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妥协已被打破,是时候建立更好的基础了 | 观点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披露:此处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属于作者,并不代表 crypto.news 编辑部的观点和意见。

2025 年第二季度是区块链扩容的现实考验,随着资本不断涌入 Rollup 和侧链,Layer-2 模型的裂痕正在扩大。Layer-2 最初的愿景很简单:扩展 Layer-1,但成本、延迟以及流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碎片化问题却不断累积。

概括
  • L2 旨在扩展以太坊,但它们引入了新的问题,同时依赖于可能成为单点故障的集中式排序器。
  • L2 的核心是处理排序和状态计算,并使用 Optimistic Rollups 或 ZK Rollups 在 L1 上进行结算。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Optimistic Rollups 的最终确定性时间较长,而 ZK Rollups 的计算成本较高。
  • 未来的效率在于将计算与验证分离——使用集中式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使用分散式网络进行并行验证,实现可扩展性而不牺牲安全性。
  • 区块链的“总订单”模型已经过时;转向本地、基于账户的排序可以解锁大规模并行性,结束“L2 妥协”,并为可扩展、面向未来的 web3 基础铺平道路。

像稳定币支付这样的新项目开始质疑Layer2范式,质疑Layer2是否真的安全,它们的排序器是否更像是单点故障和审查?通常,他们最终会持悲观态度,认为在Web3中,碎片化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的未来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还是建立在纸牌屋之上?L2 必须面对并回答这些问题。毕竟,如果以太坊(ETH)的基础共识层天生就快速、廉价且可无限扩展,那么我们现在所知的整个 L2 生态系统就显得多余了。无数的 rollup 和侧链被提议作为“L1 的附加组件”,以缓解底层 L1 的根本限制。这是一种技术债务,一种复杂而碎片化的变通方案,被转嫁给了 Web3 用户和开发者。

您可能还喜欢:公平启动违背了加密货币的承诺 | 观点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将 L2 的整个概念解构为其基本组成部分,以揭示一条更强大、更高效的设计之路。

L2 的剖析

结构决定功能。这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计算机系统。为了确定L2的合理结构和架构,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它们的功能。

本质上,每个 Layer-2 都执行两个关键功能:排序,即对交易进行排序;以及计算和证明新状态。排序器(sequencer),无论是中心化实体还是去中心化网络,都会收集、排序并批处理用户交易。然后执行这批交易,生成更新状态(例如,新的代币余额)。为了确保安全,此状态必须通过 Optimistic Rollups 或 ZK Rollups 在 Layer-1 上结算。

Optimistic Rollup 假设所有状态转换都是有效的,并依赖于一个挑战期(通常为 7 天),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提交错误性证明。这会带来用户体验上的重大损失,即较长的最终确定时间。ZK Rollup 使用零知识证明,在每个状态转换到达 Layer-1 之前,以数学方式验证其正确性,从而实现近乎即时的最终确定性。其缺点是计算量大且构建复杂。ZK 证明器本身可能存在缺陷,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对这些缺陷进行形式化验证(即使可行)的成本也非常高昂。

排序是每个 L2 的治理和设计选择。有些人为了效率(或者可能是为了审查权;谁知道呢)更喜欢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而另一些人则为了更公平和更稳健而更喜欢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最终,L2 决定如何进行自己的排序。

状态声明生成和验证是我们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的环节。一旦一批交易完成排序,计算下一个状态就变成了纯粹的计算任务,只需一台超级计算机即可完成,只需专注于原始速度,无需任何去中心化开销。这台超级计算机甚至可以在 L2 之间共享!

一旦新状态被声明,其验证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并行过程。庞大的验证者网络可以并行工作来验证该声明。这也是以太坊无状态客户端和 MegaETH 等高性能实现背后的理念。

并行验证具有无限可扩展性

并行验证具有无限的可扩展性。无论 L2(以及超级计算机)生成声明的速度有多快,验证网络总能通过添加更多验证者来跟上。这里的延迟恰好就是验证时间,一个固定的最小值。这是有效利用去中心化实现的理论最优方案:验证,而非计算。

经过排序和状态验证后,Layer2 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一步是将验证后的状态发布到去中心化网络 Layer1,以实现最终的结算和安全保障。

这最后一步暴露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区块链对于 L2 来说,是糟糕的结算层!主要的计算工作是在链下完成的,但 L2 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在 L1 上完成最终确认。它们面临着双重开销:L1 的吞吐量有限,由于其所有交易的线性排序,造成了拥堵和高昂的数据发布成本。此外,它们还必须忍受 L1 固有的最终确认延迟。

对于 ZK Rollups 来说,这只是几分钟的时间。而对于 Optimistic Rollups 来说,则需要一周的挑战期,这是必要但代价高昂的安全权衡。

告别 Web3 中的“全序”神话

自比特币(BTC)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将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压缩成一个全序。毕竟,我们讨论的是区块链!不幸的是,这种“全序”范式是一个代价高昂的神话,而且对于 Layer-2 结算来说显然是矫枉过正。讽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网络之一和世界上的计算机,其行为却像一台单线程桌面电脑!

是时候继续前进了。未来是本地化、基于账户的排序,只有与同一账户交互的交易才需要排序,从而实现大规模并行性和真正的可扩展性。

全局排序当然意味着局部排序,但这也是一种极其幼稚和简化的解决方案。“区块链”诞生15年后,我们是时候睁开眼睛,亲手打造更美好的未来了。分布式系统科学领域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强一致性概念(区块链正是实现这一概念的)过渡到2015年释放并行性和并发性的强最终一致性模型。Web3行业也应该继续前进,告别过去,追随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进步。

L2 妥协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时候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基础了,下一波 Web3 的采用将由此而来。

阅读更多: Web3 是开放、透明的,但在其上构建却很痛苦 | 观点
陈晓红

陈晓红是 Pi Squared Inc. 的首席技术官,致力于开发快速、并行且去中心化的支付和结算系统。他的兴趣包括程序正确性、定理证明、可扩展的零知识证明解决方案,以及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所有编程语言。陈晓红在北京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并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