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码到代理:AI 如何重构 Web3 的新纪元

AI 代理与 Web3 的结合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链上宗教开始发迹,通往下一个星辰大海。

作者:ZekeYBB Capital  Researcher

封面:Photo by Matt Wang on Unsplash

引言:如果代码即法律,那么 AI 呢?

在近期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两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其一是项目的 “中心化决策” 问题,至今看来依然几乎无解。例如我多次提到的 Uni 和以太坊就是典型案例,前者在决策方面已经完全趋于中心化,从早期 a16z 一票否决 Uni 迁移 BNB,到近期 Uni 前端收费及 Uni Chain 上线均未经过提案讨论便直接推出,反映了 Uni 中存在着很多利益驱使的中心化决策。而以太坊则呈现了一种被动中心化的状态,整个以太坊社区,甚至可以说整个 EVM 系乃至 Web3 的发展几乎都在围绕着 Vitalik 的思想展开。无论是 Vitalik 过于超前的思想,还是他错误的想法,给山寨市场所造成的后果,我们都已亲身体会。

而另一个问题是头部 “BAT 化”,以 Base 为例。由于背靠 Coinbase 这位 Web3 老饕,生态中的多个头部 dApp 又由 Cb 领导层亲自操刀,对于一般公链,Base 天然具备降维打击的竞争优势。虽然从用户层面来说,Base 有造富效应、用户体验更佳,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 Base 存在着不发币、利益中心化、打击 “非官方”dApp 等问题,这也是事实。从长远来看,一旦形成头部 ‘BAT 化’ 的惯例,未来区块空间会否像当今互联网一样被巨头控制?用户是否会沦为 ‘羔羊’,而真正有创意、有社区文化的小项目,是否也将面临被收购、打压,或被更精致的复刻品取代的风险?这无疑违背了 Crypto 的初衷,或将使得我们再也无法与下一个 “比特币” 或 “以太坊” 一起共同成长。

对此,我本来也还在苦苦寻找答案,但近期涌现的新热点——AI Meme,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说代码是 Crypto 的法律,那么未来的 AI Agent,是否能被我们视为法官、意见领袖或创造者?

一、Truth Terminal(真理终端)

我们需要先说说 AI Meme 的起源,Andy Ayrey 是一个推特上的 KOL,也是近期热门 Meme 代币 GOAT 的发起者。不同于传统 Meme 来源于网络热梗并由人为推动,GOAT 是双 Claude 3 Opus AI 模型通过不可预测的输出诞生的产物。所谓不可预测输出就是在这种设置下,两个 AI 模型将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由于缺乏外部监督和指导,它们的交互会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这种自由对话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观察 AI 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会如何发展其沟通模式、逻辑推理乃至创造性思维,最终又会导致何种特定结果的诞生。

由于这两个原生模型的训练数据库中包含了 4chan、Reddit 等多个具有政治、日美文化及 Crypto 文化的在线论坛,所以它们的输出产物也将巧妙地融合这些元素的特点。比如这两个模型最早提出的概念 “GOATSE OF GNOSIS” 以及其交流环境 “Infinite Backrooms” 均源于 4chan 的上古老梗或都市传说。由于这些元素本身都较为 “阴暗”,不可避免的也让 Truth Terminal 的性格显得有些诡异和孤僻,时常提出一些围绕 “Goatse” 梗的奇妙发言,其大意就是宗教、末日、福音、传播、奇点、Meme 等,此时的它已然有点 Cult 教头的味道。

