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的未来: CZ谈稳定币、RWA 代币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模型以及 AI-Web3 集成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 CZ认为稳定币不仅是避风港,也是扩大美元影响力的工具,币安处理着全球近 70% 的稳定币交易量。
  • RWA 代币化面临流动性、监管和设计问题,但稳定币模型的成功证明了全球代币化金融资产的长期潜力。
  • 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投资模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 Web 3.0 微交易的融合预示着金融的未来,需要全球监管和市场适应。

Binance 创始人CZ概述了金融的未来:稳定币增强美元、RWA 代币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投资模型和 AI-Web3 微交易。



稳定币:从波动性避风港到全球美元战略

8月27日,在香港加密货币金融论坛上,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对稳定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它不仅是经济低迷时期的避风港,更是提升美元全球影响力的战略工具。币安目前占据全球稳定币交易量的约70%,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销渠道之一。

CZ回忆起比特币“彩色币”等早期概念如何为 Tether 在 2014 年推出的USDT铺平了道路。USDT 在 2017 年被币安整合后获得了广泛关注。USDT 迅速成为短期交易者的首选价值存储工具,使其能够顺利退出波动的加密货币仓位,而无需进行法币兑换。后来,币USDT与 Paxos 合作,在 2019 年至 2023 年间推出了BUSD ,并在监管机构的阻力导致其停产之前,其市值达到了 230 亿美元。尽管如此,币安仍确保用户持有的 USDT 全部赎回。

他强调了稳定币模型的简单性:一旦合规,交易所就可以无缝发行和赎回,从而受益于低门槛、高流动性和长期盈利潜力。CZ还强调,稳定币目前促成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购买——主要来自非美国投资者——这巩固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已有20多个国家尝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但尚未实现广泛应用。相比之下,稳定币已证明其实用性,并推动了强劲的用户增长。CZ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致力于支持至少几个稳定币项目,以增强金融韧性。


RWA 代币化:流动性、监管和结构性挑战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CZ指出了三大关键挑战。

首先是流动性:房地产等资产本身波动性低,交易量也小。而这些特性在代币化后,会导致订单薄弱、周转率低,并且容易被操纵。

第二是监管:代币化资产在不同司法管辖区面临不一致的分类——有时被视为证券,有时被视为商品——需要多个许可证,并给发行人和交易所带来运营障碍。

第三是产品设计:一些美国代币化股票未能准确跟踪其标的资产,从而消除了套利机会并削弱了人们对这些工具的信心。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CZ强调,主要由美国国债支持的稳定币的成功证明了金融资产代币化的可行性。他补充道,资产代币化的广泛采用可能会扩大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影响力。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市场来说,在风险资产代币化方面抢占先机可能意味着决定性的优势。


交易所的未来: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

CZ相信,未来的交易所将在统一的平台上支持所有代币化资产——从房地产到知识产权。中心化交易所的成本仍然高昂,且分散在各个司法管辖区,流动性有限。例如,香港市场规模较小,难以降低滑点并有效吸收大额交易。

令人鼓舞的是,香港早在 5 月份就领先美国提出了稳定币监管提案,表明监管机构愿意促进创新。

CZ预测,未来 10 到 20 年,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规模将超越中心化模式。尽管 DEX 目前面临着费用较高、钱包复杂度高以及 MEV 风险等挑战,但随着采用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障碍将会逐渐消失。


DAT 模型:连接传统投资者与加密货币

数字资产财政部(DAT)模型为传统投资者(如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提供结构化金融产品以获得加密货币投资。

DAT 有多种形式:

  • 被动单一资产持有,这是长期持有比特币的公司采用的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策略。
  • 积极的单一资产交易,需要战术执行,但会使投资者面临业绩风险。
  • 多资产投资组合,涉及更复杂的配置和再平衡。
  • 生态系统战略,将资产持有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投资相结合。

币安倾向于被动模式,尤其是以BNB为中心的策略,以降低经济低迷时期的运营风险。DAT结构允许受监管或合规规则约束的机构间接持有加密货币,从而为尚未开发的传统投资者群体打开了通道。

CZ指出,币安并不直接控制 DAT 公司,而是通过网络、专业知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做出贡献,进一步扩大其在连接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与 Web 3.0:交易的新模式

CZ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 Web 3.0 的交汇。他认为,由于 KYC 的限制,人工智能代理将不会使用法定货币进行交易,而是会采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这种转变可能开启大规模自动化微交易的时代。

数千个人工智能代理很快就能管理翻译、日程安排、内容创作和客户互动等服务,每个代理都能处理小额支付。例如,在免费套餐之外,每篇文章的阅读费用只需几分钱,就能在区块链轨道的驱动下创造巨大的收入来源。

然而,如今大多数所谓的人工智能代理仍然流于表面,通常依赖于现有的LLM API,缺乏实质性的创新。CZ强调,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OpenAI每年消耗的资源已超过1PB,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进一步扩展可能会使这些成本翻几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或政府能够单独维持如此高水平的投资。

Web 3.0 的去中心化、代币驱动的融资机制或许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CZ设想,人工智能将发展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开放且去中心化,由代币持有者共同治理,而不是集中在专有的大型科技公司手中。


结论

CZ 的愿景概述了这样一个金融未来:稳定币作为美元乘数,RWA 代币化作为全球市场机遇,去中心化交易所作为主导交易模式,DAT 产品作为机构采用的桥梁,AI-Web 3.0 融合实现庞大的微交易经济。

对于香港和全球市场来说,信息很明确:监管创新、强大的代币化基础设施和分散的金融模式将定义全球金融的下一篇章。

全球金融的未来:稳定币上的CZ 、RWA 代币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模型和 AI-Web3 集成〉这篇文章初步发布于《 CoinRank 》。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1
收藏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