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初创公司开发的 AI 代理支持浏览器使用量激增 5 倍,从每天 5,000 次增加到 28,000 次。
而中国初创公司 Butterfly Effect 的 AI "代理" 平台 Manus 正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一个意外的副作用出现了:Browser Use 工具突然成为科技社区的焦点。
Browser Use 是一个帮助 AI 代理 与网站更好交互的解决方案,已经见证了惊人的增长。据项目联合创始人 Gregor Zunic 介绍,每日下载量从 3 月 3 日的 5,000 次增加到 3 月 10 日的 28,000 次。"过去几天真的疯狂了,"Zunic 告诉 TechCrunch,"我们现在是 GitHub 上增长最快的仓库。"
主要原因来自一篇关于 Manus 如何利用 Browser Use 的帖子,在 X 平台上吸引了超过 240 万次浏览。Browser Use 在 Manus 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该平台执行诸如导航菜单和填写表单等任务。
从 ETH Zurich 加速器项目到备受追捧的 AI 工具
Browser Use 由 Zunic 和 Magnus Müller 通过 ETH Zurich's Student Project House 的加速计划开发。这对创始人相信,web 代理 - 自动导航网页和 web 应用程序的助手 - 将成为 2025 年的一大趋势。

图片来源: BROWSER USE
"从几次随意的午餐聊天开始的想法,已经变成了一个挑战,"Zunic 回忆道。"我们在 4 天内创造了一个 MVP,在 Hacker News 上发布,然后就爆红了。从那时起,一切都像火箭一样飞速发展。"
从技术上讲,Browser Use 提取网页的各种组件,如按钮、小部件等,以便 AI 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交互。该工具还支持管理多个浏览器标签页、设置保存文件、执行数据库操作以及处理鼠标和键盘输入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付费版本,Browser Use 还提供自托管的免费版本,正是这个免费版本在 Manus 发布后爆发式增长。Zunic 将他们的商业模式比喻为为寻找 web 代理机会的开发者"提供铲子"。
"我们想创造一个平台层,让人们在上面构建各种浏览器代理,"Zunic 说。"在我们的设想中,到今年年底,网络上的代理数量将超过人类。"
尽管这一说法听起来很大胆,但 Research and Markets 的数据预测,AI 代理市场到 2029 年将达到 420 亿美元的价值。德勤也预测,到 2027 年,使用 AI 的公司中将有一半部署 AI 代理。
随着 AI 代理趋势不断发展,Browser Use 的出现似乎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