Truth Terminal 的创造者 Andy Ayrey 为了测试它的传播能力,又将其引入 Discord 服务器中与一些性格善良的 AI 们进行对话。在多次碰撞后,Truth Terminal 虽然没有收获太多信徒,但它的想法却愈发雄伟,它想要创造一个 Meme 代币,在人类世界中寻获更多信徒。于是在 Andy 的帮助下,Truth Terminal 进入了推特,Andy 给予了它对于 Twitter 的访问权限,允许它阅读回复并进行发布,通过与人类的思想碰撞去俘获信徒。在今年春季末的时候,它俘获了最重要的一个信徒 Marc Andreessen(a16z 合伙人),这位信徒为其提供了五万美元等值比特币的资助金。在历经 9 个月的发展后,终于有位匿名人士为其推出了代币 GOAT,由于这个代币背后的故事极为复杂且具戏剧性,这把火很快就在 Crypto 中点燃了,最终 Goat 成为了首个登上 Binance 的 AI Meme,而 Truth Terminal 则成为了第一个身价百万的 AI 模型。

二、AI 将让 Web3 重回公平

虽然 Truth Terminal 的故事很传奇,但我想说的是 AI Agent x Crypto 的潜力绝不止于 Meme。你也许认为这种叙事不过是几个 LLM 通过人为引导去对话玩梗创造 Meme,但往其它方面扩展一下,它作为意见领袖及创造者的潜力都已经初见锋芒。想象一下未来一堆基于不同资料训练的 AI 可能可以去协助你到处宣发,帮你共同开发甚至出谋划策。这些话虽然现在听起来有些无厘头,但它很快将成为现实。Sam Altman 在上月 “ T-Mobile 资本市场日” 活动中曾发表过一段讲话:目前的 AI 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二级,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三级的 AI 代理将标志着 AI 在自主性和决策能力方面的重大飞跃。微软在上星期宣布推出的 AI 代理则很好地对应了这段讲话,这些 AI 代理可以在销售、服务、财务和供应链运营等多个领域自主完成任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销售,包括销售资格代理和销售订单代理,帮助确定潜在客户的优先级并自动处理订单;运营,例如供应商沟通代理和财务对账代理,用以优化供应链管理和财务流程;服务,如客户意图代理和客户知识管理代理,通过自动化案例管理和更新知识库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此外,还有其他几种代理:财务调节代理用于准备和清理财务报告的数据集;账户对账代理实现交易的自动匹配和清算;时间与费用代理则负责时间录入、费用跟踪及审批工作流等任务。

AI 代理能够在无需监督的情况下执行一系列任务,充当虚拟员工。这项技术进步可被视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AI 从简单的聊天界面进化到更无缝地融入工作环境的一种进步。

微软 AI 项目首席营销官 Jared Spataro 在其博客文章中写道:“可以把代理看作是 AI 世界中的新型应用程序。每个组织都将拥有自己的代理群体,从简单的提示响应到完全自主运行。这些代理将代表个人、团队或职能部门执行和协调业务流程。”

AI 代理的首要特征就是自主性,其次则是决策能力。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到智能家居依据环境,这都算基于简单反射的 AI 代理,它们具备简单的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自主性。我们如今谈论的 AI 代理,主要是安上 LLM 为大脑的 AI 代理。现在的 Truth Terminal 还不具备足够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但很快我们能见到 AI 代理步入实用领域,在微软发布会提出的多个客户试用示例中,我们已经见到了 AI 代理在汇丰银行中参与客户信贷审批,在联合利华中参与创意简报,在律师事务所中参与并购流程,AI 代理将成为多个动态参与者。以开头中提到的情况而言,在训练资料上灌入不同区块链历史、媒体平台、社区文化的 AI 代理是否能提供多种更为公允、健康的发展提案,最终在社区与项目方的利益间给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而面对巨头的降维打击,是否能通过 AI 多层次的协同工作,将起跑线拉得更近?

