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oggle老挝——这个被称为“东南亚电池”的国家——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实验:将其水力发电系统的剩余电力转换为比特币。此举有望帮助该国管理数十年来发展水电基础设施所欠下的巨额公共债务。
据最近的一份报告称,老挝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将比特币挖矿合法化并扩展,这将使难以消费的电力转变为流动性极强的全球资产。矿工可以直接部署在水电站,下降输电压力,并充分利用季节性剩余电力。
多年来,电力一直是老挝的主要出口产品,占该国出口总额的近四分之一。然而,对商业合同和跨境电网系统的依赖,使得老挝难以确保稳定的收入。水电项目带来的巨额外币债务也因此成为日益沉重的负担。
能源政策争议
尽管新方案务实,但许多环保组织仍表示担忧。湄公河能源与生态网络主任威通·佩姆蓬萨查罗恩点击,这一决定并非源于经济的内在需求,而是源于“巨大的债务压力”。
事实上,这并非老挝次涉足加密货币行业。2021年,在中国加强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管控后,老挝政府允许六家公司挖矿和交易比特币,认为这是利用其电力资源的“天赐”良机。然而,这项政策已次修改。
2023年,由于严重干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停止向比特币矿场供电。路透社指出,到2024年中期,加密货币数据中心消耗了该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力,导致大面积停电,迫使政府停止发放新项目许可证。
公共债务压力和国际争端
促使老挝重新考虑的最大动力是公共债务问题。世界银行预测,在2025年至2028年期间,老挝每年将需要偿还约13亿镁的债务,相当于GDP的9%。与此同时,大型水电项目仍在持续运营,上涨了财政负担。
今年早些时候,一家中国水坝运营商起诉老挝电力公司,寻求就其5.55亿镁未偿债务进行国际仲裁。该案件凸显了老挝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压力,迫使其寻求短期解决方案来管理现金流。
老挝的水电发展并不顺利。电力生产严重依赖雨季——雨水充足时,老挝可以有剩余电力出口。但在旱季,老挝必须从邻国进口电力。
比特币的独特卖点在于其“灵活性”。在电力价格低廉且充足的雨季,挖矿作业可以满负荷运转,而在国内需求上涨的旱季,挖矿作业则可以关闭。它是少数几个能够利用这种独特“能源缺口”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