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4小时内,比特币强势突破115,000美元,最高触及116,273.31美元,日内涨幅接近4%。以太坊则表现更为强势,24小时上涨近7%,报4,216美元,Solana也成功突破200美元整数位关口,涨超5%。
这轮快速拉升背后,是市场风险偏好的整体回暖——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叠加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升温,共同点燃了加密资产的做多情绪。

宏观利好
其中最主要的催化剂来自中美关系的「缓和」。
据路透社报道,中美双方代表团在APEC峰会前夕达成一项初步贸易框架协议,内容涵盖关键农产品采购、稀土出口限制暂停以及避免实施高达100%的额外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公开表示:中美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在政治与政策预期之外,投资者更敏感的是流动性层面的信号转向。
美联储即将于本周召开FOMC会议,CME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美联储 10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97.3%, 12 月累计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则为 95.5%。
比特币作为高贝塔资产,天然受益于此类环境变化。Republic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Daniel Liu表示:“本轮上涨并非来自链上内生结构的反转,而是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加密资产在宏观组合中的价值。比特币正在被视为对抗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贬值的对冲工具,其与美股科技板块的联动性正在增强。”
链上信号
不过,当前链上活跃度仍未完全恢复。活跃地址数、日均交易笔数与手续费总量均尚未重返9月中旬水平。
Tiger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虽然市场反应强烈,但“链上信号并未确认行情反转”,因此“投资者仍需谨慎识别反弹与反转的差异”。该机构仍维持对比特币第四季度看涨预期,目标位为200,000美元,但强调“波动率将在未来数周显著加大”。

技术方面,币特币成功突破113,000-114,500美元区间,短线阻力转为支撑。若后续能稳站115,800上方,下一目标或将指向120,000美元整数位,彼处聚集了大量期权卖方防守头寸与短线止盈挂单。反之,若价格再次跌破112,500美元,则需警惕回调至108,000美元一线,特别是美联储若在本周政策声明中释放鹰派信号,或中美谈判出现意外波折,则回撤风险显著上升。
小结
回顾整个10月,市场曾一度被“Uptober”热词所鼓舞——历史数据显示,10月历来是比特币涨幅最强的月份之一。然而,本月初的政策冲击打断了这一传统节奏。10月11日,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同时限制关键软件出口。随后,中国亦出台稀土出口限制,两国贸易摩擦再度升级,引发全球资产大幅回调。比特币单日最大跌幅达16%,一度跌破105,000美元,令不少高杠杆交易者血本无归。
如今,随着谈判重启、政策缓和信号释放、加之市场对宽松回归的定价不断强化,比特币作为“新兴避险资产”的逻辑或正逐渐为主流资金所接受。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加密资产在当前地缘政治与货币政策双重不确定的环境下,可能迎来一轮“重新定价”,而这将为后市走势奠定新的逻辑基础。
作者:Bootly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