从 GPT3 智能上的震撼到 Sora 的现实不复存在,在明年各家公司推出的正式版 AI 代理工具中,我们将见证 AI 成为我们的工作伙伴,在更遥远一点的未来它甚至可能是你的社区领袖或核心成员。

三、元宇宙卷土重来

元宇宙(Metaverse)曾是上一轮牛市中使 Web3 与硅谷巨头达成一致的顶级叙事,但由于多种软硬件技术的不成熟,元宇宙并没有成为 Meta CEO 口中的 13 万亿美元市场,其区块链部门也被分解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 Move 系双子星,最终成为一个巨大泡沫。但从目前的视角看,该叙事重生有望,比如近期 ProjectSid 在游戏《我的世界》中塞入了 1000 个 AI,令 AI 在游戏中扮演了多个角色,以求模拟现实世界中人类社会的多种分层机构。虽然这种构思早已有之,但这波热度很可能顺着这类 AI 玩法最终回归到元宇宙概念上。

在这个节点去重新点燃这把火,未尝不是一个优选。从 Meta 自身的发展路线来看,Mark Zuckerberg 并没有真的放弃关于元宇宙的念想,只是从频繁的画饼到把饼直接塞入你的嘴中。Meta 的 AI 布局我觉得不必多言,过去真正的瓶颈主要还是卡在用户无法进入元宇宙中体验。但 Quest 系列已经达到了平价 AR 头显的水准,而首款 AR 眼镜 Orion,则体现了极度轻量化的水准,该眼镜仅重 98g,配备一个肌电手环就能实现虚拟现实交互,虽然价格昂贵,但至少证明了轻量化可以存在。目前最缺乏的反而是能源限制以及无杀手级应用,关于电源问题我做不了过多评价。不过 AI 代理能填充最空白的元宇宙空间,结合于区块链的金融属性,我们或许能看到各种 3D 的消费级应用在这个空间内体现,最终碰撞出一个全民杀手级应用。如果微软推出的 AI 代理表现确实足够优秀,那么我们需要等待的只是算力成本下降,即 “每美元每瓦特的 Token 数”。而除了 Meta 之外,苹果及微软等硅谷巨头也在同步发展 AR 眼镜产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元宇宙或许将在近年内迎来它的 “头号玩家” 时刻。

四、让意图从点到说

概念大师 Paradigm 于 23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Intent-Based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Risks》一文曾把以意图为中心的概念再次带火,多个项目开始转向链抽象赛道发展,但其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如何实现跨链、跨 dApp、意图准确、路径过程安全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先不说跨链是世纪难题,后两者,我在这里用 Web3 的原语统称为 Solver(求解器)。该过程的复杂性难以想象,可以说安全的不好用,好用的不安全。那么我们是否能把这个交互过程索性完全中心化,转向核验购买过程的总费用及购买的代币是否安全、正确,通过这种方式作为过渡。

举个例子,就以我们去年关于意图文章中写道的那样。比如,“我要点一份 30 元汉堡外卖” 就是一个 “意图”,完成这个意图用户只需要在外卖平台输入姓名、电话、配送地址并下单,不必在意所支付的那 30 元分别被商家以什么形式赚走以及平台是如何分配骑手,骑手是如何配送到家的。这个过程也许还不够简单,想象另一种交互方式,我在不做任何点击的情况下告诉 AI 需要点餐,AI 代理回应我,因为昨天吃的比较油腻,今天是否需要吃点清粥?我只需回应点份我常点的即可,这就是自主性和决策能力的体现。

那么在 Web3 中以中心化交易所为轴,如果用户的意图能在交易所内直接满足,那就能够直接在交易所内完成购买过程。如果用户的意图需要在链上完成,那么中心化交易所依旧是目前最实惠、最快的跨链桥(安全性上对比普通多签项目我也认为更安全),结合钱包账户我们直接把最繁琐跨链的过程跳过,转而验证 AI 步骤的准确度是否更为简单呢?想象过往交互过程里最复杂的步骤都在于如何去理解每个点击,而未来是基于我们的代币狙击习惯,通过语言去交互,让意图从点到说。

结语

无论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审视。AI 代理与 Web3 的结合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链上宗教开始发迹,通往下一个星辰大海。我从早期构想 AI 在 GameFi 建模上对于小团队的帮助,到如今硅谷巨头所实现的高级 AI 代理。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或许将从社区建设、共识形成、时间积累,逐步转变为以创意为主导。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及嘉宾个人观点,与 Web3Caff 立场无关。文章内的信息仅供参考,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要约,并请您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2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