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批代币化绿债即将登场!港府:未来 ETF 与政府债券都要上链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于 7/5 公开透露,香港政府将全面启动「资产代币化」战略,准备发行第三批「代币化绿债」,并推出新版《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目标就是要将香港打造成全球最开放、安全的亚洲第一数位资产中心。

第三批代币化绿债即将登场,拓展贵金属、绿能多元应用

许正宇在「香港数位金融大奖 2025」颁奖典礼上指出,港府已分别在 20232024 年发行过两批代币化绿债,并取得初步成功。这些债券都是透过分散式帐本技术 (DLT) 来完成登录、结算。

以下是前两批代币化绿债的主要特色、创新亮点:

  1. 第一批: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交收与息票派付,全流程上链,试用到期自动赎回功能。
  2. 第二批:采「数位原生」方式发行,无需传统托管机构,支援 ICMA 债券分类 (BDT),绿色债券披露文件可于数位资产平台查阅,T+1 快速交收;透过 HSBC Orion 平台发行,CMU 负责结算,并与 Euroclear、Clearstream 接轨。

他进一步表示,政府已著手筹备第三批代币化绿债,针对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板) 的多元应用,未来希望让这种「上链发债」的模式能成为香港政府的常态型筹资工具。

代币化以三阶段推行,ETF 与债券皆可上链

许正宇补充,从 2023 年开始,港府已分三阶段推动金融资产的代币化。第一批针对「银行资产」,第二批是「政府资金」,第三批则是「市场工具」。他举例,未来像是政府债券、ETF 都可以发行代币化版本,直接让资产上链,也正研究包含代币化 ETF 在内的税务优惠政策,例如免除印花税等。

监管架构强调创新风控平衡,法案立法中

除了推行代币化,许正宇也强调数位资产交易平台跟虚拟资产发行 (如稳定币) 这类活动,也需要立法纳管。他透露,目前港府正草拟相关条文,希望能尽快提交立法会,能落实并兼顾创新与风控的监管架构。

他补充,监管方向会强调三点:

  1. 有效管理风险
  2. 增强透明度
  3. 确保投资人保障

好让香港成为全球数位资产最值得信任的市场之一。

数位资产政策 2.0 上线,稳定币监管、代币化应用全面启动

上周香港政府也正式释出《数位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内容包括四大核心方向:

  1. 法规明确 (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2. 生态系统培育 (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
  3. 实体应用推动 (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
  4. 人才培训 (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整体规划整合为「LEAP」架构。其中稳定币 (Stablecoin) 将成为监管重点。港府预计在 8 月 1 日起启动稳定币发行商的发照制度,以实际应用为主要导向。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近期,加密货币交易所 OKX 频频风控引发社群不满,多位用户反应帐户遭无预警冻结,即便完成繁复 KYC 流程与资料补件,仍无法解锁,执行长徐明星也对此亲上火线道歉。背后则传出 OKX 为了赴美上市或配合欧洲监管收紧,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风险疑虑大扫除」。

OKX 多名用户遭风控,徐明星亲上火线道歉:误判率仍高

周末,多名 OKX 用户在 X 发文表示自己帐户已多次遭到冻结,即便完成身分验证并补交过去 10 年的工作纪录与雇主资料,资金仍无法取回,引发社群批评。

对此,OKX CEO Star 公开发文致歉,坦言系统存在「高误判率 (false positives)」,即便用户合规正常,仍可能因演算法与数据模型误判而遭到风控措施:

OKX 正全力优化审查流程与用户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误判在任何合规系统中都无法完全根除。我们会持续优化用户的资料递交流程体验。

他表示,「如果用户被要求提供资金来源、地址证明、过往工作单位等资讯,请如实提交即可。只要用户未从事非法活动,您的帐户与资金的安全便不会受到影响。」

赴美上市还是欧盟收紧?OKX 风控升级其来有自

市场观察员 AB Kuai.Dong 对此指出,OKX 此波风控加剧背后或与两项重大变动有关:

  1. 赴美上市计划加快:此前报导 OKX 正准备赴美 IPO,而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平台的 KYC、资金来源审查要求极高。参考滴滴出行上下市所面临的合规压力,或许能理解 OKX 如今的风控动作频频。

  2. 马耳他监管收紧:过去许多交易所透过马耳他取得欧盟 MiCA 牌照,但根据 CoinDesk 报导,近期马耳他监管态度转趋严格,开始回溯性检查,或正引发交易所补件潮。

因此,平台对包括跨境 VPN 用户、与制裁地区有关联帐户、曾与暗网浏览器互动过的帐户、贷款资金来源不明者都进行了全面性的升级审查,甚至连内部具有传统金融背景员工也遭约谈离职,似乎是在防止监管组织对员工的背景调查。此举显示这波风控不只是针对散户,更是更高层级的政策执行。

(监管松绑掀交易所 IPO 上市潮:谁能复制 CRCL 涨幅成下一个翻倍飙股?)

贷款炒币成高风险标签?Star:不建议、不支持

其中引发争议的是徐明星表态不欢迎贷款用户,间接映照出 OKX 有意清退使用贷款资金炒币用户的事实,。用户 @linwanwan823 分析认为,这背后涉及两大核心考量:

  • 政治与监管风险:在传统金融机构中,贷款资金一旦流入加密货币等高风险投机市场,便可能遭监管单位咎责。尤其在部分国家进入「财政吃紧期」时,对资金用途审查都将越趋严格。

  • 影响上市道路:若 OKX 被查出大量用户贷款炒币,恐对其 IPO 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就连 Coinbas 上市前也曾对其 KYC 流程进行大量调整。

(FATF 虚拟资产反洗钱标准进展报告:75% 司法管辖区都没做好,犯罪滥用猖獗)

没有中间方案?为何不让疑虑用户自行提款撤出?

加密 KOL @BroLeonAus 对此指出,他能理解 Star 这波为了让 OKX 上市所做出的一切割舍,甚至逆著这波风控的民怨也得强制让用户接受。但他也表明合规这件事本身是无上限的,监管单位当然认为越严格越好:

我认为,不能全盘听信监管单位的一家之言,否则可能矫枉过正,业务部门做不下去,用户也会大幅流失,而这结果他们是不在乎的。

另一方面,不少用户也质疑,若平台判定资金来源可疑,为何不让用户直接提款离开,反而一再冻结拖延并落入无限补件循环?

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具疑虑资金的流向,或许也可能受到监管机构的追查。若平台放任疑虑用户提款,也可能让其卷入刑责,如同其先前的 DEX 事件一样。

(OKX Web3 暂停 DEX 聚合器服务:积极应对骇客攻击与欧盟 MiCA 监管压力)

合规收紧无止尽,DEX 成未来避风港?

此次事件也再次引发对中心化交易所 (CEX) 风险的反思,CEX 在风控合规压力下,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人,而这恰恰是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Perp DEX) 发展的机会点。@BroLeonAus 也对此把币安创办人 CZ 与其力推的 DEX Aster 连结在一起。

(Perp DEX 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浅谈链上永续合约交易所的机会与挑战)

虽然 DEX 尚有操作门槛与流动性挑战,但面对合规的收紧与风控的顾人怨,这也或将成为用户下一波的避风港。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