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 公司的兴衰——牛市引擎已完全停滞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 亚洲顶级交易所以监管和流动性问题为由拒绝 DAT 公司,这标志着公开市场企业加密货币囤积时代的结束。
  • DAT 公司从盲目积累发展到战略性资金管理,但糟糕的治理和炒作驱动的模式导致了广泛的不信任和监管审查。
  • QMMM 的崩溃暴露了 DAT 模型的结构性弱点,表明本轮牛市的核心增长引擎实际上已经耗尽。

亚洲主要证券交易所正在拒绝加密货币囤积公司,这标志着数字资产国库券(DAT)的衰落,也预示着本轮牛市核心驱动力的结束。



2025年10月21日,彭博社报道称,亚太地区最大的三家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HKEX)、日本交易所集团(JPX)和新加坡交易所(SGX)已开始反对上市公司转型为所谓的数字资产财务公司(DAT)。

他们的信息很明确:企业加密货币囤积不再受到主流资本市场的欢迎。


新的打击:交易所划定界限

这是亚洲主要交易所迄今为止针对上市公司转变为数字资产库的趋势采取的最强有力协调立场。

据报道,港交所已阻止至少五家公司推行将数字资产作为其主要业务的重组计划。相关官员指出,这些公司违反了上市规则,该规则禁止公司持有与其核心业务无关的大量流动资产。港交所现在要求,在考虑此类业务转型之前,必须详细披露加密货币的获取、存储和估值方式。

同样,日本交易所集团警告称,鉴于日本《金融工具和交易法》规定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波动性资产进行估值的难度,从事投机性加密资金活动的公司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报告要求。

与此同时,新加坡交易所已告知多家发行人,任何将数字资产储备纳入其资产负债表的计划都需要提高透明度和尽职调查——超越传统的报告标准。

总的来说,这些行动表明亚洲顶级交易所正在划出一条坚定的路线: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要说法是“我们购买加密货币作为战略”,那么它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无法上市。


从野蛮积累到战略管理

这场打击并非凭空而来。数字资产财务热潮始于2023年末,并在2024年全年持续升温,亚洲各地的公司纷纷效仿微策略的做法——囤积比特币,并称之为长远愿景。当时,仅仅持有比特币似乎只是一种远见;仅仅宣布一项加密货币财务计划,股价往往就会飙升。

然而,到了2025年初,“买入并持有”的心态开始消退。分析师指出,成功的DAT模型需要的不仅仅是积累——它还需要治理、多元化和收益创造。企业开始尝试权益质押、稳定币和结构化投资组合。叙事从投机转向战略,从炒作转向管理。

然而,这种转变来得太晚了。许多DAT已经捉襟见肘,依靠炒作而非财务纪律。


QMMM崩溃:一个转折点

近期,与香港相关的数字资产交易公司 QMMM Holdings 的倒闭凸显了这些风险。在宣布一项 1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配置计划后,其股价飙升近 900%,但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因涉嫌市场操纵而展开调查,该公司的交易最终被暂停。记者后来发现,该公司香港办公室已被废弃,且从未确认任何可验证的链上加密货币持有量。

这一丑闻引发了以CZ等业内人士为首的呼吁,要求对所有DAT进行强制第三方托管和审计。对于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来说,QMMM事件成为了一个警示故事——堪比FTX的企业级事件。


为何重要:牛市引擎已停止

DAT公司是本轮周期中最积极的企业买家之一。仅凭他们的公告就推​​动了市场上涨,并强化了机构认可的假象。如今,随着监管压力加大和信誉危机加剧,这种结构性需求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简而言之,推动本轮牛市的引擎——DAT 模式下的企业增持——已经熄火。如果没有新的催化剂,例如真正以收益为导向的区块链应用或可靠的代币化框架,市场很可能会进入冷却阶段。


要点:静待新司机出现

这不是2021年,当时“我们买了比特币”的标题推动股市飙升。如今,机构对投机性国债交易的容忍度已经消失殆尽。QMMM丑闻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交易所的协同抵制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出现新的叙事(可能是 RWA 代币化或真正的企业区块链集成)之前,谨慎的做法是保持耐心。DAT 的繁荣已经结束,势头也已消退。目前,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观察并等待下一个真正的驱动力,然后再重新入场。

因为当亚洲最大的交易所对加密货币囤积说“不”时,这不仅仅是政策,而是市场引擎减速的声音。

DAT公司的兴衰——牛市引擎彻底熄火〉这篇文章首发于《 CoinRank 》。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89
收藏
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