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谷歌官宣了一则重大的科技新闻:
其最新研发的量子计算机“Willow”取得了两项重要的成就:
- Willow可以在使用更多量子比特(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的情况下,成倍地减少错误,破解了近30年来一直在研究的量子纠错挑战。
- Willow可以在不到5分钟内完成一项标准基准计算,而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完成这一计算需要10^25(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的时间,这一时间比宇宙的年龄还长。
这是谷歌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不过谷歌在新闻中也坦诚:能够实际应用于商业场景的量子计算机在2030年之前可能不会出现。
量子计算也是信息技术极为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我们加密生态,很多读者多多少少也都听过关于量子计算的信息,原因是它对区块链技术的基石---加密算法有着重大的威胁。更通俗地说,量子计算机在理论上能够破解区块链技术使用的加密算法。
看到谷歌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的这个成就,很多人甚至包括网上很多传统自媒体又开始宣称:
比特币马上要完蛋了。
网上有两篇文章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当然,其中的某些数据在我看来值得商榷,但综合一起看,这两篇文章的一些核心观点还是切中要害的。
两篇文章的链接附在文后,下面我摘录两段这两篇文章中的核心观点。
1. 从计算能力和商用觉得看,目前的量子计算机距离威胁加密资产还有较大的距离
Willow量子计算机目前拥有的量子比特是105个。但谷歌的前高级产品经理 Kevin Rose指出“破解比特币加密的估计需要一台大约拥有 1300 万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才能在 24 小时内完成解密”。
所以单从计算能力上看,要破解比特币的加密算法所需要的量子比特数是Willow的10万倍还不止。
另外,即便是计算能力达到了,但要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商用,谷歌自己估计在2030年之前可能性都不大。
这就从计算能力和商用这两个角度打破了“比特币要完蛋了”的说法。
2. 加密资产的应用已经对量子攻击有了防范
我们以比特币为例子。
我们如果对一个接收地址只使用一次就会大大降低被攻击的风险。现在不少比特币钱包已经采用了这个方法:对一个接收地址只使用一次。
另外,如果我们采用隔离见证的地址接收比特币也能降低被量子攻击的风险。
最后,比特币的加密算法自身也一直在演进,未来可以引入新的抗量子的算法。
以太坊生态也在这方面早有准备,Vitalik就提出过对以太坊进行一次硬分叉引入抗量子攻击的算法。
所以在加密生态本身,很多项目也早有对量子攻击的防范。
因此,在加密生态中深度参与的我们,如果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不需要太过于担忧。
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拿出来热议,每次热议就是一次科普,每次科普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实的情况。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把精力放在加密生态的进展上,而不要被太多外界不明真相的杂音所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