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市场正在发出警报,不仅针对东京,也针对世界其他地区。曾经以几乎无休止印钞而闻名的日本央行(BOJ)正在迈出逐步退出大规模干预措施的第一步。简而言之,日本的债务困境即将到来。
本周,日本央行宣布将开始抛售其持有的巨额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总额超过79万亿日元(超过5000亿美元)。此前,任何主要央行都从未尝试过如此大规模的抛售,此举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波澜。
更大的问题在于:日本的债务已膨胀至约1,324万亿日元,相当于其整体经济(GDP)的近235%。没有哪个发达国家能与之匹敌。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已超过1.6%,达到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更高的利率意味着日本需要付出更多代价来支付利息,更不用说偿还债务本身了。
日本债务困境为何对美国如此重要
在日本努力应对巨额债务负担之际,美国也面临着类似甚至更严重的危机。截至2025年9月,美国国债已飙升至37万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美国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背负着超过10万美元的债务,约占GDP的120%。
财政部已开始回购自己的债券,以维持市场运转并控制借贷成本。
有传言称美国将采用日本式的收益率曲线控制,这意味着人为限制长期利率以管理其巨额债务。
正如林恩·奥尔登 (Lyn Alden) 在她的“没有什么能阻止这列火车”论文中所解释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扭转的问题:美国财政赤字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而政治僵局使得大幅削减开支或提高税收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它们的债务可能永远无法偿还。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纸币的旧有信心可能会开始动摇。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硬通货的替代品:那些无法随意印制的资产,比如比特币或黄金。
林恩·奥尔登的论点是这一叙事的核心: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陷入了一条无法轻易摆脱的财政困境。在她看来,以及越来越多精明投资者的眼中,在政府支出和货币干预势不可挡的时代,像比特币这样的资产不仅仅是投机工具,更是潜在的避风港。
总体情况
日本的状况不仅仅是一场局部危机。它预示着如果发达经济体继续依靠央行支持来掩盖赤字,它们可能面临的挑战。
除非进行结构性改革,否则硬通货的趋势可能会加速,全球金融秩序的裂痕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导致许多人质疑美联储的合理性,甚至质疑央行是否应该存在。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彼得·圣昂格(Peter St. Onge)所言:
美联储被宣传为能够结束经济衰退、银行恐慌并保护美元。然而,它却带来了15次经济衰退、4次银行业危机,以及1美元贬值3美分。
日本的债务故事清晰地提醒我们,发达经济体在财政上如履薄冰的处境究竟有多危险。随着债务负担接近9万亿美元,日本的平衡行动日益艰难,尤其是在利息成本攀升、投资者愈发谨慎的情况下。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日本为所有试图无限制举债的国家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