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经济动荡,美联储(Fed)的利率决议总是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然而,重要的不仅仅是美联储是否上涨息或下降,而是这些举措背后的真正含义。误读美联储的信号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前景做出错误的判断。
1. 为什么下降并不意味着经济复苏,反而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历史(2001年、2008年、2020年……),美联储只有在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或系统性风险变得过于明显时才会开始降息。原因是美联储通常等到增长数据、就业和金融市场出现令人担忧的迹象后才采取行动。此外,货币政策的时滞为6至18个月,因此当美联储降息时,经济衰退几乎已经开始。换句话说,下降等于承认经济正在走弱,而不是一剂帮助经济立即复苏的“良药”。
2. 维持利率不变:表明经济仍有韧性
美联储停止上涨息,反映出人们对经济仍能吸收当前利率的信心。GDP增长仍然为正,失业率尚未暴涨,国内消费也未大幅下降。正如鲍威尔先生在会议上所说,美联储目前处于“观望”阶段——不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目前还不需要推出支持措施。维持利率稳定通常被视为美联储相信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的迹象。
3. 对领域和行业的影响
- 受益群体:
- 国债:收益率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上涨,成为避风港。
- 防御性股票: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消费必需品在不确定时期通常表现良好。
- 黄金和其他避险资产(在某些情况下像比特币):当持有的机会成本下降和防御情绪上涨,资金就会流向安全渠道。
- 受到负面影响的群体:
- 银行-金融:收益差(NIM)下降,坏账趋于上涨。
- 当需求下降时,科技、汽车、旅游和奢侈品等高度周期性的行业往往会面临压力。
- 石油和工业原材料:随着生产和消费的萎缩,需求下挫。
- 中期(经济衰退触底后):得益于长期低利率的利好,房地产和增长股票通常会强劲反弹。通常情况下,大型科技股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进入了长期增长周期。
美联储降息或维持利率不应被视为单一信号,而应背景经济周期和政策滞后来判断。维持利率稳定意味着美联储相信经济“软着陆”,而下降则表明经济已经疲软,美联储只是在限制其影响。这提醒我们,货币政策无法立即扭转经济周期,而只能Vai,避免更糟糕的情况发生。换句话说,美联储的信号是经济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而非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周期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