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 2025 年即将迈入下半场,Coinbase 最新报告指出加密市场正处于转捩点。尽管美债殖利率走高、部分加密企业可能出现抛压,但整体环境仍偏向利好。其中主要原因则是美国经济优于预期水准,联准会 (Fed) 有望降息,比特币企业储备风潮升温,外加美国稳定币与市场结构法案同步推进,将带动比特币上涨趋势。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美国经济回稳,衰退疑虑降温
报告表示,年初由于川普重返白宫,并且以「高关税」政策来要胁全球盟友重启贸易谈判,以及美中贸易紧张等影响,市场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恐慌潮,外加 Q1 GDP 年化率下滑 0.2 更让市场头疼。
不过根据亚特兰大联准银行 GDPNow 预估美国 Q2 成长率已上修至 3.8%,显示经济动能强劲,即使后续出现放缓,市场预期经济只是小幅降温,不会重演像 2008 金融海啸那样崩盘。而随著美国 M2 货币供给与全球央行资产同步扩张,资产价格也获得有力支撑。
从下图可得知,在 2025 这一轮修正当中:
「比特币与 Coinbase 加密市场指数 COIN50 虽有下跌,但波动明显低于过去,显示市场抗压性提升,整体反应也较过往金融危机更加稳定。」

财报制度翻转,比特币成企业资产新宠
报告指出,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 (FASB) 自 2024 年底,开始放宽会计准则,企业得以用市值计算加密资产,获利不用等到卖出才能认列,鼓励更多企业进场布局。从下图可以得知:
「2024 年以来,百万美元级比特币钱包数量激增,又随著价格突破 10 万美元,许多高资产玩家陆续加码进场,强化市场对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共识。」

发债买币成企业新趋势,短期卖压可控、中长期则有待观察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 228 家上市公司总持有约 82 万颗比特币。除了微策略 (Strategy)、特斯拉 (Tesla),还出现不少以「买币为主要业务」的新创企业,透过发债筹资进场。不过 Coinbase 也提醒,像这种企业有两大潜在风险会影响市场情绪:
- 强迫卖压 (Forced Selling):假设债务到期或无法再融资,可能会被迫卖币还债。
- 动机性卖压 (Discretionary Selling):即使只为了管理现金流等等,一旦卖出,就可能触发其他企业或市场恐慌性抛售。
不过从下图可得知:
「Strategy 和 MARA 等加密企业的可转债多集中于 2029–2030 年到期,总额达 40 亿美元,短期到期压力有限,显示目前市场卖压风险仍可控。」

美国监管从执法转为制度化,多数加密 ETF 申请恐 10 月才拍板
报告表示,美国监管于 2025 年上半年从「执法打击」转为「积极立法」,为市场带来正向预期。以下为两大重点法案进展:
- 参众两院稳定币法案《STABLE Act》、《GENIUS Act》:进入国会协调阶段,内容涵盖储备金、合规与破产保障,最快 8/4 休会前交由川普签署通过。
- 市场架构法案 (CLARITY Act): 明确划分 SEC 与 CFTC 的监管权限,奠定未来数位资产市场的监理基础。
目前大概有 80 件加密 ETF 申请案,包含像是比特币 (BTC)、以太币 (ETH)、SOL、 瑞波币 (XRP)等现货 ETF,还有「实物进出型」、「质押」型等 ETF,正交由 SEC 审查中。部分申请最快 7 月会公布结果,多数申请案则可能拖到 10 月才拍板。
比特币涨势渐强,山寨币则关注基本面
整体而言,Coinbase 看好 2025 年加密市场将维持利好,受惠于美国经济数据持稳、降息预期升温、企业持币风潮延续,再加上监管法规逐步清晰,特别有利于比特币 。
