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比特币价格翻了一番,早期代币基金有限合伙人(LP)投资的某些项目也获得了 20 倍至 75 倍的回报,四年后,对该基金的 10 万美元投资也仅缩水至 5.6 万美元。这个案例揭示了在市场繁荣时期,高额费用和糟糕的基金策略是如何导致利润大幅缩水的。
这位与亚瑟·海耶斯家族办公室基金Maelstrom合作的投资者公布了这一惊人的结果,旨在指出大型加密货币风险投资基金的低效。此次亏损表明,在加密货币历史上最佳牛市之一的行情中,其资本缩水了44%。
Pantera基金的管理费和业绩费分别为3%和30%,而传统对冲基金的管理费和业绩费通常为2%和20%。这些费用对利润率造成了持续的影响,因为大型加密货币行业获得了巨额收益,而小型合伙人最终却蒙受了净亏损。
市场优异表现揭示了业绩不佳的问题
财务模型显示,即使仅3%的管理费,四年后也会使10万美元的投资损失近1.2万美元。同期,比特币的价值翻了一番,业内表现最佳的种子代币更是实现了75倍的收益。尽管拥有如此良好的市场前景,Pantera的初始基金却未能搭上这波市场浪潮。
分析师指出,该基金对高收益资产的投资敞口因资产配置不当和过度分散而稀释。该基金的投资组合未能跑赢加密货币的超额收益,反而落后于加密货币市场,这加剧了高额费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业内专家对大基金模式表示质疑
业内人士认为,新兴加密基金规模过大往往会阻碍它们寻找高质量、可扩展项目。庞大的资金规模导致这些基金倾向于支持平庸的初创公司,从而降低了最终脱颖而出的概率。然而,最近披露的信息却让人们对Pantera的收费结构和风险管理产生了严重质疑。该公司采取的激进收费模式似乎扼杀了任何盈利的可能性,而投资者也因此感到沮丧,尤其是在当前关于加密基金运营透明度的广泛讨论中。
加密基金
这一事件凸显了加密货币风险投资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高额费用不再能为低回报辩解。该案例进一步促使投资者在将资金投入长期加密货币项目之前仔细审查费用条款。此案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亏损凸显了即使是专业的基金经理,其业绩也可能逊于比特币——加密货币领域最容易衡量的标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即使市场行情极佳,过高的费用和糟糕的管理也会吞噬利润。
正如Vaidhya所指出的,加密货币社区应该重新审视其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方式。Pantera早期代币基金10万比5.6万美元的亏损,正是加密货币基金经济现实的残酷写照。即便比特币价格翻了一番,种子项目也一路飙升,该基金的投资者却因高额费用和糟糕的投资组合管理而蒙受损失。这一案例表明,加密货币风险投资领域出现了分歧——投资者不再容忍高昂的低回报。随着规模更小、效率更高的基金逐渐崭露头角,加密货币领域肆意收取管理费的时代或许即将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