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叙事仍未结束,加密货币交易所又成市场焦点。近期包括 OKX、Gemini 与 Bullish 等大型交易所,纷纷传出计划赴美 IPO,展现对合规市场的野心。无论是走拆分或 SPAC 上市,这波 IPO 热潮将不单单只是下一个炒作标的,更是加密产业寻求主流认可的关键一环。
(从罚款到重返美国:OKX 考虑赴美 IPO 上市、惊人估值引关注)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OKX 低调备战 IPO:「拆分上市」成关键策略
链新闻昨日报导,OKX 今年 4 月重返美国市场并在近日传出上市美股的规划。市场观察员 AB Kuai.Dong 对此表示,其上市主体可能与主站 (国际版) 完全拆分,借此避开平台币 OKB 与母公司的监管风险。
他透露,早在 2021 年,OKX 就已在北美设立股权投资、资产管理与钱包部门,后续这些部门虽因熊市被部份并入了香港或亚太团队,但仍有望随著 OKX 重启美国业务回归:
此次传出赴美 IPO 的时间点,或许是看到了监管松动的窗口,届时美国实体与国际版应该会拆分得很彻底。
不过他也担忧,OKX 若架构处理不清或进度落后,恐重蹈 2019 年港股借壳的覆辙。当年集团借「前进控股集团 (现已改名为欧科云链) (1499.HK)」的壳上市,最终股价仍表现平淡,也反映出跟风策略难以持续的风险。
上市取代发平台币,交易所募资逻辑变了吗?
过去的加密市场,交易所的募资途径几乎离不开平台币,但出于前任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对发币的监管态度一贯强硬,「加密货币 = 未注册证券」的说法一直都是加密业者绕不过去的障碍。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卸任前重点回顾:加密货币与 AI 成未来监管重点)
如今,眼看川普和 Paul Atkins 的上任所带动的监管松绑、以及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IPO 的亮眼表现,上架美股似乎成了交易所新的融资工具与叙事主轴。
当然,这也引发了部分加密原生社群的不满,作为 USDC 深植 DeFi 生态的早期采用者,并未在 Circle 上市后分享到任何成果,直呼这完全背离了加密世界的价值。
(遍布 DeFi 走向传统金融,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上市算是一种加密渣男吗?)
盘点可能上市、蓄势待发的交易所
AB Kuai.Dong 同时盘点了当前多家较具竞争力且潜在上市前景的交易所,首先是由亿万富翁 Peter Thiel 和 EOS 开发商 Block.one 支持的 Bullish,睽违四年再次启动上市计划,盼能填补 2021 年试图 SPAC 上市却破局的遗憾。
另外,Backpack 作为年纪较轻的交易所,虽然尚未发币,但社群活跃且创新产品密集。据传 Backpack 将先赴美挂牌,后再推出代币化股权模式,以「股票代币」作为平台资产的替代方案。
最后,老牌交易所如 Gemini,已正式向 SEC 提交 S-1 上市申请;而 Kraken,则传出计划最快于 2026 年第一季上市。这些深耕美国的平台选择绕开代币发行风险,直接走进传统资本市场,显示加密产业正在向更成熟且合规的融资模式过渡。
IPO 策略不仅规避了监管风险,更为交易所提供了「不靠发币也能募资」的新选项,而面向传统金融的大池子,也更容易吸引有兴趣参与加密的机构与散户资金。
CRCL 市值直逼 COIN:下一波热点转向交易所?