而山寨币则仰赖各个基本面与政策风向,有机会的专案仍存于市场上,但需谨慎挑选。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当微策略:从Sharplink暴跌70%看加密储备公司有何风险)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2008 年美国经历金融海啸之际,一个看似十分边缘的总统候选人却种下了今日比特币运动的启蒙种子。当年美国共和党的众议员 Ron Paul 被自由党提名 (注:自由党为共和党的分支)参选美国总统,他推崇 Libertarianism (自由主义),强烈批评联邦储备 (Federal Reserve) ,并推动稽查弹劾联准会,后来他虽然退选,却唤醒新世代对货币主权的改革思潮, Ron Paul 直到今日都是自由党的代表性人物,他最重大的影响就是启发了知名的比特币网红 Isaac Miller, Miller 进入比特币的世界之前,曾经帮助过 Ron Paul 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 Miller 延续自由主义思潮,成为坚定的比特币信仰者和老 OG 。
Issac Miller 最近上 Supply Shack 节目畅聊他对比特币与政治经济、迷因币和旁岔 Ordinals 的看法,以下为重点整理。全部原始访谈影片可在 Youtube 观赏。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从自由主义到比特币革命
Isaac Miller 与比特币的相遇起始于好奇,他坦言当时并不具备电脑科学或经济学背景,却被比特币欲重塑货币历史的故事所吸引,他帮助 Ron Raul 竞选美国总统时,开始从自由主义思潮与政治角度看待比特币,真正开始意识到比特币出世的意义。
他说自从 2008 年加入 Ron Paul 的总统竞选活动后,他就对美联储的运作产生质疑 (这点倒是跟川普持相同立场),他觉得 FED 就是披著羊皮的狼,他后来无意间接触到比特币时,心想这就是对抗体制的金箭。他强调比特币之所以重要,不只在于它的技术创新,而是其无可阻挡、无可更改的属性,让他重新燃起了改革社会的热情。
比特币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如今比特币逐渐进入主流政治圈的现象,Miller 表示有些复杂的感受,虽然现在越来越多政客拥抱比特币与其他加密货币,但他不认为支持与反对比特币的政府会有太大差别,因为这股力量成为主流。
乌俄战争当中,比特币被众人所指责,在乌克兰,人民认为比特币很糟糕,俄罗斯人用它来洗钱和购买武器,另外方面,又有数十亿美元透过比特币捐赠给了乌克兰。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比特币政策也成为讨论焦点,他认为比特币已从创新科技,成为像网路和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
支持迷因币、提醒粉丝勿沈迷,买比特币
除了因为支持比特币而成为重量级网红以外,Miller 也因有自己的 Meme 币而在币圈被广为人知,有人在 Pump.Fun 上帮他发一款与他同名的迷因币,这款 $Issac Coin 爆红,他还下重仓买下 10 % 的供应量表态支持,他坦言是为了好玩,他认为迷因币就是好玩用的,他同时对社群承诺会支持这个专案,绝对不会卖,当这款迷因币的市值超过千万美元后,他又开始思考道德责任,他提醒众人,这是娱乐属性的迷因币专案,任何人都不该把毕生积蓄投入,但他建议可以把钱投入在比特币。他不否认迷因币的魅力,甚至欣赏迷因币文化现象所展现出的创造力与社群动能,但他认为比特币才是最硬的资产。
对比特币生态系和 Ordinals 的演变看法
对于被问到比特币社群内部的分裂,尤其是如何看待 Ordinals 与比特币原生代币协议的问题时,Miller 认为比特币本质上只需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也就是做为一个坚固稳定的货币平台;其他如以太坊等链,可以成为人类创造力的游乐场,发展 DAO 和 AI 等更具创造力的应用场景,他觉得应将用途分类,他说自由市场会决定什么能留下,比特币只做一件事,而且可以把这件事做得非常好。
比特币的演变总是让他感到惊讶,他从未想过有人会说:这个聪比那个聪更稀有,要用一整个比特币来换一个聪之类的话,但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让他震惊,有了 Bitcoin Taproot 后有能力在比特币上实现智慧合约,可以发行代币等等,那么问题是,还需要其他什么吗?他认为比特币区块链不是为这些东西而建构的,但他必须重新调整心态。
