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大举押注日元:反弹还是又一个海市蜃楼?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 对冲基金已从创纪录的日元空头仓位转为三十年来最大的净多头仓位,押注日元将大幅反弹。

  • 这种转变是由于美日利差缩小、日本央行加息以及对美元避险地位的怀疑日益加剧所致。

  • 日元走强可能引发套利交易平仓、资本重新配置,并引发从亚洲到美国国债等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


危机点:160水平和空头挤压

2024年5月,东京和纽约的交易屏幕上闪现着同一个数字:160。美元兑日元汇率近40年来首次跌破这一关口。对许多资深交易员来说,这仿佛回到了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之前的时代。日元在现代史上从未如此疲软。套利交易盛行:投资者几乎无成本地借入日元,兑换成美元,然后将资金投入美国国债或高收益资产。对冲基金大量做空日元,坚信做空日元是一条通往利润的单程路。

但市场很少会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日元汇率跌破160后,日本财务省出手干预,据报道出售了近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阻止跌势。几天之内,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62跌至153。曾经将日元空头视为“轻松赚钱”的对冲基金突然面临惨痛损失。瑞银报告称,在7月底的短短两周内,基金就被迫补仓数十亿美元的空头头寸,一些机构甚至遭遇了巨额追加保证金的打击。此次轧空不仅仅是一时的混乱,更是日元可能正在为历史性反弹做准备的第一个迹象。


资本逆转:华尔街的日元赌注

最初的强制平仓很快演变成大规模买入。到2025年初,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持有9.6万份日元期货合约的净多头仓位,创下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就在几个月前,对冲基金的净空头仓位还达到了17年来的最高水平。短短七周内,投机者的净空头仓位就从18.4万份合约飙升至超过2万份合约的净多头仓位。近10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了对冲基金,标志着现代货币交易中最快的情绪转变之一。

期权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景象。8月26日,日元看涨期权(押注日元走强)的交易量是看跌期权的四倍,执行价格远低于现货水平。渣打银行的穆昆德·达加称这是“罕见的单向流动”,因为聪明的资金纷纷押注日元。野村证券的交易员指出,对冲基金不仅买入普通看涨期权,还大量买入数字期权和熊市价差,从而放大了杠杆。这些并非偶然的投机行为,而是系统性的押注。

对华尔街基金而言,做多日元不仅仅是为了汇率走势图。这是对美元主导地位终结以及全球资本流动新周期开始的押注。


宏观暗流:利差缩窄和避险资产回归

这种转变的根源在于宏观基本面。其核心是美日利差。多年来,美联储的激进紧缩政策和日本央行的负利率加剧了日元的持续疲软。投资者以低成本借入日元,追逐美元收益率,形成了日元贬值的结构性趋势。

到2025年,这种逻辑开始崩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降温,政治动荡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高达80%。美元的收益率优势开始消失。相比之下,日本央行已于2024年结束负利率,并将其政策利率上调至0.5%以上,创下17年来的最高水平。央行行长上田一夫暗示将进一步加息,并指出劳动力市场紧张且工资上涨。

除了利率之外,政治因素也火上浇油。唐纳德·特朗普力推美联储改革的报道令投资者感到不安,而法国政府则面临财政紧缩的信心危机。当人们对美元避险资产的信心崩盘时,日元看似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替代选择——价格低廉、流动性强,而且在动荡时期历来备受信赖。高盛认为,日元“被严重低估”,现在是“对冲美元风险的最佳工具”。日元重拾避险资产地位,为对冲基金加倍押注提供了另一个理由。


全球涟漪:日元觉醒的连锁反应

日元的反弹绝不仅仅关乎日本,而是全球体系的连锁反应。几十年来,日元一直是套利交易的主要融资货币。投资者借入日元购买各种资产,从巴西债券到印尼股票,再到比特币。日元的大幅上涨迫使这些交易平仓,在新兴市场掀起抛售浪潮。2024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日元走强可能引发亚洲短期抛售。这一警告应验了:区域货币下跌,股市震荡,基金纷纷平仓。

更深层次的冲击来自资本重新配置。日本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净出口国。日元升值会降低海外投资回报,并提升国内资产的吸引力。如果资本回流,美国国债、欧洲债券和新兴市场股票都可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可能触顶回落,结束其两年来的主导地位。

各国央行陷入两难境地。鸽派的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美元,而鹰派的日本央行则会不断吸引资本流向日元资产。其他亚洲央行面临着平衡的局面:既要防止本币飙升,又要防范资本外逃。历史经验值得借鉴——1985年的《广场协议》,日元的快速升值重塑了全球经济。

历史会重演吗?华尔街对冲基金已投入巨资,押注日元回归是真的。这究竟是又一场金融史诗,还是昙花一现的幻影,未来几个月将揭晓答案。

华尔街押注日元:反弹还是另一个幻象? 〉 本文文章首发于《 CoinRank 》。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1
收藏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