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的500港币相当于52.28个泰达币(USDT)。
14日,在香港的中国渡轮终端机位置的虚拟资产自动取款机(ATM)中存入500港币后,显示出可购买的美元稳定币(USDT)数量。手续费为60港币。按照指引扫描二维码,启动可使用稳定币支付的立即支付应用程序,输入钱包地址后,出现"USDT已转账"的字样,所有程序随即结束。没有额外的客户身份确认(KYC)或实名认证。只要有现金,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内获得稳定币。
下月1日开始引入稳定币发行许可证,香港本地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在香港,稳定币支付已经成为日常。全香港约有80台可购买包括稳定币在内的虚拟资产的自动取款机。在立即支付预付卡中充值稳定币后,可以无限制地在公共交通、餐厅和咖啡店等场所使用。
当地企业为抢占稳定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迄今为止,已正式公布许可证申请计划的至少有9家,包括区块链专业公司、支付宝运营商蚂蚁集团和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
许可证制度是通过今年5月在香港立法会通过的首个稳定币条例引入的。该条例要求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注册,并规定持有超过发行量的准备金。从立法会处理到正式实施仅用了3个月。
稳定币能够如此快速引入的背景是HKMA去年开始运行的稳定币发行者监管沙盒。HKMA去年7月选择了三家沙盒参与方:△渣打银行、香港电信和动画品牌的合资公司 △企业间交易(B2B)支付专业公司RD科技 △京东网的稳定币子公司京东币链接。近一年来,他们直接与业界沟通,了解稳定币商业模式,并提前协调监管预期。尽管香港自2017年就开始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但最近被认为迅速转向应对稳定币扩散的两种数字货币共存策略。参与沙盒实验的动画品牌集团总裁欧阳表示:"在沙盒内,三家公司共同解决了技术和运营挑战","不仅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区块链游戏中用港币挂钩的稳定币购买资产,还在考虑未来利用证券和债券等传统资产的代币化交易"。
目前,HKMA正以尽可能灵活的方式监管稳定币。根据条例,获得香港稳定币发行许可证的企业不仅可以发行与港币(HKD)挂钩的稳定币,还可以发行与美元(USD)、欧元(EUR)等外币挂钩的稳定币。对于首尔经济日报的询问,HKMA表示:"香港存在传统银行存款、预付支付工具(SVF)等多种交换手段,稳定币将成为其中的新支付选项","通过稳定币发行者监管和CBDC项目,希望为公共和私营数字货币的共存奠定基础,为香港未来的数字经济做出贡献"。
准备发行稳定币的香港企业正专注于确保实际使用场景。HKMA明确表示,发放许可证的条件不仅包括准备金管理和偿还能力,还要能够提供实质性的使用案例。当局将评估稳定币对经济活动的实际帮助,以及业务计划是否可行且符合监管要求。
当地企业也将建立实际使用基础作为首要任务。他们正在尝试通过自有稳定币进行跨境汇款、数字资产交易和实物关联资产(RWA)支付等多种方式。K&L盖茨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律师李在浩表示:"理论上,韩元挂钩的稳定币甚至可能比在韩国更早在香港发行","就像USDT在早期快速推出并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一样,对于稳定币来说,成为领先者非常重要。香港通过沙盒快速设计可现实接受的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补充道:"稳定币的生命在于速度","相比等待完美的监管,香港在全球竞争中采取的快速沙盒方式可能更有优势"。
对于支付宝在香港尝试发行稳定币,当地也充满期待。欧阳总裁表示:"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是否真正被采用","欢迎各种发行方参与生态系统并开发各自的使用案例"。
- 香港=金正宇 记者
< 版权所有 ⓒ 数字中心,禁止未经授权转载和再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