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引领亚洲ETF热潮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随着亚洲散户投资者对美国科技股的需求飙升,从纽约到首尔,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推出产品。亚洲对美国科技股的需求日益高涨,来自台湾和韩国的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入新的ETF。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引领了这一潮流。

本月初,摩根大通推出了一只新的台湾上市主动型ETF。该产品允许本地投资者投资于包括苹果、微软和英伟达在内的美国科技巨头。认购将于9月30日开始,持续至10月3日。摩根大通认为这是扩大其亚洲ETF业务的关键举措。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 ETF 数字及直接业务主管 Philippe El-Asmar 表示,该公司将主动型 ETF 视为该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

韩国的未来资产全球投资公司(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也在大力推进。本月,其旗下老虎ETF(Tiger ETF)推出了一只投资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美国软件公司的基金。未来资产的高管表示,此举是对散户交易繁荣的直接回应。

未来资产 ETF 管理主管 Nathan Namki Kim 表示,散户投资的兴起对新产品开发产生了强劲的需求。

仅今年一年,这些新发行的ETF就使亚洲地区专注于美国科技股的ETF总数达到19只。这使得该地区的首发ETF数量超过了去年的22只。目前,共有63只此类ETF在亚洲上市。

零售资金助长势头并带来风险

事实证明,亚洲各地的散户投资者都是美国科技股的忠实拥趸,尤其是“七大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包括 Alphabet、亚马逊、Meta、微软、英伟达、特斯拉和苹果,自 2022 年底以来,它们推动纳斯达克 100 指数上涨了 115% 以上。

然而,资金流动波动较大,因为过去三个月,亚洲的美国科技ETF净流出超过5亿美元。分析师警告称,这轮涨势可能过热,过多资金涌入少数几只股票。

然而,总体趋势依然完好:过去三年,亚洲投资者向美国科技 ETF 投入了超过 43 亿美元,押注美联储降息和人工智能驱动的Optimism将延续涨势。

截至9月24日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9月份上涨逾4.5%,创下自6月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彭博行业研究ETF分析师Rebecca Sin表示,美国科技股在亚洲仍是一个强劲的增长领域,为发行方提供了诸多机会。她还补充称,近期资金外流可能反映出在经历了数月的稳健上涨后出现了获利回吐。

亚洲ETF热潮已超越科技领域

科技ETF的涌入是席卷亚洲ETF市场的一股更广泛浪潮的一部分。仅在2025年的前八个月,就有461只新的ETF开始交易。这一速度可能超过去年508只的记录。

彭博行业研究预测,到2035年,亚洲ETF资产总额将从目前的略低于2万亿美元飙升至8万亿美元。中国有望引领这一趋势,但台湾和韩国的市场也在快速增长。美国ETF市场规模目前已达到约12.5万亿美元。

像摩根大通这样以散户为主的亚洲市场,对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新机遇。韩国、台湾以及该地区其他地区的短线交易员越来越多地寻求海外更高的回报,尤其是在美国科技领域。

这种势头并非没有风险,因为如果市场情绪发生变化,ETF 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美国大型公司,投资者将面临风险。ETF 发起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意味着任何产品都必须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尽管如此,摩根大通的积极进军仍使其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抢占亚洲的零售需求,这家华尔街巨头正在迫使竞争对手加快推出新业务。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