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卫兵拜错偶像?加密财库公司只是巨鲸套现机制,虚构式「买币」爽赚股市溢价

自从 MicroStrategy 在 2020 年率先购入比特币、开启企业财库布局加密资产的风潮后,越来越多公司开始仿效,试图透过庞大的募资案进军虚拟货币市场。然而,尽管资金流入金额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加密货币价格却未见明显推升。这背后究竟隐藏什么结构性现象?

根据伦敦金融科技分析师 Boaz Sobrado 于 2025 年 7 月 24 日在《The Crypto Treasury Pump: Insiders Cashing Out Billions?》一文中的分析,这些「财库公司」可能只是加密巨鲸的套利出口。

无条件支持 ETH 的信仰者,俗称 E 卫兵,在此轮的上市公司 ETH 财库热潮中,大力赞扬,认为是 ETH 走入机构采用 ; 若加密财库真的是加密巨鲸的套利出口,那恐怕真是拜错了偶像。况且,企求以太坊网路提高使用率,宣扬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 E 卫兵们,若是寄望于机构囤货,作为精神胜利,也恐是本末倒置。

(从笑柄到信仰:「E卫兵」成为以太坊社群新迷因)

MicroStrategy 打开财库买币的潘朵拉盒子

2020 年,MicroStrategy 率先投入比特币,透过债务与股权融资方式,成功将传统金融资本导入加密资产市场。创办人 Michael Saylor 的策略不仅让公司积累了大量比特币,也创造了股票交易溢价空间,让投资人间接享有比特币的杠杆曝险。

截至 2025 年初,该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拥有约 45 万枚 BTC。然而,在比特币 ETF 推出后,投资人能直接透过传统金融工具买入比特币,理应让企业财库模式退烧。事与愿违,财库公司反而愈演愈烈。

财库公司疯狂进场,但不是为了买币?

SharpLink Gaming、Upexi、GameStop、Bit Origin等公司近期皆宣布大规模募资计划,以建立以太坊、Solana、比特币甚至狗狗币的财库。举例来说:

  • SharpLink Gaming:宣布 4.25 亿美元私募计划,转型为以太坊持币平台。

  • Upexi:在 2025 年募集超过 3 亿美元,购买约 190 万枚 Solana。

  • GameStop:发行 15 亿美元可转换债券以购买 4,710 枚比特币。

  • Bit Origin:预计募资 5 亿美元建构狗狗币财库。

这些公司多数原本非加密相关业务,透过一纸转型公告即可引爆股价,引来市场强烈关注与投机。

Neuner:这些企业不是买币,而是币主套现的桥梁

Crypto Banter 频道创办人暨 Onchain Capital 执行长 Ran Neuner 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些财库公司并非真正从市场上购币,而是设计成让早期持币者(如风投机构、加密基金)可以将手中的加密资产转换为股票的套利工具。

流程如下:

  1. 持币者将ETH、SOL或其他币贡献给公司。

  2. 换得与加密资产价值相当的股份。

  3. 公司一经上市或公告,股票溢价交易(常见为 2–4 倍净资产)。

  4. 原始币主出售部分股票,收回原本投入的加密资产,还额外获利。

Neuner直言:「这是加密圈高阶玩家将资产以高价转卖给传统金融散户的一种方式,而且不会直接推高币价,也不需面对市场波动或法规稽查。」

数字错位:Upexi 与 SharpLink 案例揭示虚构式「买币」

Upexi 声称购入 190 万枚 Solana,但资料显示,多数代币可能并非透过公开市场购买,而是以锁仓折扣形式获得,甚至来自现有加密投资人转换而来。股东结构也显示出熟悉的身影,例如 Arrington Capital、Electric Capital 与 Pantera 等知名加密基金,这些公司本身就持有大量加密货币。

Neuner 指出:「他们并未投入新资金,只是把原本的币拿来换股份,再利用股市上的溢价套利。」

财库公司让散户买了「虚拟加密资产」的溢价幻象

财库公司股票常以远高于实际持币价值的价格交易。例如,一间拥有等值 1 亿美元以太坊的公司,其股票总市值可能超过4亿美元。散户进场时,实际上是在以 3 至 4 倍的溢价「间接持币」,完全忽略了直接买币的低成本替代方案。

Neuner 警告:「现在 ETH 价格 3.5 万美元,有人宁愿花这个价格买一间间接持币的公司股份,而非直接在 Coinbase 上买币。这就是泡沫。」

这波泡沫为何终将破裂?历史已多次验证

过去两次加密市场崩盘皆由杠杆与结构性资金重组引爆:

  • 2017年:ICO(首次代币发行)泡沫崩溃。

  • 2021年:Luna、FTX等机构以算法稳定币和杠杆操作崩盘。

Neuner 预测,若财库公司持续扩张,终将重演相似戏码。当市场转为空头,这些股票不再溢价,反而可能折价交易,持股散户承担最大损失。

真正推动币价的力量,仍在现货与 ETF 市场

尽管财库公司新闻声量惊人,但对加密币价的实际影响仍属边缘。Neuner 认为,真正具有推升效果的是:

  • ETF 的实质买盘。

  • 机构投资人的直接部署。

  • 去中心化应用的实际用户成长。

他总结:「财库公司只是金融工程的产物,是将加密圈既有财富转移给传统市场散户的机制,与真正的加密价值创造关系不大。」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加密资产正逐渐融入传统金融框架,知名投资人 Cathie Wood 最新发文指出,Robinhood 针对加密转帐提供 2% 奖励,而风投机构与其他投资人也正在将质押中的 ETH 转入所谓的「去中心化资产财库(DATs)」,以在解锁期后翻倍回报。这场由 ETH unstaking 热潮带动的策略转向,显示加密市场正快速与金融传统接轨。

