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奇思妙想

本文为机器翻译
展示原文

欢迎自上一篇文章以来新加入的1763位“不无聊”会员!加入我们,与253725位聪明好学的朋友们一起订阅吧!

立即订阅


今天的“不无聊”节目由硅谷银行赞助播出。

我们正经历着创业史上最精彩的时期之一。营收增长更快,融资轮次更大,资金规模更庞大,企业烧钱也高达数十亿美元。有些领域炙手可热,而有些领域却门可罗雀。

这就是为什么我发现硅谷银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下半年市场状况报告》如此引人入胜。该报告重点指出科技行业复苏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虽然一些行业正在经历复苏,但其他行业却面临着持续的挑战,例如交易活动停滞、估值低迷和退出机会有限。

50% 的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公司现金储备不足一年。A 轮融资的公司每产生 1 美元的收入,就要烧掉 5 美元。美国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来自六大基金的交易。情况瞬息万变。

点击此处获取


嗨朋友们👋,

星期四快乐!

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写过怪异的文章(或者短篇文章)了,而万圣节就在几个小时后……

让我们来点不一样的。


认真对待奇思妙想

Jeova Sanctus Unus 是一位炼金术士。

在1727年去世前,他花了三十年时间试图发现使万物生长和变化的植物精神。他建造熔炉,反复混合和加热各种物质,并仔细记录颜色变化、结晶模式以及金属与酸的反应。在这三十年间,他围绕这一主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超过一百万字的文字。

他的家人对他的作品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他去世后,他们藏起了那些笔记本。他们不希望《圣洁独一》(Jeova Sanctus Unus)这部作品毁掉以这个笔名写作的人的名誉。他的真名是艾萨克·牛顿。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炼金术是一个奇怪的想法,事后看来是错误的,但如果没有它,牛顿可能永远不会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那些发现。

当时,这些想法也显得很奇怪。

莱布尼茨等同时代的人认为,引力能够穿透真空发挥作用的想法既荒谬又神秘。牛顿却对此深信不疑,因为炼金术假定物质之间存在着跨越空间、无形地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排斥力

原子主要由空心部分组成,只有少量固体核心的观点在当时颇具争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对于相信物质可以精化,以及灵魂需要空间运作的人来说,这种观点合乎逻辑。

牛顿认为物质并非惰性物质,而是含有活性成分,这一观点直接源于炼金术。他提出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为化学亲和力理论以及最终的原子间作用力奠定了基础。

微积分是牛顿与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现的,它是研究变化的数学,正如炼金术旨在研究转化的科学一样。牛顿的流数理论描述了连续变化,这与炼金术的过程不谋而合。

他对宇宙精神——一种渗透空间的微妙媒介——的信仰,预示了场论的出现。他试图倍增黄金,从而理解少量物质如何催化更大的变化,这先于催化作用的发现。他对所罗门圣殿比例中神圣几何的痴迷,影响了他对调和级数的数学研究。

牛顿最大的贡献或许在于追求统一的原理——用三大定律解释所有运动,用一个方程式解释所有引力——这与炼金术士寻找贤者之石(能够解释所有变化的唯一事物)的追求不谋而合。

牛顿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因为他认真对待那些奇特的想法

改变世界的人,往往是那些认真对待奇思妙想的人。即便你并不打算改变世界,认真对待奇思妙想也是一种更有趣的生活方式。

请注意,我没有写“相信所有怪异的想法”——那只是轻信——也没有写“因为别人不接受怪异的想法就接受它们”——那是盲目的唱反调。

认真对待奇特的想法意味着,当你遇到一个想法——无论是来自他人还是源于你的真知灼见——而其他人可能会对此不屑一顾,甚至从未想到过——你都要像对待更常见的想法一样,严谨地研究它。这意味着不要仅仅因为某个想法很奇特就将其否定。

当然,世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大多数都是错的。如果你对每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稀奇古怪的想法都去追逐,那你很可能会浪费生命。

