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 VC 巨头 a16z,今(5)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展望了 2025 年加密货币产业可能实现的关键趋势,其源于多个领域专家的创意构想,并聚焦于人工智慧 (AI) 与区块链技术的整合、代币化等多个领域的的前沿发展。以下为你编译并统整重点。
1. AI 需要自己的「钱包」才能真正代理行动
直到最近,AI 仍无法真正采取代理行动,也无法以可验证的自主(非人类控制)方式参与市场-交换价值、揭示偏好、协调资源。
随著 AI 代理网路开始托管自己的加密钱包、签署金钥和管理加密资产,我们将看到有趣的新用例出现,包括:
- AI 操作或验证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路)中的节点,例如帮助分散式能源
- AI 代理成为真正的高价值游戏玩家。
- 甚至可能出现第一个由 AI 拥有和经营的区块链。
延伸阅读:净资产超2千万镁,AI发币「仿生人」Truth Terminal的钱包里有什么?
2. 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机器人(DAC)
利用可信执行环境 (TEE) 自主运行的 AI 聊天机器人。TEE 提供了一个可以执行应用程式的隔离环境,从而允许更安全的去中心化系统设计,也可用于证明机器人是自主的,不受人类操作员控制。
透过此想法可进一步发展「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机器人」(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hatbots,DAC),其可以主发布内容,经营社群媒体,从受众那里获得收入,也可以用加密的方式管理资产,并在 TEE 中管理相关金钥。
这里的关键点是去中心化:透过在一组无需许可的节点上运行,并由共识协议进行协调,聊天机器人甚至可以成为第一个真正自治的价值十亿美元的实体。
3. 随著越来越多人使用 AI,我们需要「唯一」的人格证明
在一个充满网路冒充、诈骗、多重身分、深伪和其他真实但具有欺骗性的 AI 生成内容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人格证明」(proof of personhood),来帮助我们确认我们是正在与真人互动。
然而,这里的新问题不是虚假内容,而是 AI 从根本上降低了生产内容的边际成本,这些内容包含我们用来判断某物是否「真实」的所有线索。
因此,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将内容以数位方式隐私地连结到人们的方法。 「人格证明」是建立数位身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里,它变成了一种增加攻击真人或破坏网路完整性的边际成本的机制:获得唯一的 ID 对人类来说是免费的,但对人工智慧来说成本高昂且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保护隐私的「唯一性(uniqueness)」属性是建立我们可以信任的网路的下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解决了证明人格的问题,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意行为者攻击的成本结构。因此,「唯一性」,或者说女巫抵抗,是任何人格证明系统中不可转让的属性。
延伸阅读:Web3的「人格证明」为何如此重要?
4. 从预测市场……到更好的一切资讯聚合
预测市场本身会在 2025 年并不会发生变革性的变化,但其将为更分散式、基于技术的资讯聚合机制铺平道路,不只是选举结果预测,还可能用于社群治理、感测网路到金融等更多应用。
预测市场将透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性与激励机制实现更好的资讯聚合。
区块链一直是实施此类机制的自然选择,不仅因为它们是去中心化的,而且因为它们促进开放、可审计的激励计划。重要的是,区块链也公开了输出,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即时解释结果。
4. 企业将越来越多地接受稳定币进行支付
稳定币在过去的一年里找到了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们是发送美元最便宜的方式,可以实现快速的全球支付。稳定币还为建立新支付产品的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更容易访问的平台:没有看门人、最低余额或专有 SDK。但大型企业尚未意识到透过转向这些支付方式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并获得新的利润。
虽然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对稳定币感兴趣(以及点对点支付的早期采用),但我预计 2025 年将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实验浪潮。一些商店等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将采用稳定币,摆脱信用卡公司或支付服务商的交易费用抽成,借此提升利润空间。企业也将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信用卡公司目前正著手解决的问题,例如诈欺保护和身分识别。
5. 各国探索将政府公债上链
一些国家可能会尝试在链上发行政府公债。将政府债券放到链上将创造一种由政府支持的计息数位资产,而无需担心 CBDC(央行数位货币)的监管问题,这将释放 DeFi 贷款和衍生品协议中抵押品使用的新需求来源,进一步增强这些生态系统的健全性。未来也预计将有更多关于区块链如何提高债券交易透明度、效率和参与度的讨论。
延伸阅读:金管会成立RWA小组!合作台湾6家银行(台新、富邦、国泰..),债券、基金代币化先行
6.各行业可能开始将「非常规」资产代币化
随著加密产业基础设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成熟而成本出现下降,更多非常规的资产将尝试代币化,这将使以前因成本高昂或缺乏价值而被认为无法获得的资产不仅有可能实现流动性,更重要的是参与全球经济。AI 引擎还可以将这些资讯作为独特的数据集来使用。
非常规资产的代币化可能会重新定义数位时代的创收。可能实现的用例包括:个人可以代币化自己的生物辨识资料,再透过智能合约出租给企业。
这样的发展允许人们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利用以前未开发的资产,而不是依赖政府和中心化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资产。
7. 美国区块链网路的新产业标准「DUNA」被扩大采用
美国怀俄明州 2024 年通过「去中心化非法人非营利协会」(decentralized unincorporated nonprofit association,DUNA) 法案,承认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为法律实体,这让让区块链项目和其他中心化社群得以赋予其 DAO 合法性,从而合法扩展经济活动,并使代币持有者免于承担责任,并让组织可容易解决税务和合规问题。
随著美国准备在 2025 年培育和加速其加密生态系统的进步,我预计 DUNA 将成为美国项目的标准。
8. 线上流动民主走向实体
区块链技术将不只在网路上,还将应用于实体世界的治理,地方政府和社区的投票可能实验区块链的「流动民主(Liquid democracy)」模式,允许公民直接投票或授权代理,使用区块链来进行安全、隐私的选举投票。
9. 建构者将重复利用,而不是重新开发基础设施
加密技术开发者将更多地采用现有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而不是重新开发基础设施,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建构者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让他们坚持不懈地专注于差异化其产品/服务的价值,并建造能在黄金时段推出的 Web3 产品和服务。
10. 加密项目设计将始于使用者体验(UX),而不是基础设施
加密公司将从最终使用者体验(UX)开始,而不是让基础设施决定使用者体验。
到 2025 年,更多的加密产品设计师将从他们想要的最终使用者体验开始,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在寻找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之前,加密货币新创公司不再需要过度关注特定的基础设施决策,而是专注于实际寻找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
业界也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丰富的可程式设计区块空间、成熟的开发人员工具和链抽象正在让使加密项目的设计变得更民主化。
11. 「隐藏电线」有助于迎接 Web3 的杀手级应用
区块链应用将进一步「隐藏(抽象化)复杂的技术细节」,以更直观友好的介面吸引大众使用,让操作变得像点击萤幕或刷卡一样简单。 2025 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公司设计简单、沟通清晰的 Web3 应用。
12. 加密产业终于有自己的应用程式商店和发现管道
去中心化应用程式商店与市场的崛起,将突破 Apple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等中心化平台的审核和限制,为区块链应用提供更广泛的曝光机会。
13. 加密货币拥有者成为加密货币用户
目前仅 5-10% 的加密货币持有者正在活跃使用这些加密货币,随著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而降低用户的交易费用,并改进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将已经拥有加密货币的 6.17 亿人带到链上,让主流用户更积极参与区块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