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究竟是什么导致以太坊 (ETH) 失去了活力?

avatar
動區動趨
19 小时前

周末社交网路很是热闹,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对 ETH 的辩论,我想起因应该是两个,首先 Vitalik 与 ETHPanda 的访谈引起了中文社群的广泛讨论,另一方面相比于 SOL,ETH 对 BTC 汇价持续走低也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有一些观点,希望与诸君分享。总的来说,我认为 ETH 长期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市场上事实上没有直接竞品,因为在 Ethereum 的叙事中,「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 这个定位里更关键的是 「去中心化」 而非 「执行环境」,这个基本盘并没有变化,造成当下 ETH 发展陷入瓶颈的核心原因有两个,其一是 Restaking 赛道对主流技术发展路径的 Layer2 造成了吸血鬼攻击,分流了大量 ETH 生态的资源。

而受制于 Restaking 的核心机制不会对 ETH 创造增量需求,直接导致了应用侧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与使用者关注,推广与使用者教化陷入停滞。

其二则是 Ethereum 生态的关键意见领袖正在贵族化,形成一个利益阶级,这就让阶级流动出现固化的现象,开发者生态缺乏足够的激励,创新自然显得乏力,

Restaking 对 Ethereum 生态资源的吸血鬼攻击,导致应用侧无法获取足够的发展资源

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实际上有过一些讨论,今天希望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论述一下。

我们知道 Ethereum 的官方发展路径一直是通过 Sharding 的方式形成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完全分散式的,不由任何一方控制的云。应用可以在个云上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取计算和储存资源,且所有资源完全由市场中的供需关系调控。考虑到技术的复杂度。

而之所以要选择 Sharding,是因为你无法容忍对全资料的 100% 冗余,这将造成显著的浪费。因此只能通过将资料按不同片区进行分别处理,再最终由某个中继来汇总处理结果。

考虑到技术迭代的复杂度,Sharding 的技术选型事实上有过一些变化,社群最终敲定了以 Rollup-Layer2 的方案作为主流方向。

在这个方案中,所有应用可以选择构建在单独的 Layer2 中,而 Ethereum 主网则下沉成为为所有应用链的基础设施,除了为应用链带来资料最终性之外,还可以起到资讯中继的作用。

这样一个主从架构在效率和成本上是一个不错的这种方案,既降低了应用执行的成本,也在建立在去中心化程度的 「安全性」 上又不错的保证。

同时,Ethereum 也设计了一个相对自洽的商业模式,为 ETH 设计了不错的经济模型。一方面将主链的 POW 共识机制切换成了资产投票式的 POS 机制,作为交换,各参与方可以获得对主链手续费收入的分红权。

另一方面各个应用链需要通过主链交易进行资料最终性的确认,而交易则需要以 ETH 作为 Gas,因此只要作为应用链的各个 Layer2 保持活跃,就会间接推动 Ethereum 主链的活跃。这样也就让 ETH 拥有了从整个 Ethereum 生态捕获价值的能力。

然而事情真正出问题时是去年年末开始火热的,以 EigenLayer 为代表的 ETH ReStaking 赛道。这个赛道的原生创意其实并不复杂,参与过 DeFi 的小伙伴可能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专案是围绕闲置资产来进行创新的,也就是所谓的 「套娃」。

只不过 Restaking 更大胆,选择直接复用参与 PoS Staking 的 ETH,并直接对外提供执行功能,也就是所谓的 AVS。虽然在创业创意上我非常认可这个方向。但事实上这是造成 Ethereum 当前困境的最直接原因。

因为彼时恰恰处在 Layer2 的技术选型基本上已经完成,也已经跑出了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正该是在在应用侧发力的时候,比如更加速的迭代相关应用,更充足的市场推广预算等。

然而 ReStaking 赛道的出现,事实上是对 Layer2 的一场吸血鬼攻击,直接导致 ETH 丧失了价值捕获能力。因为 ReStaking 为应用提供了一个不需要支付主链 ETH 成本的 「第二共识方案」,最直观的理解还是以当前最落地的 AVS,DA 层来举例,所谓 DA 指的是资料可用性,即为通过一个技术方案让资料变得不可被篡改,也可以等同于资料最终性。

在之前的叙述中,我们清楚应用链是通过在主链上通过呼叫合约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资料带来最终性,这就创造了对 ETH 的需求,然而 Restaking 却提供了新的选择,即通过 AVS 来购买共识,这个过程中你甚至不需要付出 ETH,可以用任何资产来支付共识购买费用。

这就让整个 DA 市场,从之前的 Ethereum 独占的垄断市场变成了有 ReStaking 和 Ethereum 共占的寡头竞争市场,这自然会让 Ethereum 丧失了市场的定价权,直接影响其利润。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挤占了当时熊市弥足珍贵的资源。这些资源本该分流进各个应用侧用于推广与市场教化。却被吸引来了对基础设施的 「重复造轮子」 的工程中,而今天 Ethereum 的困境,正式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活跃应用导致更个价值捕获系统出现低迷。

做过专案的小伙伴可能了解,专案运营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在适当的市场中推出适当的产品,才会让专案迎来长远的发展,任何错误的决策都可能让发展陷入停滞。所以不可谓不唏嘘。

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本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也是民主制度的一个问题,就是事权不统一带来的效率问题。在一个追求分散式去中心的组织中,自然各方声音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进行发展与资源竞争,这在牛市中更有利于价值捕获,因为创新潜力非常大。

但是在熊市的存量搏杀中,缺乏统一的资源排程,从而导致在路线上出现偏差,进入造成发展停滞也是十分能理解的。反观 Solana,这种公司架构运作的组织,自然会凭借著集权带来的效率优势而受到欢迎,对热点的捕获并针对性推出相关举措的效率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 Memecoin summer 会出现在 Solana 上的原因。

Ethereum 生态的关键意见领袖与既得利益者正在贵族化,形成一个独占的利益阶级,开发者生态缺乏足够激励,创新自然显得乏力

在 Ethereum 生态中,存在一个现象:缺乏像 Solana、AVAX,甚至是曾经的 Luna 生态中那样的积极意见领袖。虽然这些领袖有时被认为是推动 FOMO(害怕错失良机)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社群的凝聚力和创业团队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 Ethereum 生态中,除了 Vitalik 以外,很难想到其他有影响力的领袖。这一现象部分源于最初创始团队的分裂,但也与生态内部阶层的固化有关系。许多生态成长的收益被早期参与者垄断。

试想一下,如果你曾经参与了价值 31000 个 BTC(按当前市值约为 20 多亿美元)的募资,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已经非常富有了,更不用说 Ethereum 生态中的财富早已超越这个数位。

因此,许多早期参与者开始转向保守的策略,相比扩展套件,维持现状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变得更加谨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推动生态发展时倾向于采取保守的策略。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早期的参与者只需确保 AAVE 等现有专案的地位,并将持有的大量 ETH 借给杠杆需求者以赚取稳定的收益,那么他们为什么还需要大力推动新的专案发展呢?

但是说到最后,我认为 ETH 长期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市场上事实上没有直接竞品,因为在 Ethereum 的叙事中,「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 这个定位里更关键的是 「去中心化」 而非 「执行环境」,这个基本盘并没有变化。因此只要能够完成资源的整合,推动应用的建设,Ethereum 的未来还是光明的。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