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卖空》原型人物 Michael Burry 睽违两年再度于社群抛出警讯,似乎指向估值已逾 5 兆美元的 AI 产业。他在 X 平台贴出电影剧照并写下:
有时我们看见泡沫;
有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有时,唯一能赢的方式,就是不参与。
同时他还把 X 帐号名称改成「Cassandra Unchained」,暗示自己像希腊神话里的遗世预言家。这番举动掀起社群的讨论,也侧面反映出投资人对 AI 热潮背后资金结构的疑虑。
循环融资疑云:NVIDIA 与 OpenAI 的利益回圈
虽然 Burry 没有讲的非常明白,但社群普遍推测,他是在暗示目前人工智慧(AI)可能催生的产业泡沫。近月来多家报告指出,自从 ChatGPT 上市以来,AI 相关股票占了 S&P 500 回报、盈利成长、资本支出的大比例。
举例来说:据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的 Michael Cembalest 指出,AI 相关股票占 S&P500 回报约 75%、盈利成长约 80%、资本支出成长约 90%。Bank of England 提醒:AI 驱动的科技公司市值与盈利增速、技术突破之间出现「脱钩」风险。
另有研究指出:很多公司虽然大量投入 AI 基础建设(例如资料中心、GPU 伺服器等),但尚未明显看到对应的效益爆发。譬如一篇文章指出:AI 支出在 2025 年上半年已成为 GDP 增长的一大来源,但这是否代表投资回报率高,或只是炫耀式支出仍待验证。
历史回声:郁金香到次贷,泡沫征兆再现
Burry 透过比利时画家小扬·布鲁盖尔的《郁金香狂热讽刺》作为 X 横幅,连结 17 世纪郁金香泡沫与今日 AI 狂热。根据 Moomoo 报导,Burry 旗下 Scion Asset Management 今年初已卖出多数美国科技股,改用看跌期权布局,并小幅转向中国科技巨头。
这种「远离核心、等待修正」的做法与 2008 年前夕他放空次贷的思路如出一辙。
在狂热与理性之间保持距离
Michael Burry 的警告再次提醒投资人,技术革命与资金泡沫常如双生影子共舞。在 AI 荣景与资本饥渴交织的此刻,审慎区分可持续的长期价值与短暂的市场幻影,或许才是避免重演历史悲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