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周五出现令人担忧的下跌,比特币还是经受住了10万美元的冲击。现在,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华盛顿。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已经耗尽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加密货币市场也因此受到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当财政僵局结束时,当初抽走流动性的同一机制也会将其重新推入,从而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
美国政府停摆僵局及其经济影响
政府停摆始于2025 年 10 月 1 日,由于国会未能通过新的拨款,停摆已进入第六周。
僵局源于双方在医疗补贴和支出水平上的分歧。两党都拒绝通过一份“不附加任何条件”的预算案。
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36天,创下历史最长纪录。部分福利金,包括用于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食物的补助金,已被暂停发放。此次停摆意味着超过一百万政府雇员无法领取工资。pic.twitter.com/fF4ORTrg6V
— 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 (@AJEnglish) 2025年11月5日
经济损失是可以衡量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损失在70亿至140亿美元之间。
事实上,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会下调至多两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接近历史低点,航空旅行因空中交通短缺而中断,各州项目面临资金压力。
长期的资金冻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拖累。
美国政府停摆对加密货币有何影响?
从金融角度来看,政府停摆冻结了财政部一般账户(TGA,政府的现金储备)内的数千亿美元。每一美元被冻结在那里,就意味着一美元无法在金融体系中流通。
自7月份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以来, TGA(德克萨斯州政府资产管理机构)的余额已膨胀至8500亿美元以上,导致流动性下降约8% 。比特币也受到此影响,同期下跌约5% 。
链上分析师长期以来观察到的这种相关性,凸显了加密货币对美元流动性的极度敏感性。
自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以来,比特币价格明显下跌。
— Bitcoin Vector (@bitcoinvector) 2025年11月7日
市场趋势在价格阶段之间波动,除了下跌之外没有明显的方向。
去杠杆化事件是第一个打击,随后是疲软的反弹…… pic.twitter.com/OdLYVb1h7s
阿瑟·海耶斯将这种动态称为“反向隐形量化宽松”。随着财政部囤积现金,流动性收紧,风险资产下跌,比特币价格回调。
但一旦政府重新开放并恢复支出,流动性就会通过银行、货币市场和稳定币系统回流——有效地扭转流动性流失的局面。
自7月美国债务上限上调以来,BTC(黄色)下跌5%,流动性(白色)下跌8%。TGA的积累吸走了系统中的美元。当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时,TGA将下跌,流动性将上涨,并且$BTC将会上涨……而$ZEC将会涨得更高!pic.twitter.com/A9tflGuBHH
— Arthur Hayes (@CryptoHayes) 2025年11月5日
政府停摆结束后,加密货币市场会复苏吗?
简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一旦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加密货币市场很可能会复苏或上涨。
然而,时间和规模将取决于流动性如何重新释放到系统中。
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是一种对流动性高度敏感的风险资产。当美元流动性收紧时,加密货币价格下跌;当流动性扩张时,价格上涨。
https://x.com/cryptorover/status/1986690833693765880
这种模式在多个周期中反复出现:
- 2020 年 3 月:全球流动性注入推动了新冠疫情牛市的开始。
- 2023 年 3 月:美联储在美国银行业危机期间扩张资产负债表,引发比特币价格从 20,000 美元反弹至 30,000 美元。
- 2025 年:比特币与美元流动性(以 USDLiq 指数衡量)之间的相关性仍然接近 0.85,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最强的相关性之一。
比特币已连续六个月收于 10 万美元以上,相对强弱指数 (RSI) 维持在 46 左右,远低于市场预期的高位。分析师将当前阶段称为“痛苦窗口期”,主要原因是暂时的财政紧缩。

宏观层面来看,他们的观点也支持他们的说法。
- 由于财政僵局削弱了短期增长,市场对2026年初降息的预期越来越高。
- 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全球流动性正在增加,抵消了美国紧缩政策的影响。
- 加密货币领域的投机杠杆已被清除,留下了一个更健康的市场基础。
这些因素共同为比特币在下一季度回升至110,000 美元至 115,000 美元区间创造了条件,前提是不会出现新的冲击。
展望:美元走强,比特币随之而来。
加密货币价格回调与其说是热情消退所致,不如说是流动性冻结所致。
一旦美国政府重新开放,财政部的支出和美联储的支持机制(例如常设回购机制)将重新向市场注入现金。
普遍预期加密货币下跌是因为美元流动受阻。一旦美元恢复流动,加密货币价格就会上涨。
从实际角度来看,此次停摆的结束可能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流动性驱动型反弹的开始。
这篇文章《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加密货币市场会反弹吗?》最初发表于BeInCryp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