但有时候,一个奇怪的想法会抓住你的心,让你觉得特别真实,特别重要。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应该顺着这个看似怪异的想法走下去,直到它把你引向何方。你应该像对待传统想法一样认真对待它,甚至可能更加认真。

从个人层面来说,奇特的想法是Alpha的。

我坚信差异化的重要性,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公司而言都是如此。奇思妙想正是差异化的源泉。“如果你只读别人都在读的书,”村上春树写道,“那么你的想法也只能和别人一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思考转向人工智能,这句话尤其适用。

想要与众不同,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给大脑灌输不同的想法,并让它深入思考。深入挖掘。阅读别人没读过的书。与别人没接触过的人交谈。给自己一些时间,远离网络,让你的想法自然而然地成形。将你那些奇特的想法与常规的想法联系起来。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在深入研究非局域意识这个概念。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LSD与宇宙的意识》 。我并非唯一对这些理念感兴趣的人——宗教也曾探讨过它们数千年之久——但它们与科技和垂直整合商的结合却非常有趣。正是由于这种交集,我写出了《魔法的回归》《手段与意义》之类的文章。而且,我可能比一般的风险投资家更不看好数据和计算规模的扩张最终会催生出与我们自身水平相当甚至更强大的智能这种说法。我也认为,探索如何增强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超能力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总而言之,我一直对宇宙的奇妙之处着迷不已。

但就个人而言,这其中存在风险。因为大多数奇思妙想都是错误的,所以吸引你的那个奇思妙想很可能也是错的。你可能会花费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去追逐一个最终被证明是死胡同的想法。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承担这个风险。这并非因为你一定会得到证明,而是因为追求一个让你着迷的想法会彻底改变你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看法。牛顿的炼金术是错误的,但它成就了牛顿。

更重要的是,人类需要你去追求你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即使它们是错误的。

在社会层面上,奇特的想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局部稳定但整体次优的均衡状态。

尽管我们很容易对新思想和那些培育新思想的人嗤之以鼻,但令人惊讶的是,有大量的理论支持这种说法。

每个复杂适应系统都面临一个选择:探索还是利用。你是优化已经奏效的系统(利用),还是寻求更优的替代方案(探索)?即使利用系统目前收益更高,数学也表明,最优策略总是会包含一定程度的探索。探索源于人们认真对待那些看似怪异的想法。

以人工智能竞赛为例。我们目前主要处于利用阶段:对Transformer架构进行调整,增加更多能源和GPU。算法和GPU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断改进。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通往 ASI 的道路,但对我来说,这感觉像是攀登到局部最大值的过程。

1989年,斯图尔特·考夫曼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了崎岖适应度地形的NK模型。你可以把崎岖的适应度地形想象成一座山脉,山峰高度各不相同。如果你正在攀登一座较小的山峰,改进可以让你到达山顶,也就是局部最优解,但你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你做的任何改变都会让你回到山下;你被困住了。

考夫曼是一位理论生物学家,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学,特别是进化论领域。他通过计算证明,要突破局部最优解并达到全局最优解,需要两个要素:有性繁殖和模块化。有性繁殖是指从一个峰值提取一半解,再从另一个峰值提取一半解,然后观察结果。由于DNA具有模块化特性,可以被分割成片段,因此不同的性状可以分别进行优化,然后混合搭配形成新的性状。突变也发挥着作用。虽然大多数突变会失败,但它们会产生变异,经过足够多的尝试——足够多的包含突变成分的新组合——变异会增加达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

要攀登更高的高峰,我们既需要奇思妙想的原材料,也需要将这些奇思妙想与传统思想以新的方式结合起来的意愿。

我脑海中浮现出两个最近的例子。

就在昨天,一家名为Extropic的公司(该公司隶属于Not Boring Capital)发布了一款新型x0芯片原型。该芯片采用热力学采样单元(TSU)而非GPU,旨在最终将运行新型热力学模型所需的能耗降低10000倍。其理念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热噪声来免费获取概率分布。巧合的是,Extropic的发布日期恰逢NVIDIA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这真是绝妙的巧合。