Robinhood 推出 2% 奖励,吸引用户转入加密资产

Cathie Wood 在 X(前 Twitter)发文表示,Robinhood 针对加密货币转帐提供 2% 奖励,这一举措不仅提升平台吸引力,也可能刺激资金重新流入加密市场。这项新政策也与近期 ETH 解质押需求激增的趋势相呼应。

背景资讯:Robinhood 为推广其平台,在 2025 年 3 月 14 日至 3 月 31 日期间举办限时活动,只要符合条件的用户完成 ACATS(自动客户帐户转移服务)转帐,Robinhood 将根据「净转入资产价值」给予 2% 的现金奖励。

资金转向「DATs」:风投机构的新游戏规则

根据 Wood 的说法,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与机构投资人正在将质押的 ETH 转入称为「去中心化资产财库(Decentralized Asset Treasuries, DATs)」的公司。这类公司允许投资人在解锁期后将资产倍增。类似 MicroStrategy($MSTR)与 BMNR 这样的财库股也成为传统理财顾问替客户建立 BTC 与 ETH 部位的方式,代表加密投资正悄然被纳入正规金融资产组合。

ETH 解质押激增:资金为何出逃质押合约?

从图表来看,近两周内 Ethereum 的退出质押排队时间出现明显飙升。方舟投资研究员 Brett Winton 也在社群上提问:「为何最近会有如此庞大的 unstaking 需求?」这一变化可能与投资人将资金转移至 DATs 或其他高报酬工具有关。质押奖励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与其锁仓等待回报,不如转进回报更快的资产类型。

扩张中的「虚假成长」?80 亿泡沫疑虑浮现

根据《Forbes》2025 年 7 月 24 日报导,一些所谓的「加密财库公司」,如 SharpLink Gaming,实际上并未购买新的 ETH,而是将现有资产进行再分配。这意味著所谓的资产成长其实是建立在股份价值膨胀上,而非实质资本增加。该报导推测,这种操作可能导致一场规模高达 80 亿美元的市值泡沫。

主流金融大门将开:比特币 ETF 或于年底进军美国四大券商

Bitwise 投资长表示,主流金融机构如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瑞银(UBS),预计在 2025 年底前开放比特币 ETF 交易。这对市场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意味著更多合规资金将可合法流入加密领域,与 Cathie Wood 所提「财库股票作为投资桥梁」的观点相互呼应。

从 Robinhood 的激励政策,到机构投资人将 ETH 移至财库平台,再到主流券商考虑开放 BTC ETF,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正迅速融合。这场趋势不仅改变资金流向,也重塑未来资产配置的逻辑。而未来几个月内,解质押资金将何去何从,将成为观察这场资产重组潮的关键指标。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转型为以太坊储备公司的美国线上游戏公司 SharpLink ,宣布聘请贝莱德前数位资产策略主管 Joseph Chalom 加入成为共同执行长,提升其在数位资产采购与管理上的竞争力。币圈原生势力与传统金融精英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以太坊储备新格局。

贝莱德高管加入以太坊储备公司 SharpLink

Joseph Chalom 在贝莱德 (BlackRock) 工作长达二十年,负责管理公司在数位资产、数据和技术生态系统方面的策略。根据彭博社报导,在 Chalom 的领导下,贝莱德推出了 iShares 以太坊信托 ETF(ETHA,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870 亿美元)、iShares 比特币信托 ETF(IBIT,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100 亿美元)以及以太坊上第一个代币化国库基金 (BUIDL),并使其成为最大的数位资产管理公司。 

Chalom 将加入 SharpLink 担任共同执行长,与现任执行长 Rob Phythian 共同领导公司。 Phythian 将于下个季度转任公司总裁,同时保留其董事会成员的职位。

SharpLink 董事长、以太坊联合创始人、Consensys 创始人兼执行长 Joseph Lubin 表示:

「世界上很少有高管能像 Joseph 一样,在推动机构对数位资产的采用方面发挥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他率先带领贝莱德战略性地进入该领域。他加入 SharpLink 的决定,充分肯定了我们 ETH 财务战略以及推动以太坊在全球数位深刻变革的愿景。」

币圈与华尔街合力打造 SharpLink 的以太坊储备王国

继 Michael Saylor 的微策略 Strategy (原名 MicroStrategy) 引领比特币储备后,以太坊储备公司接棒成为近期的热点,由 Tom Lee 领军的比特币矿商 BitMine和以太坊共同创办人 Joe Lubin 领导的美国线上游戏公司 SharpLink 疯狂扫货,根据 strategicethreserve 的统计,这些机构持有的 ETH 已占以太坊总量的 1.91%。

在 SharpLink 和 BitMine 两家公司疯狂扫货,争相抢占以太坊储备公司王位的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关于币圈原生人马和华尔街大佬何者为优的讨论。

如今在 Joseph Chalom 的加入下,SharpLink 除了依靠其在以太坊的人脉,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买入 ETH,还有华尔街资深人士为其管理数位资产,与 BitMine 之间的较劲,似乎又更上一层楼。

(币圈与华尔街同台竞演,以太坊界的微策略是SharpLink还是BitMine?)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