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就像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个乡村俱乐部,正在寻找替罪羊。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观点作者:Nic Puckrin,CoinBureau创办人

10 月 10 日晚,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宣布对中国加征惩罚性关税,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清算事件,至少 190 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清算,暴露了这个新兴市场丑陋的一面:它很容易受到内幕交易的影响。

链上数据显示,就在重大消息公布前半小时,有人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建立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空头部位。市场暴跌后,交易员获利 1.6 亿美元,引发了市场操纵的猜测——甚至有人推测,这笔交易背后的「巨鲸」与总统家族关系密切。

抛开猜测不谈,这无疑是数位资产领域内线交易的众多案例之一,而内线交易正是困扰该行业的顽疾。事实上,代币发行模式本身就值得审视,因为它们通常会让创投公司在发行前获得份额,然后在上市时出售,从而损害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尽管加密货币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它仍然像「蛮荒西部」一样——监管缺失,极易受到市场操纵。

这个问题并非加密货币独有,它与市场本身一样古老。几十年来,金融监管机构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个问题与区块链技术无关,它只是人类贪婪的一种体现。

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暴露了市场的丑闻,也为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采取实际行动来清理市场。

有利于受宠者的规则

金融市场历史上充斥著内线交易和市场操纵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往往逍遥法外。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全球金融危机本身,尽管证据确凿,但危机中的关键人物却因其猖獗的肮脏交易而逃脱惩罚。这其中包括雷曼兄弟公司的高层,他们在公司濒临崩溃之际争相抛售股票——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检方未能根据现行法律证明其存在犯罪意图。

相关报告: 一位匿名交易员如何透过做空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的崩盘之一赚取了1.92亿美元

在随后的几年里,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衍生性商品市场展开了50多项调查,其中包括涉及信用违约交换的内线交易以及其对2009-2012年希腊政府债券危机的潜在影响。但最终无人被定罪。这至少部分归因于当时的法律并未涵盖债务衍生性商品。而令人震惊的是,至少在美国,法律至今仍没有涵盖债务衍生性商品。

全球范围内,内线交易法规的修订寥寥无几。自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次引入内线交易条款以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实施的修订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阻碍。在美国,2000年推出的第10b5-1条规则非但没有堵住内线交易的漏洞,反而为其制造了新的漏洞,而任何后续的更新都未能应对如今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

2016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诉帕努瓦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案对内线交易法的界线进行了严峻考验,最终耗时八年才定罪。马修·帕努瓦特是 Medivation(一家被辉瑞收购的生技公司)的高阶主管。在得知辉瑞收购消息后,他买了竞争对手 Incyte 公司的买权。他押注竞争对手的股价会上涨,结果从中获利超过 10 万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内线交易视而不见

尽管帕努瓦特最终被定罪,但这种所谓的「影子交易」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而言仍是一个新兴的执法领域,而且严格来说,它尚未被写入法律。但它应该被写入法律。现行法律已经无法适应如今与50年前截然不同的市场,因此是时候进行升级了。

这意味著正式扩大法律适用范围,涵盖包括衍生性商品和数位资产在内的多种投资工具,并更新内幕资讯的定义,将政府管道、政策简报和其他途径纳入其中。此外,也意味著加强对公职人员及其助手的资讯揭露前义务和冷静期,类似于现有的10b5-1改革措施。

此外, 执法速度必须大幅提升。在这个数十亿美元可能在几秒钟内损失殆尽的世界里,八年才能定罪远远不够。

监管机构需要全力以赴,严厉打击内线交易,利用现代工具对付不法份子。

加密货币市场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是时候让相关部门调查代币发行、交易所上市以及助长数位资产热潮的交易了。业内所有诚信人士都会对此表示欢迎。

然而,将此视为加密货币特有的问题进行起诉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除非法律现代化并堵上漏洞,否则内部人员将继续利用这些漏洞,而公众对系统的信任也将持续受到侵蚀。

只有当恶者开始畏惧其行为的后果时,无论是在传统资产市场还是数位资产市场,情况才会真正改变。


观点作者:Nic Puckrin,CoinBureau创办人。

本文仅供一般资讯参考,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亦不应被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