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30)深夜,美国德州奥斯汀传来一纸公告,宣告原订于本月底前完成的 CoreWeave 收购比特币挖矿与 AI 基础设施 Core Scientific 计划正式终止。
这起高达 90 亿美元、被市场视为「AI 与区块链深度整合范本」的交易,最终败在 Core Scientific 股东的否决票,也让两家原本即将「合体」的公司,再度回到各自赛道。
股东投下反对票,90 亿美元交易急煞车
根据路透社报导,Core Scientific 在临时股东会上未获足够支持,决定中止与 CoreWeave 的全股票合并协议。原先的方案以 1 股 Core Scientific 普通股兑换 0.1235 股 CoreWeave 普通股,折合每股约 20.40 美元,总值约 90 亿美元。
然而,这项报价未能说服握有投票权的投资人。
公司最大股东 Two Seas Capital 早在 8 月便表态,认为此估值「严重偏低」。同时,代理顾问机构 ISS 与 Glass Lewis 也先后建议股东反对,批评全股票结构缺乏下行保护。收购破局消息曝光后,Core Scientific 股价随即上涨近 6%,而 CoreWeave 股价则下跌逾 6%,显示市场对双方估值落差早有戒心。
估值鸿沟背后:AI 基础设施的稀缺溢价
Core Scientific 手握逾 260 MW 的长期电力合约,以及多座自建自管的比特币矿场。这些过去被视为「耗能大户」的资产,现今反而成了 AI 高效能运算 (HPC) 最迫切需求的基底。正因如此,ISS 在投票报告中指出,CoreWeave 的对价「未充分体现 Core Scientific 在 AI 产业链中的战略位置」。
Two Seas Capital 甚至公开估算,以未来数年 AI 算力租赁单价推算,Core Scientific 的内含价值可能是收购价的两倍。股东的强硬姿态,不仅反映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也折射出市场对「电力+资料中心」组合价值重估的趋势。
关系虽变,绑定仍在
尽管合并画下句点,双方并未「分手即断联」。CoreWeave 执行长 Michael Intrator 表示尊重投票结果,并强调:
「我们的合作关系仍非常稳固。」
事实上,两家公司早在 2024 年 6 月就签下 12 年长约,CoreWeave 向 Core Scientific 采购 260 MW 电力,用于支援旗下 AI 与 HPC 业务。也就是说,CoreWeave 仍将是 Core Scientific 最大客户之一,双方的营收互动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层。
由于电力与机房建置周期长、地理选址受限,分析师普遍认为 Core Scientific 站在有利位置。根据TipRanks 报导,华尔街多位分析师维持「强力买入」评级,理由是公司在低成本电力与营运经验上的护城河难以复制。
谁握有电力,谁就握有未来
AI 时代真正稀缺的,除了先进模型,支撑运算的实体基础设施也同样重要。
从比特币矿场到 AI 资料中心,电力与散热优势正在重塑产业权力版图。对投资人而言,评估一家公司的「潜在算力」价值,已不能只看当前财报,更要衡量未来供电成本、合约期限与机房布局。
交易失败虽为两家公司带来短期波动,但也让 Core Scientific 得以独立保有战略资产,并持续受惠于 AI 算力需求激增。未来,如何在股东利益、长期合作与资本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双方交出的下一张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