这是一个奇特的想法,它并非简单地利用现有技术,而是尝试探索,并将两个领域的洞见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可能更优的方案。Extropic 的联合创始人 Guillaume Verdon(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Based Beff Jezos )曾在谷歌从事量子计算工作,他与量子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努力消除热噪声(随机电子波动)。那么,如果反过来利用这些波动呢?Extropic 没有与电路中固有的随机性对抗,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性。电子可以免费生成概率分布,这使得概率计算(人工智能的本质)的能耗大大降低。Extropic 汲取了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的理念,并以一种看似怪异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

追求奇思妙想并非易事。人们往往会排斥奇思妙想。贝夫就曾因此遭受网络匿名人士的无情抨击。如今,他终于将想法付诸实践。团队正致力于更高效地将能量转化为智能,并催生全新的模型。这或许是人工智能突破局部最优解的一种途径。

现在断言热力学计算将开启哪些类型的模型和能力还为时过早,但这正是奇特想法的好处之一:它们开启了斯图尔特·考夫曼所说的“邻近可能性”

“邻近可能性”理论指出,你只能发现与你当前位置相邻的事物。炼金术在物理学领域开辟了纯力学永远无法企及的可能性。你需要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飞跃才能开辟新的邻近关系。这种奇特的想法能够激发其他想法,从而拓展搜索空间。

创新往往源于连接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奇思妙想通常来自不同领域的融合。牛顿将炼金术引入物理学,乔布斯将书法引入计算机科学,而Extropic则将量子力学引入经典力学。奇思妙想具有很高的介数中心性。它们连接了知识图谱中原本互不相连的部分,扩展了相邻可能性,并促成了全新的组合。这就是所谓的“思想交融”。

有趣的是,虽然考夫曼撰写了《崎岖适应度景观的NK模型》来描述生物系统,但他同样也可以解释生物学领域。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了DNA的结构。这一发现确立了生物学的“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生物学从此演变为分子生物学。基因编码信息。发育是遗传程序的执行。进化是DNA序列的改变。如果你想了解某种事物,就对其进行测序。更广义地说,生物学演变成了生物化学。过去70年来,生物学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生物领域的大量工作,都致力于攀登这座高峰。

如果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那就太奇怪了。如果生物化学目前还无法解释某些现象,我们只需要更好的工具来理解生物化学即可。

但如果……

自2000年代以来,塔夫茨大学的迈克尔·莱文一直在研究一个奇特的想法:生物电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控制系统。如果生物体与其说是执行基因程序的机器,不如说是解决问题的集体智能,那会怎样呢?

从分子生物学的巅峰时期来看,这似乎是一种倒退。生物电看起来就像是“活力论”,这种古老且已被彻底驳斥的观点认为存在一种驱动生命体的生命力。多亏了现代生物化学,这种迷信已不再必要。

然而,莱文的工作取得了成功。

他通过操纵离子通道而非基因,使扁形虫在错误的位置长出头部。他创造了异种机器人,即能够自组织成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的新型形态的蛙细胞。他仅通过调整电压梯度,就能在蝌蚪原本不会长眼睛的地方诱导出眼睛。他通过破坏蛙胚胎的生物电模式使其形成肿瘤,并通过使生物电信号正常化来阻止肿瘤的形成。几周前,他甚至提出衰老是目标导向能力丧失的结果

双头扁形虫,莱文实验室

生物电似乎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莱文从一座小山上跳下来,不仅开辟了生物学的新领域,还从中挖掘出了大量令人惊叹的相关新思想。

如今,得益于莱文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生物电正从神秘的角落走向主流。本周我遇到了一位创始人,他正在研发用于治疗人类的生物电工具。虽然生物化学在生物体的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认识到它可能并非唯一因素,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并提升我们改善自身机能的能力。

