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支持的智库「中国国际货币机构(IMI)」近日转发一篇名为「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理由」的报告,IMI 在微信官方帐号写道,美元因赤字、通膨与实质利率下降正失去吸引力,黄金面临新挑战,比特币正由「投机资产」逐步转向「战略储备资产」,其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虽然该文章非 IMI 正式政策声明,但 IMI 的态度或可视为对比特币政策转向的暗示,毕竟该机构附属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委员会与顾问成员多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机构的高级官员与研究人员。
IMI 经常发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数位货币(e-CNY)、金融制裁应对等敏感议题,其观点常被视为官方政策的前哨风向。尽管中国仍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但官方智库对比特币的关注,凸显 BTC 在对抗美元霸权与货币风险中的可能战略角色。
该报告由前白宫经济学家 Matthew Ferranti 撰写(去年底发布),主张比特币可作为发展中国家央行的对冲工具,特别适用于受美元武器化影响的国家,以下为您整理报告细节:
01 引言
截至2024年第一季,各国央行共持有约12.3兆美元的外汇储备,并持有约2.2兆美元的黄金储备。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会使用外汇储备来支付进口费用、稳定本国货币、确保外币债务的按时偿还,并缓解经济冲击。
近来,各国央行持续增加其黄金储备。如果将未公开的购买量一并计算,2023年第三季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已超过1965年的历史高点。有研究指出,一些国家可能会低报其黄金持有量,以避免在金价下跌时遭受批评。
目前,只有萨尔瓦多的中央银行公开表示将比特币纳入主权储备。截至2024年8月,萨尔瓦多持有867枚比特币,价值约3.15亿美元,另有31亿美元的外汇与黄金储备。投资组合最佳化模型显示,比特币在主权储备中最适配置比例为2%至5%。不排除其他国家已悄悄将比特币纳入主权财富基金,而这类基金的揭露要求远低于央行储备。
接下来的章节将参照世界黄金协会2024年针对各国央行的调查,说明央行持有黄金的主要原因,并探讨这些理由是否也适用于将比特币视为储备资产。本文主张,比特币在某些面向与黄金相似,具备成为央行储备资产的潜力。本文聚焦于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角色,不讨论其作为货币的其他特征。
02 历史地位
中本聪于2008年发表比特币白皮书,但比特币的诞生可追溯至工业革命。电力的出现彻底改变经济生产模式,并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部分学者甚至用夜间灯光强度作为经济活动的代理变数。
传统硬通货如黄金,需要大量体力与时间来开采、提炼、验证与流通。其易分割性与化学稳定性,使其长期被用作价值储藏工具。
工业革命开启了另一种可能:依靠电力而非劳力来「产生」与「验证」货币。在电力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透过消耗电力产出价值储存媒介是合乎逻辑的演化,比特币即为这一创新:矿工透过计算消耗电力挖出新币。
此外,比特币解决了黄金难以根除的伪造问题。比特币具备可验证性,每一笔交易与生成都公开透明记录于区块链上。
尽管其他基于「工作量证明」的加密货币也具类似特性,但比特币作为首创者,其原创性给予其地位与合法性。这正如黄金因历史地位成为储备资产,而非同样稀有且稳定的铂金。
03 危机期间的表现
储备资产的核心特性是能在市场动荡期间提供「保险效益」,于其他资产下跌时产生正向报酬。例如,美元常因避险需求而升值。
比特币的短期波动性高于所有其他储备资产,尤其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比特币价格在10天内暴跌近45%。
然而,没有任何资产可应对所有类型的危机。美债难以对抗通膨,但比特币在两种情境中表现出色:美国银行倒闭危机与因美国大规模制裁引发的地缘政治冲击。这些场景中,比特币提供了替代性保险效益。
04 长期价值储存/抗通膨工具
比特币是否能长期抗通膨仍有争议。即使是黄金也曾历经数十年的低迷期。例如,1980年至2001年期间,经通膨调整后的黄金价格下跌了86%。
黄金的价值储存角色建立在数世纪的历史基础上,例如罗马百夫长与现代美军上尉的黄金薪资价值接近。
比特币供应有上限,每四年减半,理论上可对抗通膨。研究指出,比特币价格与预期通膨之间具一定关联,特别是与线上价格指数上升相符。
05 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工具
若比特币要成为有效的风险分散资产,其报酬应与其他储备资产驱动因子无关。纽约联准银行研究指出,比特币价格几乎只对通膨新闻有反应,与利率、GDP、就业等新闻无显著关联。
反观黄金价格与各类新闻都有反应,因此在包含黄金的组合中,比特币可提供额外分散性。
在新冠疫情前,比特币与股票几乎无相关性;疫情期间则大幅上升,可能因机构或散户同时操作所致。但到2023年,该相关性已回落。
06 无违约风险
比特币不像债券或股票,它不代表任何现金流的权利,因此无违约风险。比特币的安全性来自其加密演算法与去中心化的矿工网络。
金融制裁可视为一种选择性违约,但比特币网路天然抗制裁。只要有矿工愿意处理交易(即使在非制裁国),就能绕过封锁。
不过,制裁会影响第三方参与的意愿。Tornado Cash 被美国制裁后,虽仍能运作,但用户因法律风险而退场。反之,俄罗斯交易所 Garantex 被制裁后资金流入反而增加。
另一个违约风险来自资产的「托管机构」。如委内瑞拉央行被英格兰银行冻结黄金就是典型例子。比特币则提供自我托管选项,降低第三方风险,但也要求较高的资安能力。
07 高流动性资产
虽然比特币不像美债拥有深度市场,但其流动性可容纳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与黄金相当,甚至优于某些受资本管制的货币。
有研究指出,比特币可协助新兴市场规避资本管制。阿根廷的案例显示,在外汇限制加剧下,加密货币使用率明显上升。
08 地缘政治分散因子
国际货币基金(IMF)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碎片化,进而威胁金融稳定、资金流动与贸易。
尽管美联储经济学家发现2022年资金流动仍稳定,学术研究却指出,与中国、俄罗斯军火交易密切的国家黄金储备增速较快。2022年,央行购金创历史新高,买家包括中国、土耳其、印度与中东国家。
研究也发现比特币的价格与波动性与地缘政治风险指数显著相关,是加密资产中唯一具有此特征者,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地缘风险对冲工具的地位。
09 结论
比特币与黄金并非所有央行的最佳选择,本文无意提供具体投资建议。央行配置储备时会考量诸多变数,例如进出口结构、外债币别、汇率制度等。
然而,比特币确实拥有独特性,可协助对抗通膨、地缘风险、资本管制、主权违约、银行危机及制裁等多元风险。在某些层面上,它与黄金一样,具备储备资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