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日)台北举行的「2025 虚拟资产大未来 — 衍生性商品监理政策论坛」,把台湾虚拟资产监理推到最棘手的议题,衍生性商品。中华民国虚拟通货商业同业公会秘书长张森雄与立法委员葛如钧、黄珊珊在上半场演说指出,专法草案即将进入立法院,后续能否将虚拟资产衍生性商品纳入规范,将决定台湾在全球金融科技版图中的定位。
监管第四阶段:衍生品
张森雄指出,台湾经历洗钱防制法嫁接、公会自律与登记制后,正步入专法时代。他提醒,若条文欠缺「发展性」视角,产业恐被迫走窄。他以「金融是灯塔」比喻立法角色,呼吁在风险管控与市场活力间取得平衡。
回顾金管会监理路径,张森雄将衍生品定为监理第四阶段,从洗钱防制嫁接开始、再到公会自律、洗防法登记制一路推进到衍生性商品,是「深水区」。
他强调,未来专法应为产业留出创新空间,而不是仅以管制为出发点,才能避免业者外移。他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路走向康庄大道」鼓励业界与监管机关携手前行
立委葛如钧:去污名化,让合格投资人进入市场
葛如钧肯定金管会态度逐渐开放,并强烈呼吁「去污名化」。他指出,行政院已核准六家金控或银行试办加密业务,复委托投资境外比特币 ETF 也正式开通。他直言:
「透过复委托投资境外比特币 ETF,可直接削弱诈骗空间。」
下步,他希望金管会允许本地业者发行比特币 ETF,并开放银行提供加密资产托管,形成完整生态。
立委黄珊珊:没有衍生性商品,境外业者不会落地
黄珊珊以台北市政府导入区块链管理医疗纪录与保险理赔的经验,证明金融科技可触及民生场景。她强调现行洗防法仅针对业者设下种种门槛,却未允许衍生性商品,难以支撑高成本的加密业者正常盈利。
黄珊珊直言:
「如果专法只限制买卖现货,却不容许衍生性商品,那么业者就不会选择台湾。」
她认为专法若缺少衍生性商品条款,台湾将在区域竞争中陷入劣势。此外,她希望行政院将虚拟通货业者交易商专法草案在 9 月前就送入立院。
亚洲邻近市场已先行!台湾不能再等
相较香港证监会已针对券商平台发布指引,与越南 2026 年新法明确纳入类加密衍生品,台湾仍缺细部框架。张森雄警告,若监管不明确,资金与人才可能外流;反之,透明 AML 规范能提升机构投资人信心。
三人演说最后,张森雄以「良心事业」形容加密金融业者的责任。葛如钧则描绘结合 AI 与「Republic of Chain」的生态蓝图,会实现在未来的金融市场。黄珊珊十分务实,期待让业者「看到利润空间」。三人的共识为,只要衍生性商品得以合理纳管,台湾的条件能在全球数位金融竞赛中,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