我认为莱文将来会凭借这项工作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他获奖,他将加入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行列,这些人最初都曾因作品过于怪异而遭到冷遇。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发现基因可以在染色体移动。她称之为“跳跃基因” 。由于跳跃基因的发现曾遭到嘲笑,她一度停止发表论文数十年。直到1983年,81岁高龄的她才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80年代,巴里·马歇尔提出,导致胃溃疡的并非压力或辛辣食物,而是细菌(幽门螺杆菌)。当时的医学界对此观点嗤之以鼻。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他喝下了一杯含有细菌的溶液,结果患上了胃溃疡,之后又用抗生素治愈了溃疡。他因此荣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2年,丹·谢赫特曼发现了具有“不可能”的五重对称性的晶体,称为准晶体。就连莱纳斯·鲍林这样的科学巨擘也对这一发现嗤之以鼻。他打趣道:“根本没有准晶体,只有伪科学家。”谢赫特曼因此被要求离开他的研究小组。2011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鲍林或许曾因自己那些奇思妙想而深受打击。上世纪70年代,这位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且均为个人独获)的人,痴迷于维生素C包治百病,从感冒到癌症无所不能。他的想法大多是错误的。维生素C并不能做到他所期望的一切,但或许正是因为他认为诺贝尔奖意义重大,所以才如此认真地对待它,并由此引发了对抗氧化剂、营养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正分子医学的深入研究。如今,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至少偶尔会服用维生素C。

我意识到我举的例子大多是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这对于像我这样并非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激励作用。但我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说明,即使是伟人,也可能拥有当时被否定但却正确的奇特想法;同样,即使是伟人,也可能拥有错误的想法,但这些错误的想法仍然推动着人类进步。不过,重要的奇特想法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我最喜欢的当代例子是杰西·米歇尔斯,他经营着热门 YouTube 频道“美国炼金术” ,以此来展现如何认真对待怪异的想法。

杰西的行事方式与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科学家们截然不同。他认真对待的那些奇特想法并非出自他本人。相反,他扮演着一座可信度的桥梁,连接着那些提出一些会被其他人视为过于怪异的说法——比如外星人绑架和反重力——的人和主流观点。几周前,他接待了丹·谢尔曼,后者声称美国国家安全局曾训练他与外星人沟通。

我喜欢杰西作品的一点是,如果我在别处听到这个故事,我可能根本不会相信。但自从我亲眼目睹杰西对待那些奇特想法的认真态度——他会深入研究那些他认为可信的想法,驳斥那些未经证实的说法,并将看似毫不相干、各自听起来都很荒谬,但实际上却相互印证的观点联系起来——我就愿意暂时放下怀疑,认真对待他分享的一切。

正因为杰西以主流人士鲜少有的认真态度对待这些想法,他才得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个人Alpha),我认为,他为推动人类摆脱舒适的局部极限,迈向更高的极限做出了贡献。

认真对待这些想法也让我的思维更加丰富,即使它们可能看起来有点另类。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最认真对待的那些想法看起来是多么的脱节。

复杂、垂直整合的初创企业和非本地意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这看似奇怪的组合,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是组合。但对我来说,两者都至关重要,它们深深地吸引着我。前者表明,如果我们愿意从零开始构建新的解决方案,就能改善人类现有的资源;后者则表明,改善人类境况本身就具有意义,这一切都有其目的和方向。

在我看来,这构成了一种世界观的雏形,这种世界观几乎与硅谷盛行的世界观截然相反。它认为人类是奇迹,而人工智能达到其局部极限非但不会终结人类的统治地位,反而会标志着左脑唯物主义时代的终结,因为它证明了即使是最聪明的机器也无法企及的奇妙世界。宇宙浩瀚无垠,人类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我不知道。这想法很奇怪。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继续通过邮件向您发送每周简报。如果您想在此期间阅读一些资料,不妨看看硅谷银行发布的《2025年下半年市场状况报告》

感谢阅读!

帕基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