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C上市即收割,川普家族又赢麻了

今日,美国比特币公司 American Bitcoin CorpABTC) 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由Eric Trump担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的这家公司,上市首日就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资本过山车”。

image.png

ABTC的Pump & Dump

市场数据显示,ABTC 开盘盘中最高曾暴涨逾 110%,但最终收涨约 17%。

image.png

image.png

ABTC 在开盘后一小时内因波动剧烈被纳斯达克暂停交易五次,多次冲高至 14 美元,而后回落至 9.50 美元上下,回调超过一半涨幅。

这番走势典型地印证了“Pump and Dump”模式:先借助政治曝光与资本市场热情抬高股价,再借机兑现获利,让普通投资者接盘遭受损失。

“比特币梦想”还是资本游戏?

American Bitcoin 的 IPO 幕后,是其与 Gryphon Digital Mining 的股权合并。这一合并不仅是上市通道,更配合了 2.1 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以及其已囤积的 2,443 枚比特币储备(企业财库战略)。

Eric Trump 在首日公开发言称:“我们的纳斯达克上市标志着比特币进入美国资本核心市场的历史里程碑,我们的使命是让美国成为全球比特币经济的无可争议领导者。”Donald Trump Jr. 则强调公司“象征自由、透明与独立核心价值”。

然而实际情况是,一切叙事核心终究是套现工具——披着比特币信仰的皮,皮下掩盖的不是国家复兴,而是资本套利。

WLFI:另一场财富收割的剧本

就在 ABTC 上市前几天,特朗普家族的另一加密赌注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 上线交易。其代币 WLFI 短期冲高至 0.46 美元,但随即暴跌约 50%,收于 0.22 美元左右。

image.png

WLFI 上市当日为特朗普家族带来了约 50 亿美元账面财富增长,首小时时段交易额高达 10 亿美元,代币市值接近 70 亿美元。另据 Reuters 报道,该项目至今为家族带来约 5 亿美元实际收益。

WLFI 上市不是简单的发行,而是透过投票机制,早期投资者在 7 月同意将其代币解锁交易,而 WLFI 的治理属性比其具备的经济价值更耐人寻味——官方甚至未说明其是否包含权益或红利分配。

政治光环+散户热情 = 套利神器

下面这张表格直观呈现了 WLFI 首日不同身份投资者的收益差异:

身份 / 群体成本价位上市价格(约)收益情况
散户(二级市场买入者)$0.30–0.46$0.22亏损 20%–50%
普通早期投资者$0.05$0.22约 4 倍收益
核心内部人 / 特权投资者$0.015–0.05$0.22近 4–14 倍收益

从中不难看出:

  • 散户作为“高位接盘者”成为亏损主角;

  • 普通早期投资者虽然赚了,但并非最大赢家;

  • 特权阵营则通过极低成本获得压倒性回报,轻松套现。

这波炒作的核心逻辑是:

  • 叙事包装:从“美国比特币经济领导者”到“自由透明”,每一次项目都会被赋予宏大意义;

  • 身份曝光:Eric Trump、Donald Trump Jr. 的背书无疑提升项目关注度与买盘;

  • 热度构建: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配合炒作,激发散户 FOMO(害怕错过)心理;

  • 套现落袋:一波高热之下完成出货,散户却被留在高位继续承压。

这是一个高度制度化的“镰刀式砍割”流程,而真正动刀的人永远是握有最低成本权力资源者。

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路径并非偶然,而是借助其政治资本为自己设立跨周期的财富版图,比如,WLFI 除了代币,还有稳定币 USD1 等配套资产继续扩大资本版图。同时,项目内部控股占比高达 60–75%,明显利益绑定明显严重。

再加上与阿布扎比、Justin Sun 等利益盟友的数十亿美元合作,这种跨政治周期、跨资产类别的资本部署不仅只是套利,更是一种“制度级提款机”。

特朗普家族的“资本镰刀”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挥向市场:从ABTC纳斯达克首秀的剧烈震荡,到WLFI代币的砸盘,一场政治资源与金融游戏结合的财富转移已然完成。

在这套游戏中,特权以合规之名入场,以叙事为镰,以散户为韭。而当狂欢散场,最终留在场内的,唯有那些手握残筹、仰望K线的普通投资者——他们成了这场秀唯一的“付费观众”。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