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輪週期,我們見證了各種創新:ICO、DeFi、Layer-2 和 NFT…,但本輪市場就顯的乏善可陳,多數新項目多數是為了迷因幣、和日益重複的基礎設施公鏈。
根據 Blockworks 報導, L2Beat 數據統計,當前已有 71 個 Layer-2 上線,還有 82 個即將推出。而這還不包括 Layer-3 會有 20 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
最顯而易見的解釋是,推出一個 Layer-2 是有利可圖的。
新鏈希望複製 L2 成功經驗
目前這些新的 Layer2 項目,喜歡將最大的 L2 作為參考來定義其潛在價值。他們通常認為,既然最大的 L2 已經積累了數十億美元的估值,那麼新興的項目至少也應能夠獲得相當大的一部分估值。
當前按市值排名前 30 的加密貨幣中,有 18 個是 Layer1 或 Layer2。且隨著 Conduit 和 Caldera 這樣的「Rollup 即服務」(RaaS)供應商的出現,推出一個 Rollup 鏈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這導致了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幾乎相同的 Rollup 鏈,加劇了資源爭奪。
Conduit 的創始人 Andrew Huang 承認:
有一些缺乏差異化的複製貼上的 Layer-2,這些 Layer-2 在不同的 Rollup 之間造成了用戶疲勞。
厭惡 Rollup
且市場似乎也開始表達對這種 Rollup 激增現象的反感,例如受熱捧的 Blast L2 以 27 億美元的完全稀釋估值推出了其代幣,遠低於市場此前預期,並且該估值當前持續大幅下跌,就快跌破 10 億美元關卡。
其實,這一現象的背後也不僅僅是過度的行銷。
對於大多數鏈上應用開發者來說,成本最小化也是一個重要驅動因素。隨著 dApp 變得受歡迎,它們支付給 Layer-1 / Layer-2 的手續費變得過於昂貴,這促使 dApp 開發者選擇推出自己的應用程式 Rollup 鏈來捕獲這些收入,也算是一個完全合理的商業決定。
基礎設施仍被需要
針對此現象,Caldera 的 CEO Matt Katz 表示:
以太坊的 rollup 為中心的願景正在加劇這種情況,「未來可能會有成千上萬的 rollup。」
這些 rollup 是孤立的,難以相互溝通…需要一種更有效的方式,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必須一起運作,把它視為零和遊戲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當前缺乏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是能夠加強各領域互動的協議,1kx 的研究夥伴 Wei Dai 認為:
隨著更好的互操作性基礎設施的發展,對高風險跨鏈轉移依賴外部促進者的需求將減少。
共享排序器可以保證在 rollup 鏈之間進行原子交換交易,這是對使用者體驗的一大改進。
但通常基礎設施發展的價值不會立即顯現,今天許多備受珍視的消費者創新大多是漸進式基礎設施改進的產物,這些改進往往是在數十年中艱苦工作逐步實現的。市場何時能擺脫這種缺乏創新,所有人在紅海裡廝殺的狀況,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