当稳定币作为加密基础设施,成功点燃美国机构与散户的投资热潮,随著 CRCL 上市至今近三周已飙涨近五倍,市值一度逼近 Coinbase (COIN),市场随后也将寻找下一波叙事主线。

此时,交易所 IPO 的提示,无疑提供了新的情绪支撑与资本预期。对散户而言,是参与加密核心企业的机会;对机构而言,则是布局合规市场的桥梁。
OKX、Gemini、Kraken、Bullish 和 Backpack 等平台谁能最先突破重围,复制 Coinbase 的成功,也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知名交易所 Coinbase 于 6/20 宣布获得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 (MiCA)》所认证的营运牌照,并选定卢森堡大公国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作为欧洲总部。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Coinbase 宣布取得 MiCA 牌照,并设欧洲总部于卢森堡
Coinbase 宣布正式通过卢森堡证券金融监督委员会 (Commission de Surveillance du Secteur Financier) 审核,并核发 MiCA 牌照,并将卢森堡作为其欧洲总部。
对此 Coinbase 表示,将卢森堡作为欧洲总部理由,则是因该国长期以来被视为西欧具前瞻性的金融中心,且自 2019 年起就逐步推出多项区块链相关政策,目前已通过 4 项与区块链相关的法案。
MiCA 落实欧洲加密监管标准,OKX、Bybit 也陆续卡位
欧盟于 2023 年 5 月正式通过 MiCA,并于 2024 年 12 月全面生效,该法案主要是希望能统一欧盟各国对加密产业的监管标准,保障投资人权益,同时维护金融稳定。
而随著 MiCA 落实欧洲加密产业监管标准后,许多业者也纷纷卡位:
Coinbase 收购 Deribit,同时纳入标普 500
除了 MiCA 执照之外,Coinbase 近期也有几项亮眼表现,不只在今年 5 月宣布以 29 亿美元收购选择权交易平台 Deribit,又于 5/19 正式纳入标普 500 指数 (S&P 500),成为首家进入该指数的加密企业。
(加密期权霸主!Coinbase宣布收购 Deribit,打造全球最完整的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
商业支付推动加密领域在欧洲成为主流
根据研究显示,目前约有 10% – 20% 的欧洲投资人有接触加密产业,其中「商业支付」正逐渐推动加密货币普及的主要原因,而不只是为了投资赚价差。
数据显示,有超过 70% 的加密支付正应用在零售、餐饮等日常消费领域,东欧地区 DeFi 的使用率也逐步上升中。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Web3 创投基金 Coral Capital Holdings 的前高层据传正准备筹集 1 亿美元,来复制微策略 (Strategy) 比特币储备模式,打造BNB 储备上市企业。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三位对冲基金高层从 Coral Capital 转战新战场
据彭博社报导,三位前 Coral Capital 高层正洽谈募资 1 亿美元,并透过他们名下的一家尚未公开名称的上市公司,来买进知名交易所币安 (Binance) 的平台币 BNB。跟据 CoinGecko 显示, 目前 BNB 市值来到 936 亿美元。
而他们计划完成募资后,将公司更名为「Build & Build Corporation」,未来会直接把 BNB 纳入资产负债表,成为核心储备资产。据了解,三位将在 6 月底前完成募资,并开始收购 BNB。
不只 BTC,ETH、SOL 与 TRX 也纳入企业储备策略
起初的企业储备策略以微策略 (Strategy) 为首的比特币储备为主,但近期已有多家企业转向其他加密货币:
美国线上游戏公司 SharpLink :共花费 4.6 亿美元进军以太坊 (ETH) 战略储备。
Upexi:储备 SOL 总额来到 1 亿美元。
Janover (现为 DeFi Dev Corp.):储备 SOL 总额来到 9,700 万美元。
- 娱乐公司 SRM:Tron 创办人孙宇晨以一亿美元 TRX 直接入股权 SRM,并将 TRX 作为企业储备。
加密妖股成炒币仔新兴战场,平均最高涨幅来到 438%
随著稳定币 USDC 发行商 Circle 在美上市,微策略 (Strategy) 开创企业持币储备后,许多企业也陆续跟进,将加密货币作为主要储备并挂牌上市。而且多数「加密妖股」在初期都有数倍以上的涨幅,比加密货币涨幅更加亮眼。
根据 6/17 报导统计,30 家美股加密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最高涨幅达约 438%。
相较之下,今年加密货币总市值涨幅也才 51%。由此可见「加密妖股」涨幅潜力极强。

(加密妖股成为炒币仔新战场!如何透过复委托或海外券商买卖虚拟货币概念股?)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