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項目起名藝術:為了被記住,它們可以有多拼?

貼合各種意向起個好名字,是抵擋健忘症的第一步。

撰文:深潮 TechFlow

"無名小卒,還是名揚天下?"

這句來自經典遊戲《賽博朋克2077》的開篇臺詞,鼓動著每一顆試圖在賽博世界闖出名堂的心,也同樣適用於注意力稀缺的加密市場。

行走江湖,名號第一。

一個加密項目想要獲得成功,首先得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在以英文世界為主導的加密世界中,各種生僻難懂的英文項目名層出不窮,大多主打一個高大上與高逼格。

為了被記住,項目起名可以很拼很拼。

如果起名是一門學問,那麼成百上千的加密項目,起名套路實際上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流派。

天文物理派

想要高大上,科學不能少。

有一部分加密項目的起名喜歡崇尚科學,最好還是普通人難以捉摸但不明覺厲的那種科學。

於是天文、物理和化學等學科中高大上的名詞,成為了起名的香餑餑。

重災區:Cosmos 生態

  • Cosmos:來自希臘語 "κόσμος" (kosmos),意為“秩序”或“世界”,在古希臘哲學中指代整個有序和諧的宇宙。很適合傳達整體性和無限的概念,拿來用作一個致力於建立廣泛、互聯的區塊鏈網絡或生態系統的名字很合適。

  • Atom:源自希臘語 "ἄτομος" (atomos),意為“不可切分的”,最早用來描述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物質粒子。使用這個名字意在強調其基礎性,表明它是區塊鏈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Osmosis:希臘語 "ὠσμός" (osmos),生物學上指通過半透膜的溶質或水分的自然流動。適合用於強調數據或資產在區塊鏈網絡中流動性和交互。

此外,還有同屬天文概念但意向更加明確的Galaxy(已更名Galxe),意指“銀河”,強調其能容納諸多項目發佈任務進行營銷的龐大規模。

諸神黃昏派

如果說科學派的起名很唯物,還有一類項目起名很唯心 ---- 借用古代神話中的名字和符號來傳達項目的神秘性和深遠意義。

而搜索這類項目的詞源,你會發現它們的起名基本來源於兩類: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

加密市場發展到今天,兩大神話中的著名神祗們早已輪番登場。

重災區:L1/L2、Defi

  • Thorchain/swap: 知名度極高的雷神索爾(Thor),源自北歐神話並象徵著力量與安全;得益於復仇者聯盟中雷神的演繹,筆者現在做交互時都有一種隔著屏幕能看到閃電的錯覺。

  • Zeus Network: 宙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父,或許試圖展示項目在其領域中具有領導地位和權威性。

  • Poseidon :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掌管海洋, 用來做DeFi表達資產流動的意圖,還真有那麼幾分合適。

  • Odyssey: Arbitrum之前辦過一個生態激勵活動就叫奧德賽,源於希臘史詩《奧德賽》,描述英雄奧德修斯的冒險旅程。

  • Metis:之前一路暴漲的L2,詞源為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是宙斯的第一任妻子。

  • Hermes希臘神話中的商業和旅行之神,用來給DEX命名,搞交易顯得十分合適。

詞綴派

與前兩類項目的單個單詞不同,有些項目則通過"詞綴"加"疊詞"的方式,把概念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生僻卻又不明覺厲的感覺。

或許看起來不明所以,才容易不被忘記。

據筆者觀察,越是厲害的基建項目,越容易遵循這個趨勢。

重災區:高估值基建項目

"tia"組詞派:

  • Celestia:來自拉丁詞根“celeste”(天的,天空的),增加了後綴“-ia”。不錯,數據可用性都在天上,任君調用。

  • Initia:直接來自拉丁語“initium”,意為“開始”或“發端”。可能是指從開始就給你包辦好了,詳見我們的另一篇分析《解讀 Initia:拎包入住,方便定製的全鏈模塊化 Rollup 網絡

"Layer"組詞派:

  • AltLayer:直譯替代層,頗有一種"你的下一款應用鏈何必需要自己做的"暗示意味。

  • EigenLayer:無人不知的大項目,但其實“Eigen”是德語中“自己的”或“特有的”的意思,即"特有的一層"。

  • SmartLayer:相較之下更容易理解,暗示項目在現有技術層上增加智能或自動化功能。

好吃的派

不要誤會,我們並不是在說蛋黃派。

與高大上的基建項目起名不同,加密應用的起名則更接地氣,最常見的就是大家身邊容易得到的好吃的,例如水果和麵包。

重災區:DeFi

比如前有 Cake 後有 Bake,蛋糕和麵包一應俱全,同時全球各地其他食物也不甘示弱,Sushi(壽司)、Cherry(櫻桃)、Burger(漢堡)、Gelato(意大利冰淇淋)、Taco(墨西哥小吃)等層出不窮。

韭菜可以虧完錢包,但不能餓了肚子。

寄生派

還有一類項目,起名則極盡蹭熱度之能事:

與其想個新名字,不如基於自帶流量的名字進行拓展,實現完美寄生。

如果你不明白這個策略,不妨回憶一下上輪AI牛市中的新王 TAO;當TAO漲上天時,許多生態項目立馬湧現,而名字則印證了上述寄生策略。

Taopad Taobank Taodex Taoevm... 前綴一個TAO,價格往上飄。

而還有一種寄生,源於某些詞語強大的心智掌控能力。

比如 Meme 這個單詞,本身就自帶太強的吸引力和辨識度,以至於無數項目搶著把自己的Ticker命名為MEME。

卡位關鍵意向,更容易收穫流量和資金。

最近更火的例子則來自於 PolyHedra 與 zkSync 都想使用 $ZK 這個代幣名的爭論。前者指責後者用ZK符號是霸凌,而自己本身也受到了社區嘲諷。

跳出爭論之外,我們可以看到ZK這兩個字母是多麼珍貴,一個好名字總能以簡單的方式代表獨一無二的意象,而誰能最先寄生在這個名字中,誰就能佔據用戶的心智。

有時,名字即意義本身。

不落俗套,才能不被遺忘?

各流派爭相鬥法,背後所展現出的,是加密項目們的注意力焦慮。

加密市場最殘忍的事莫過於被遺忘,無人問津意味著有價無市,直接宣判了項目的軟死亡。

因此,貼合各種意向起個好名字,是抵擋健忘症的第一步。

只是不落俗套,真的不會被遺忘嗎?

與往各種高大上的意象上靠攏不同,Meme 項目的起名相較之下顯得非常隨意 ---- 張嘴貓,帽子狗,你的光頭,我的朋友... 各種平易近人又好笑的形象層出不窮,幾天一個金狗的暴富神話依然還在此起彼伏。

雖然 Meme 有個俗名字很容易被遺忘,但跑出來的項目卻更容易被傳播。

不過勝負的重心,從來就不在名字上。

比特幣擁有最土的名字,卻擁有最永恆的王權;而臺下名頭一個比一個響的挑戰者輪番登場,又在牛熊轉換的歷史波動中逐漸被遺忘。

加密角鬥場的廝殺還會繼續上演,誰叫李逵,而誰又是李鬼,比武中自見分曉。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