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HyperEVM 如何成为 Hyperliquid 的关键基建

Chainfeeds 导读:

自今年年初上线以来已接近半年,HyperEVM 具备成为一个成功的通用型 Layer 1 区块链的所有要素,并可作为永续合约平台 HyperCore 的理想补充。与其他新兴的 L1 不同,HyperEVM 无需依赖大规模激励计划或颠覆性应用来吸引用户与开发者,它本身就天然连接了流动性与用户基础,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产品开发与创新。

文章来源:

https://www.galaxy.com/insights/research/hyperliquids-l1-begins-to-find-its-footing

文章作者:

Lucas Tcheyan


观点:

Lucas Tcheyan:自 2025 年 2 月上线以来,HyperEVM 作为 Hyperliquid 推出的 EVM 兼容通用型 Layer 1 区块链,正在逐步展现其潜力。尽管目前用户活跃度仍远低于其旗舰产品 HyperCore(永续合约交易平台),但 HyperEVM 在交易量、锁仓总价值(TVL)和应用开发方面已实现稳定增长。这种增长并未依赖常见的资金激励或空投活动,而是主要得益于底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DeFi 生态的成熟以及市场对潜在空投的投机热情。Hyperliquid 采用渐进式部署策略,确保 HyperEVM 的运行不会影响 HyperCore 的稳定性。尽管早期开发者面临工具不全等挑战,已有超过 175 个项目选择在 HyperEVM 上构建应用。其原生代币 HYPE 用作 Gas 费用,并采用修改版 EIP-1559 机制进行销毁,目前已累计销毁 0.006% 的 HYPE 总供应量。随着链上活动逐步增加,HyperEVM 正从早期试验平台向核心金融层转变,尤其是在 7 月发布 CoreWriter 更新之后,智能合约首次具备直接向 HyperCore 写入状态的能力,打开了跨链交互与更高阶 DeFi 构建的大门。HyperEVM 架构上与 HyperCore 相互独立但高度协同,它们共用 HyperBFT 共识机制和验证者集合。HyperCore 专注于链上永续合约与订单簿撮合,已成为头部衍生品交易平台,而 HyperEVM 则承担起释放 DeFi 可组合性的职责。HyperEVM 使用 “双区块架构”,每秒处理小区块用于日常交易,每分钟处理大区块以承载复杂合约操作,兼顾低延迟与高吞吐。尽管其交易费用略高于以太坊 L2,仍能支持每秒 20 万笔订单处理能力。7 月推出的 CoreWriter 模块是一次重大更新,首次允许 HyperEVM 合约直接对 HyperCore 状态进行写入,包括下单、转账、质押等。这一异步设计虽不支持单笔事务内确认,限制了一些高精度策略应用,但极大拓宽了可实现的用例范围。目前,许多项目正在围绕 CoreWriter 构建新功能,涵盖自动化质押、资产管理、跨链交易执行等领域,预示 HyperEVM 不再只是旁车,而是逐步转型为 Hyperliquid 金融堆栈的重要驱动层。截至目前,HyperEVM 生态系统已吸引超过 175 个公开项目,多数集中于借贷、稳定币、AMM DEX 等基础 DeFi 模块。HyperLend 是 TVL 最大的借贷协议,达 4.87 亿美元,支持多种抵押与清算模式,并已接入 HyperCore 跨链清算机制。Felix 与 HypurrFi 分列二、三位,也分别贡献了自建稳定币 feUSD 与 USDXL,并计划进一步整合 CoreWriter 功能以增强链间协同。此外,KittenSwap、HyperSwap 等 AMM 正准备引入订单簿融合路由,提升交易执行效率。资产跨链协议 Unit Protocol 则已协助转移超过 1 亿美元 BTC 和千万级 ETH 至 HyperEVM。除现有协议外,Kinetiq、Sentiment、Liminal、Rysk 等新项目也将在 CoreWriter 支持下上线,覆盖质押、借贷、套利、期权交易等多个子方向。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曾表示,HyperEVM 之于金融,如同 AMM 之于交易,表明其将作为核心金融层,配合 HyperCore 共建垂直一体化金融系统。随着工具完善与项目落地,HyperEVM 有望成为无需高额激励即可实现高价值密度的链上新阵地。

内容来源

https://chainfeeds.substack.com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