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储备策略始祖微策略 Strategy (原名 MicroStrategy) 宣布再发 42 亿美元的优先股 STRD,微策略发行的 STRD、STRF 和 STRK 三种优先股标榜季配息,让你拥有稳定现金流,三档优先股有何不同?要如何投资?
(微策略第二季录得140亿镁比特币收益,优先股表现优异成募资好帮手)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STRD、STRF 和 STRK 有什么不同?
Strategy 之前已发行了 STRF 和 STRK 的优先股,其中 STRK 具有可转换为普通股 MSTR 的特性,故股利为 8%,略低于 STRF 和 STRD。链新闻整理了三者的差异如下表:

STRF 享有 10% 的年股息,按季支付,若当期股息未能支付,则未支付部分将累积成「复利股息」 (compounded dividends),且年利率将在原本 10% 的基础上,每季增加 100 个基点 (即 1%),最高可达 18% 年利率。
而最后发行的 STRD 也有 10% 的年股息,但不可累积股息,也就是说公司可以决定不配息,且之后也不会补发。而 STRD 清偿顺位较低,条件明显劣于原本的 STRF。
STRD、STRF 和 STRK 表现如何?
Strategy 在一月底发行的 STRK (下图黄线) 发行价为 80 美元,现已上涨至 120.4 美元,半年涨幅高达 51%。
而三月发行的 STRF (下图绿线) 发行价为 85 美元,现已上涨至 117.7 美元,涨幅高达 38%。
而六月初发行的 STRD (下图橘线) 发行价为 85 美元,现已上涨至 95.3 美元,涨幅为 12%。

享配息又有机会赚价差
台湾投资人最喜爱投资拥有现金流的的「高殖利率」个股,通常殖利率 5% 以上的个股就算是不错的标的。微策略这三档优先股采季配息,配息以票面价值 100 为基础计算,分别为 8%~10% 的配息率,不过需扣除美国政府预扣的 30% 税率,投资人实际上可拿得的年化利息约为 5.6%~7%,其实也远优于一般个股。
链新闻也帮大家计算了各买入价和相对的殖利率,虽然要被扣掉 30% 税率,但算算也有 5% 以上的年化报酬,若能再挑选初发行或是下跌时的低价位进场,不但能赚入固定配息,又能享有上涨的资本利得,除非公司倒闭,否则不至于不配息。
投资者可透过海外券商或国内复委托帐户购买,流程如同买卖一般股票,十分方便。
殖利率 税前/税后 | STRK | STRF | STRD |
买入价格为 100 | 8%/5.6% | 10%/7% | 10%/7% |
买入价格为 110 | 7.3%/5.1% | 9.1%/6.4% | 9.1%/6.4% |
买入价格为 120 | 6.7%/4.7% | 8.3%/5.8% | 8.3%/5.8% |
(加密妖股成为炒币仔新战场!如何透过复委托或海外券商买卖虚拟货币概念股?)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比特币矿商 Bit Digital 近日宣布大举调整资产配置策略,转向以太币,并在短时间内将持有量扩张至逾 10 万枚 ETH,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消息一出,股价单日暴涨 29%,市值重返十亿美元以上。不过,有分析师指出。Bit Digital 目前的估值仍远低于其真实价值。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Bit Digital 大举买入 ETH,跃升第二大 ETH 持仓企业
根据官方公告,Bit Digital (NASDAQ:BTBT) 昨日宣布完成向以太坊储备策略的转型,筹集约 1.72 亿美元用以购买 ETH,并将已出售的 280 枚 BTC 投入至 ETH 的购买中。
截至第一季末,Bit Digital 持有的 ETH 仅为 24,434 枚,但如今已暴增至 100,603 枚,总市值约为 2.57 亿美元。CoinGecko 未更新的数据显示,届时该公司的 ETH 持仓将逼近 Coinbase,坐稳第二大以太币持仓上市公司。

这项策略转变显示出公司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高度信心。执行长 Sam Tabar 表示:「BTBT 现已全面转型为以太坊财务储备公司,并致力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 ETH 持有企业」
我们相信以太坊有能力改写整个金融系统,以太坊的可程式化、不断增长的采用率和质押收益模型代表了数位资产的未来。
企业拥抱加密货币储备策略,机构开始对 ETH 有兴趣?
企业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趋势持续升温,光是过去一个月内,就有超过 21 家机构新增比特币持仓。其中龙头微策略 (MSTR) 目前已持有高达 59.7 万枚 BTC。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当微策略:从 Sharplink 暴跌 70% 看加密储备公司有何风险)
不过,与 BTC 相比,机构对 ETH 的配置仍偏保守。但近期市场氛围似乎正在转变,美国 ETH ETF 已连续七周纪录净流入,显示机构对 ETH 的兴趣逐渐升高。
Matthew Sigel:BTBT 被市场低估、旗下 HPC 业务成金鸡母
VanEck 数位资产负责人 Matthew Sigel 发表看法指出,BTBT 的现行估值可能明显被低估:「目前 BTBT 的市值约为 10 亿美元,其中 ETH 资产约占 2.57 亿美元,但其旗下的云端与高效能运算 (HPC) 业务 WhiteFiber 更具爆发潜力。」
Sigel 预估,WhiteFiber 到 2026 年的年经常性收入 (ARR) 可达 1.5 亿美元。即便考量规模与流动性,以同业 NBIS 的 9 倍 ARR 估值打 75 折,WhiteFiber 仍具有 10.1 亿美元的价值。换句话说,市场目前仍未反映其 ETH 资产价值。
反过来看,如果 ETH 的估值为 NAV 的 2 倍 (约为 5.14 亿美元),那么与 NBIS 的 9 倍相比,WhiteFiber 的交易价格仅为 ARR 的 3.3 倍:
BTBT 现已申请将 WhiteFiber 拆分上市 (IPO) ,这可能有助于释放这个倍数与估值。
ETH 储备公司百花齐放:BTBT 是赌注还是机会?
在加密市场仍处震荡期的背景下,Bit Digital 采取的「All in ETH」策略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但也是对以太坊未来地位的强烈表态。此前由知名华尔街策略师暨金融研究机构 Fundstrat 共同创办人 Tom Lee 领军的比特币矿商 BitMine,也同样从 BTC 转向了 ETH,试图打造以太坊界的微策略。
(华尔街分析师 Tom Lee 入主比特币矿商 BitMine,砸 2.5 亿美元打造以太坊微策略)
随著 WhiteFiber 成功上市并获得合理定价,以及 ETH 储备公司成为新趋势,BTBT 的双重业务结构 (挖矿+云端业务) 有望打开市值重估的空间,并对未来股价产生想像。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