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多加密友好型银行的地区。这些银行提供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如托管、交易、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兑换,或为该领域的企业提供支持。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发展是这一欧洲趋势的背后原因。
欧洲加密友好型银行的增加
Coincub的一项研究发现,欧洲已有55家银行整合了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德国有6家这样的银行,英国有5家。瑞士、列支敦士登和立陶宛等国家也有先驱性银行参与这一领域。

一些代表性的名字包括SEBA Bank(瑞士)、Bank Frick(列支敦士登)、Fidor Bank(德国)、SolarisBank(德国)、Revolut(英国)和Bankera(立陶宛)。这些银行为加密货币交易创造条件,并提供安全存管、Staking和资产加密等服务。
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亚洲或北美等其他地区。与此同时,在美国,在白宫加密货币峰会之后,货币监理署(OCC)才刚刚允许银行参与加密货币服务。
MiCA框架为银行参与创造条件
欧洲银行广泛参与加密货币领域,源于在建立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MiCA旨在为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创造一个透明和安全的环境,同时鼓励银行整合这些服务。
"明确的法律框架将有助于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在跨境基础上扩展业务,并使他们能够获得银行服务以顺利运营" – 根据MiCA第6条
利用这些法律进步,德国、瑞士和马耳他等国家已实施了有利于加密货币的税收政策和法规。例如,德国对长期加密货币收益实行0%的税率。
N26、Revolut和Fidor等数字银行(neobanks)已迅速抓住加密货币趋势以吸引现代客户。这些银行通常比美国传统银行更灵活,后者受到严格法规的约束,采取谨慎的方法。
尽管欧洲在加密友好型银行数量上领先,但仍存在一些限制。价格波动、欺诈以及反洗钱(AML)和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KYC)要求,都给欧洲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MiCA框架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面生效,欧洲处于有利位置以保持领先地位。然而,亚洲加密货币监管的出现可能会威胁欧洲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其地位,欧洲需要继续协调法规,并解决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