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阿里巴巴暗示「AI算力泡沫化」?缩减伺服器支出,比特币矿企走跌

软近日宣布,出于对 AI 算力过剩的担忧,将取消在美国和欧洲部分数据中心的投资。这一决策直接影响了多家加密货币矿业公司的股价,包括 Bitfarms、CleanSpark 和 Marathon 等,股价普遍下跌  4%-12%。

市场分析指出,微软的此番缩减投资行动,加剧了加密货币矿业公司对 AI 业务的依赖。随著比特币减半后的收益下降,已对整个矿业行业造成压力,对此微软计划将重心转向改造现有的数据中心设备,而非扩建新的设施,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进一步放缓扩建计划。

阿里巴巴蔡崇信警告:全球资料中心建设过快,存泡沫风险

在香港的汇丰全球投资高峰会上,阿里巴巴共同创办人蔡崇信发出警告,指出全球资料中心的建设速度已经超过了人工智能(AI)的初始需求,尤其是美国多个数据中心投资出现重复与重叠的现象,这可能导致 AI 资料中心的建设出现泡沫风险。蔡崇信表示:

当前许多资料中心的计划在启动之前尚未确定客户需求,这样的盲目扩张风险非常高,并提醒市场要谨慎评估。

蔡崇信进一步指出,许多企业和投资基金正在竞相建立伺服器基地,但这波扩张热潮已经显露出盲目扩张的迹象。特别是当一些资料中心计划尚未锁定「上架」协议,就开始进行筹资,这让他对市场的未来表现感到忧虑。蔡崇信的发言引发了市场对 AI 泡沫风险的关注,并且让台股 AI 相关股票的表现受到压力,尤其是与阿里巴巴合作密切的英业达股价下跌,广达、纬创等台股公司也显示出疲软的走势。

全球大企业加码AI基础设施,却遭遇需求过剩

尽管蔡崇信警告 AI 资料中心过快建设的风险,但全球科技巨头仍在加大对 AI 基础设施的投资。亚马逊、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和 Meta 今年分别承诺将投入 1,000 亿美元、750 亿美元和最高 650 亿美元来兴建 AI 基础设施。然而,随著对未来需求的过度预期,这些大规模投资可能导致过剩的算力资源。

根据高盛的最新报告,受客户需求低于预期以及供应链瓶颈的影响,AI 伺服器机架的出货预期大幅下调。高盛将 2025 年及 2026 年的 AI 伺服器出货量分别下调至 1.9 万台与 5.7 万台,较原先的预估分别下降 38.7% 和 13.6%。这一预测的调整对台湾 AI 相关供应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并使得包括广达、鸿海和纬创在内的多档台股企业的目标价进行下调。

市场对AI算力过剩的担忧加剧

台湾的 AI 伺服器代工厂有供应链业者私下也表示,确实存在算力过剩的风险。这些业者指出,像阿里巴巴、亚马逊 AWS、微软和 Google 等大型企业所建设的 AI 资料中心,除了自用,也会租赁给其他客户。若是中小型云端服务供应商仅仅是提供算力租赁服务,当前的供需确实存在不平衡的风险。

今年初,中国大陆开源 AI 模型 DeepSeek 的出现,亦让市场对 AI 算力需求可能下滑的担忧加剧。台湾的供应链业者也指出,过去由大型云端服务商主导的 AI 伺服器采购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中小型企业购买 AI 伺服器以训练自有 AI 模型的现象,这意味著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高盛下调台股 AI 伺服器供应链预测

根据高盛证券的报告,受客户需求未达预期和供应瓶颈的影响,2025 年和 2026 年 AI 伺服器机架的出货量将大幅下降。这导致高盛下调了对台股 AI 供应链企业的目标价,广达等公司目标价被下调至 293 元,并将评级从「买进」降至「中立」,其余 10 档个股目标价也下调了 5-13%。

虽然高盛仍看好广达的 AI 伺服器业务成长动能,预计今年营收年增 33%,明年成长 57%,但目前的市场情况暗示未来可能出现的供需失衡。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