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稳定币争夺战愈演愈烈……各大银行争相申请商标权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AI 生成图像
AI 生成图像

据25日金融界消息,KB国民银行于23日向专利厅申请了17个将韩元和公司品牌相结合的商标权,如'KBKRW'、'KRWKB'等。同一天,KaKao银行和KaKao Pay分别申请了12个和18个商标权。这些商标权申请被解读为超越简单品牌推广的市场先发战略。

他们的举动与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超过1,800亿刀,其中大部分由美元基础的USDC和USDT占据。美国参议院在6月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私营稳定币发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成为市场扩张的信号。

欧盟通过'MiCA(加密资产市场)规范'制定了稳定币发行和流通的全面框架。新加坡实施了'支付服务法',香港推出稳定币发行者许可制度,阿联酋实施数字资产监管,亚洲地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在国内,国民、新韩、友利、农协、企业、水协、花旗、SC第一银行等8家银行组成联盟,正推动成立合资公司以发行韩元稳定币。他们正与开放区块链协会和金融结算院合作,讨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后,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具体落实法人设立。

银行业联合的背景是为了确保稳定性和掌握主导权。一家大型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与其单个银行独自发行稳定币,不如共同搭建基础设施,分散风险并提高市场信誉。"

然而,发行权方面的行业分歧也很明显。银行业和韩国银行认为出于稳定性考虑,应优先赋予银行发行权。他们担心如果民间以存款或国债等为担保发行稳定币,在赎回激增时可能会在金融市场全面扩散风险。

相比之下,金融科技行业反对银行垄断。KaKao Pay考虑到支付领域的实际使用可能性,申请了'PKRW'、'KKRW'等18个商标权。多纳尔公司目标转型为稳定币运营商,已招聘金融机构经验的关联专家,开展支付测试和基础设施升级。

加密资产交易所也专注于生态系统建设。Bithumb制定了通过最高3000万刀的稳定币培育公开招募,未来定位为流通主体。

发行方式的讨论也很活跃。"信托模式"(将客户资金存放在独立信托账户)和"存款通证模式"(直接与银行存款关联)被视为主要候选方案。信托模式客户资金安全性高,但对银行来说盈利能力较低;存款通证模式与现有存款关联操作简便,但监管风险较大。

李在明政府的数字资产培育政策也为行业动向提供了支持。总统在竞选承诺中曾承诺引入韩元基础稳定币,近期国会也频繁发布了民病德议员的《数字资产基本法》等相关法案。

不过,从国外案例来看,法律化过程中的试错似乎不可避免。美国的GENIUS法案和STABLE法案仍在众议院协调中,欧洲也在MiCA规范实施过程中持续完善细节指南。

釜山区块链特区已开始进行数字资产实证和稳定币相关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立法之前,正在考虑在特区内充分积累实证数据,然后逐步扩散。

金融业预期引入韩元稳定币将带来降低跨境汇款成本、扩大金融包容性、扩展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等效果。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提升韩元作为数字支付手段的地位也是主要动力之一。

但仍存在如Terra-Luna事件类似的、设计不当的稳定币可能暴跌的风险、大型科技公司垄断担忧、货币政策影响等课题,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制度。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