现在进场绝对不嫌晚
当被问到现在进场买比特币太晚吗?Miller 坚定地回答一点都不晚。大家可能错过了比特币只需以 100 美元购得的时间点,但不会错过的是共同打造一个围绕比特币的生态系,为自己和后人留下遗产,他指出比特币的价值不仅在价格,更在于其所建立的体制。
比特币的黄金时代正到来
访谈最后,Isaac Miller 对当今许多只将加密货币视为赌博的人表示遗憾。他指出虽然迷因币风潮吸引了无数新人进场,但真正的财富与自由,需要更长远的视野与深度参与。他说比特币不是一张乐透彩券,而是一场技术与自由的革命。他强调现在仍处于早期阶段,唯一的门槛为心态与视野,而不只是价格。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近半年来比特币价格的居高不下,一大推手其实来自那些专注于透过杠杆买入比特币的新型企业「比特币收购公司」。然而,在带动市场情绪并推高价格的同时,也逐渐引起担忧:「若特定公司控制大量比特币,是否会冲击流动性与波动性,更可能让比特币失去『央行储备资产』的潜力?」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从财务策略到杠杆基金:微策略掀起的比特币投资风潮
多间「比特币收购公司 (Bitcoin Acquisition Vehicles)」近期透过杠杆操作与金融创新,专注于买入比特币并将其作为资产配置核心。自 2020 年微策略 (现为 Strategy) 将公司资产大举投入比特币以来,这项策略便吸引众多企业效仿,包括特斯拉、Twenty One Captial、GameStop 甚至是川普媒体。
(Strategy 引领潮流,一文详解比特币储备策略公司投资指南)
最初他们是出于对法币通膨的避险考量,但随著比特币价格上涨,这些企业开始发行可转债或优先股等金融工具,以杠杆方式扩大比特币部位,转型为类似「封闭型基金」的存在。
截至目前,Strategy 持有逾 58 万颗比特币、市值近 630 亿美元、占总供应量近 2.8%。若计算实际流通量,其比例更高。

杠杆与溢价:比特币结合股权、可转债的金融魔术
比特币储备策略公司透过股权或可转债募资来买入比特币,若其股价高于实际资产价值,投资人将支付「溢价」购入股票,而这笔溢价反过来又可用于增加比特币持有量,进一步推升每股价值,形成一种正向回馈。
瑞士持牌加密银行 Sygnum 担忧,这种模式恐怕无法无限循环:
当市场需求饱和、情绪转淡或比特币价格回落,将使股票转为「折价交易」,旧投资人受损,新资金也难以进场。
此外,当比特币价格剧烈下跌,这些公司可能会被迫出售比特币以偿还债务,扩大市场下跌压力,并对市场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微策略 Strategy 清算疑云再起:比特币价格暴跌会如何影响这家企业?)
Sygnum:策略式囤币恐让比特币离央行储备越来越远
Sygnum 对此警告,Strategy 及其模仿者的大规模比特币囤积行为,正破坏比特币成为央行储备资产的可行性: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与高流动性是其作为「数位黄金」的根基,但当单一企业掌控过多代币时,将削弱其作为安全资产的中立性与可接纳度。
比特币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是许多机构与央行考量的关键,然而这些「杠杆购买者」正在扭曲这些结构,可能让更多保守型资金却步。
市场贡献与系统风险:比特币储备热潮的双面刃
不可否认,比特币收购公司在推动市场价格、拓展投资曝险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弥补了 ETF 或其他管制型投资产品的空白。但当越来越多公司涌入这条赛道,投资人也需意识到估值上限与系统性风险。Sygnum 亦提醒:
将这些公司包装为「企业财务策略」具有误导性,因其本质更接近「高风险的投资基金」。
毕竟,策略式买盘固然让人振奋,但当价格下跌、筹资困难或监管环境转变时,这些公司将成为潜在的「卖压引爆点」。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