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O™ 第三季] Donkang“大举购买比特币……降息引发牛市”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돈깡'创作者姜敏宇预测比特币已进入制度化初期,并认为在降息后1-3个月内将出现正式上涨行情。他提出了流动性增加、固定供应、稳定币扩散等作为核心投资依据。

'돈깡'创作者姜敏宇在24日于首尔纤维中心举行的全球Web3路演'IXO™第3季'的主题演讲中,以"现在可以购买比特币吗?"为主题,分享了对比特币的看法和展望。

他表示:"比特币不再是投机资产,而是已进入制度化初期的长期资产",并称"从今年初开始就意识到加密货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并开始积极买入"。他解释说:"像MSCI纳入一样,机构资金正在进入比特币市场,在贝莱德和富达等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后,市场方向也变得更加明确"。

姜敏宇创作者指出:"比特币发行量限制在2100万个,预计挖矿将持续到2140年,实现了极致稀缺性",并称"美国部分州已认可比特币为价值存储手段,IMF和BIS也将其纳入统计"。他评价这是资产类别被制度性接受的信号。

他表示:"关注全球流动性、2100万个限定供应、稳定币市场增长这三个核心支柱"。

他首先对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诊断。姜敏宇指出:"美国债务比率已超过GDP的120%,已经不是可持续的结构"。他补充说:"2008年次贷危机质疑了现有金融系统,在这一脉络下,比特币于2009年诞生",并认为"2025年将是制度化的实质性元年"。

他还就比特币的成长性和网络效应发表了意见。他解释:"目前比特币市值仅为黄金的十分之一,在向数字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显示出更快的增长趋势"。他强调:"货币的使用诱因会随周边接受度提高而增加,就像微信一样,而比特币尚未被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接受"。

他还警惕了市场将比特币误解为交易资产的心理。他说:"比特币是投资资产,而非交易对象",并诊断:"错过重要仓位会导致因FOMO(Fear of Missing Out)而集中交易替代币,这是影响收益率的主要原因"。

姜敏宇创作者表示:"比特币价格并不重要。实际上是美元或韩元变便宜了,需要转变思维"。

他还指出全球货币供应量增加与比特币上涨呈现0.8的高度相关性,并分析:"中国和美国都在扩大流动性,而供应固定的比特币必然会受益"。

他还表示:"稳定币供应量增加也与比特币上涨率呈现高度相关性",并预测:"如果在未来3-5年内开始日常使用,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他还预计:"如果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稳定币很可能被纳入制度性资产"。

关于比特币上涨时点,姜敏宇创作者表示:"一旦降息被宣布,存款收益率预期降低,投资者将寻找进取型资产",并认为"在预计首次降息的9月之后的1-3个月内,比特币市场可能转入全面牛市"。他还透露:"我将把这一时点视为牛市起点,并计划从1月到9月尽可能积极地买入"。

最后,关于卖出计划,他说:"我将以过去高点普遍出现的资金费率为标准",并解释:"当比特币资金费率达到0.05-0.3水平时,我将视为过热迹象并计划部分获利"。他补充:"我将在降息直后或之后1个月密切关注市场情况",并称"资金费率是衡量市场热度的重要指标,对判断时机很有用"。

'IXO™第3季'是以'投资实战'为中心的Web3大会,于24日和25日在首尔纤维中心举行。由区块链媒体代币邮报和币领袖共同主办,去中心化数据可信协议'开放账本(Openledger)'共同协办。

IXO™在现有ICO、IEO、IDO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Web3友好和以社区为中心的融资概念。去年4月首次活动吸引了1000多人,为Web3社区开辟了新篇章,7月以"拥抱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季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势头。

本次第3季的主题是"商业证明(Proof of Business)"。这是一个以实战为导向的Web3大会,不仅关注技术愿景和营销,更聚焦于实际使用性、盈利能力和用户基础得到实际证明的项目。

国内外区块链专家、DAO运营者、实战投资者、研究员、交易员等将参与其中,从投资者角度提供有效洞察。通过项目展台、托管演示、网络交流等实战体验形式的B2C路演,期望为社区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可信赖的Web3项目交流机会。

可通过Luma链接报名参加IXO™第3季。实时通知和更多详情可通过以下社交媒体渠道查看。

IXO™ 2025官方渠道

网站 https://www.ixo.day
推特 https://twitter.com/ixo_day
​领英 https://www.linkedin.com/showcase/ixoday

<저작权人 ⓒ TokenPost,禁止未经授权转载和重新分发>

#IXO第3季#Web3实战投资#商业证明#钱缸#姜敏宇创作者#比特币现在买还来得及吗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