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o Markets 案的连锁反应:链上“白帽”是否正在成为新的叙事?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 异常数据:在Mango Markets遭到攻击后,Solana上与"白帽"行为相关的交易次数增加了3倍以上,这一意外趋势在36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各个DeFi协议。灰色资金突然成为原本看似冷却的资本市场的热源。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黑客们备受赞扬?

🔥 链上数据:当"攻击者"获得公开报酬?

自Mango Markets遭到攻击以来,相关钱包总共进行了超过83,000美元标记为"保护用户"的交易,其中许多费用返还给黑客,金额达到总损失的10-15%。仅在48小时内,新接收到"漏洞赏金"的钱包地址数量比前一周增长了280%。甚至,像Immunefi这样的平台的交易量也在下行周期中出现了上升。
Twitter和Discord上的整体氛围迅速变化:如果在过去几年"攻击者"都隐藏在聚光灯之下,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量嘲笑过度"反黑客"项目的meme。
在Mango Markets事件之前,7月份DeFi因黑客攻击造成的总损失仅在1800万美元左右。仅在此事件发生后的72小时内,全市场的损失就飙升至3800万美元,大部分是由于项目"被链上创新测试"。这不仅仅是数据,还影响着许多新兴项目的运营选择。

🚀 新模式:公开的"白色奖励"和特殊资金流的出现

Mango Markets事件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损失规模(超过1亿美元),还在于项目与黑客之间的"谈判"机制。这次的攻击者公开要求退还大部分资产,保留部分作为漏洞赏金 - 而社区大多数人表示同意。许多DAO甚至组织治理投票,以"合法化"攻击者的行为并与"白帽"合作。

"我从未见过DeFi社区对黑客如此中立,他们甚至将攻击者塑造成新的榜样" — 一位链上分析师在X平台上评论。

结果:许多项目立即更新公开的"漏洞赏金"政策,主动邀请"道德黑客"测试代码并公开奖励流程 -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回避。资金开始流向那些愿意为"用聚光灯换取风险"和"以安全为驱动的透明度"叙事支付高额奖金的项目。

💸 资金转向:从DeFi疲劳到追逐漏洞赏金

旧但已过时

DeFi在下行周期的传统模式是空投循环,追逐短期激励。然而,当alpha变得稀缺且收益低时,许多"建设者"转向挖掘代码漏洞,并利用链上知识以异常方式获利,同时保持"道德"形象。

新且病毒式传播

在社交层面,"好人黑客然后退还"的故事成为取之不尽的meme,重新吸引了原本在下行周期已经枯竭的注意力。各个项目抓住"漏洞赏金远高于开发者薪水"的叙事,甚至主动为杰出的白帽团队建立排行榜。
这是一个明显的元叙事转变:注意力 - 而非收益 - 被转化为主要资产。建设者、攻击者,甚至项目都将缺陷转化为产品,将安全丑闻变为免费营销机会。

⚠️ 道德疑问:策略、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持续的白帽运行现象再次提出问题:道德黑客和普通攻击者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这种模式本质上暗示了某种"概念置换":当漏洞利用不再是绝对的坏事,激励越大,变成诈骗的风险就越高(就像曾经使用"漏洞赏金"作为幌子的游戏跑路)。
DeFi历史见证了许多"系统滥用行为正常化"的趋势,从2020年的收益耕作到2021年的MEV三明治,现在是白帽赏金耕作。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看到更多披着"道德"外衣的精细诈骗?

🌱 更远的视角:当市场适应"高风险alpha"

一方面,这种模式正在帮助DeFi回归"代码即法律"的轨道,并考验项目的实力。另一方面,公开奖励安全测试行为可能很快成为新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入职标准。
然而,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的透明度和反应速度:谁能更好地动员社区,既不鼓励诈骗,又激励诚实 - 谁就将成为DeFi寒冬中的最后生存者。

🎯 总结:当注意力成为最大资产

Mango Markets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安全事件。
它开启了一个新的叙事,灰色资金在聚光灯下成为一种注意力资产 - 不仅针对攻击者,还包括建设者社区、投资者和链上故事讲述者。
在DeFi出现疲态之际,正是这些漏洞、戏剧性事件和社区实验成为催化剂,帮助生态系统自我运转、创新并塑造新的激励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整个市场将不得不学会共处的元叙事。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