,Polymarket 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新闻来源更快,且正在向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发展。这种新形式的媒体既是真相的来源,也是一个点对点的社交平台,还是一种激励正确性(至少在现有信息条件下尽可能接近正确性)的参与机制。
 
 
我们甚至可以在 Substack 上看到实时更新的 Polymarket 嵌入(原文中为网页嵌入形式):
 
 
这些小成就不断积累,慢慢地将加密货币带入主流。
 
 
关于 Polymarket 的最后一点是,该团队为同一个愿景努力了很长时间。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交易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他们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即使公司差点因为 CFTC 的 140 万美元罚款而倒闭,他们也没有动摇。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固有地偏向于「当下之事」,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一朝功成」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胖企鹅(Pudgy Penguins)是另一家成功破圈的加密货币公司,其产品目前正在美国 Target 、沃尔玛 和 Walgreens 出售(迄今已售出超过一百万件玩具)。胖企鹅并不是「默默 build 然后等待用户到来」的那一类,相反,该公司积极地为现有用户群提供产品。具体来说,胖企鹅正在开发一条易于使用的 L2、一款基于区块链元素的游戏,以及一档节目,所有这些都围绕其可爱的品牌形象(最初只是一个 NFT 系列)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胖企鹅在为其堆栈构建底层基础设施之前,首先在社区分销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与目前大多数 L2 的做法恰恰相反。大部分 L2 会选择先构建技术,然后再试图引导社区,吸引应用在其生态中构建。
 
为吸引用户,胖企鹅想出了一些创意方式,例如,每个实体玩具都会带有一个二维码,可以在 Pudgy World 游戏(Webkinz 风格)中兑换。通过慢慢地向用户介绍加密货币,并确保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 ,这些用户更有可能保持参与并更深入地探索加密货币。
 
 

为应用搭建桥梁

 
Bridge 为消费应用领域的许多项目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该公司的重心是稳定币 API,特别是发行和协调(在 Bridge 将其模块化之前,这是一个公司规模的问题,各项目必须在内部解决)这两个层面。Bridge 已经证明,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加密货币领域的一条稳健之路,也正因如此,他们有着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户名单。看似简单的应用程序接口在后台其实相当复杂。Bridge 需要负责处理所有的 KYC 和合规事宜,而企业只需与他们整合,就能在法币和稳定币(或不同形式的稳定币)之间进行即时转换。尽管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核心用例,但一直以来都很难找到既能快速又合规地进行转换的解决方案。此外,稳定币种类繁多,每个平台通常都偏爱其中一种。Bridge 以灵活易用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钱包不是难题

 
 
加密货币领域(尤其是对新人而言)被普遍吐槽的一个问题是钱包。选择哪种钱包,如何选择一种能连接最多 DApp 的钱包,以及是否有替代品,是许多用户的困扰。好在,像 Dynamic、Privy、Capsule 和 Coinbase WaaS 等供应商正在为加密货币应用及用户解决该问题,允许个人在不下载第三方钱包应用或托管助记词的前提下进行链上活动。不断修复集成、管理更新并在发布时添加新钱包(确保 TAM 不受限制)是耗费公司重要工程资源的一个问题。而在用户方面,痛点也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这些嵌入式钱包,用户可能就没有受支持的钱包(或者,如果他们是行业新人,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钱包)。简化新用户的入门流程是行业实现大规模采用的关键。在这方面,这些公司(其中许多是最近几年才成立的)发挥着关键作用。
 
 

拥抱陌生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一路上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如果你认为金融体系应该是快速、全球化、低收费、可访问和为人民服务的,那么加密货币就是唯一的终极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事物在成熟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成长的阵痛,或者遭到彻底的反对。印刷术最初问世时就遭到了宗教权威的极力反对,因为这会削弱他们对信息的控制。伊斯兰教直接禁止印刷,而瑞士学者 Conrad Gessner 「要求欧洲国家的当权者执行一项法律,规范书籍的销售和发行。」因为在他看来,普通人不应该接触到如此多的书籍。15 世纪末,意大利作家 Filippo di Strata 曾写道:「笔是处女,但印刷机是妓女」。
 
如果说印刷机是妓女,那么以其来类比公众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可能不是很妥当。但为了进步,我们愿意接受这种抨击。拥抱陌生,就是要知道新技术在开始时往往看起来很「怪异」
 
我们也承认,加密货币领域的绝大多数实验可能都不会成功。但如果你一直坚持这种观点,那你就从根本上误解了突破性技术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并不新奇,互联网的成熟就要求我们告别内部服务器群、网络环路和索尼的 AIBO 机器狗。在人们尝试新技术的过程中,这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演变。成功产品的「幂律」正是投资者在进入这些领域时所遵循的。
 
 

基础设施为应用铺路

 
本周期的许多突破性应用都得益于新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在上一周期根本不存在。是的,基础设施似乎比应用多,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底层框架,应用就无法真正存在或扩展。由于大部分基础设施已准备就绪,应用方面的创新也在加速。
 
Joel Monegro 在 2016 年提出了著名的「胖协议」概念,即在区块链网络中,大部分价值来自协议而非应用层。
 
 
我们认为,协议层的模块化压缩了该层的价值获取份额,为应用层留出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应用可以利用协议层的模块化组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组合和搭配,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利润)。现在,用户基本上是通过前端向应用付费,而这些前端越来越多地抽象出了协议层。
 
有趣的是,由于基础设施的模块化,以太坊应用开发者如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不在技术,而在文化。对于这些构建者来说,他们选择构建的生态对其品牌、社区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有时,这些应用会称自己是「构建在 xxx L2 上的项目」,但如果 L2 不能持续下去,就会降低其产品和品牌的价值。在 Solana 上构建是统一的,因为每个人都默认在同一个单一平台上构建,而以太坊则为开发者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应该在哪里构建?由于大多数链抽象协议尚未准备就绪,「任意部署」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选择。当生态变得比应用本身更重要时,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寄生关系,应用和生态会争夺同样有限的注意力。
 
 
这一切的起因可能是以太坊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零投入,迫使 L2 创建自己的品牌和风格。这种可信的中立方式造就了丰富多样的 L2 生态,但也导致了分裂。Vitalik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这一点,他将 L2 比作以太坊本身的文化延伸,「对于亚文化来说,L2 是行动的终极竞技场」。实际上,这些亚文化可能是新兴应用的最佳孵化地。在这些孵化地上,用户会被低费用等优势吸引,社区紧密团结,构建者也大量涌现。此外,底层 L2 的文化也能帮助其应用加强和壮大自己的文化。当然,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上的许多 L2 正日趋成熟,使更多的应用得以存在和扩展。
 
 

总结

 
我们已经经历了多轮牛熊转换,知道基础设施会催生应用,而应用也会催生基础设施。循环仍在继续,我们抱怨的新兴技术正是实现低收费链、更好的分销和更高质量用户体验的产品,而所有这些最终都会推动采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值得肯定的是,尽管行业经历了 FTX 等巨头的崩塌、面临不断的监管阻力和市场的剧烈波动,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行业还很小,还处于发展初期,我们所做的工作应该是正和的。是时候重新点燃心中的壮志了。正如老话所说,好事多磨。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