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抽象的前景和機會

在今年的敘事競爭中,鏈抽象敘事增長達到了 673%(不過前四還是 AI、DeFi、Meme、L2 這種顯學)。

對此我的觀點還是那套:「需求推動增長,增長帶來炒作」——至少現在市場對鏈抽象賽道的關注來源於當前行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多鏈帶來的複雜性、跨鏈消息傳遞等。 這些敘事的發展過程有點類似於「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感覺,以太坊性能受限,大家就大搞 Layer1、Layer2,以期解決用戶增長帶來的擁堵。鏈不小心搞多了,大家又把希望寄託於新的技術,比如鏈抽象和意圖抽象,希望他們能夠解決多鏈發展帶來的複雜性。 我個人覺得後續開發者們還是要把鏈抽象基建和其他基礎設施(比如意圖基建)結合起來,最終構建出一個個低門檻、操作簡單的前端,有能力滿足用戶的大部分需求。這些前端由底層交互層支持。未來的競爭肯定也會集中在各個交互層和前端中(比如費用競爭、UI/UX 、資產類別競爭等)。這些產品和基建的價值捕獲能力與用戶數量息息相關。 接著來聊一下鏈抽象的幾個頭部玩家,之前潘老師 @nake13 也聊過,鏈抽象代表性的三大解決方案為 @NEARProtocol 、@ParticleNtwrk 和 @0xPolygon 。

鏈接:https://substack.chainfeeds.xyz/p/20

Near

簡單來說,Near 是以主鏈為基礎生成其他鏈的賬戶,生成賬戶和交易都由去中心化 MPC 完成(不過我感覺 Near 現在的重心還是 AI)。Near 解決方案還有一個優點是 Gas 代付。(對於 Near 的解決方案,潘老師已經做了很詳細的解釋)

Particle Network

我們直接簡單將 Particle Network(剛被 Binance 投資)理解為一個模塊化 Layer1,用戶可以通過 Particle 來調度其他鏈上的狀態和資產(主要支持 EVM)。對比 Near,Particle 的優勢是能夠聚合捆綁用戶的交易,實現批量簽名和交易。這樣方式執行的用戶體驗更好,Gas 費可能更低。

Particle 上的首個鏈抽象項目 Universal Account 已經進入內測階段,用戶可以直接通過 Passkey(人臉識別或者社交賬號)來創建一個賬號,也可以基於現有錢包來驅動,絲滑調動任意鏈的流動性來實現用戶意圖。

Polygon

Polygon 的 AggLayer 是一個能夠將跨鏈流動性、用戶和狀態統一起來的橋,連接多個獨立的區塊鏈,為用戶提供統一流動性和操作體驗。它的侷限性還是不能夠標準化地拓展到各大區塊鏈上,核心還是圍繞 Polygon CDK 生態在做。就像潘老師提到的,「其他鏈不一定會接受這種統一的流動性的跨鏈橋合約,這會使得接入新公鏈帶來一些阻力,除非這套方案能讓所有其他公鏈接受,或成為廣泛的行業標準。」

具體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最後

就像我曾經在推文中所提到的擔憂:多鏈蓬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流動性的碎片化——每個鏈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用戶和流動性。Solana 是 meme summer,Arbitrum 是 $ARB 激勵,Coinbase 在用力推 Base 生態和 meme,最近 BSC 又火了起來,用戶就像是僱傭兵一樣,盯著每條鏈的財富機會來用跨鏈橋或者 CEX 轉移自己的流動性。

這種模式下的用戶體驗著實太差了,有時候還會因為懶錯過其他鏈上的財富機會。就像我在前文說的,鏈抽象賽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將會解決當前很多用戶的需求,需求又會帶來增長。

我還是蠻期待後面鏈抽象能跑出來一個受用戶歡迎的產品,就像 meme 炒作推動 TG Trading Bot 的發展那樣。模塊化賽道帶來的是「獨立基建設施的相互組合」,鏈抽象帶來的是「組合後的互相統一」。鏈抽象的發展也將會是多層次的,底層基建是上文中提到的交互層,前端大概率是那些野心勃勃的錢包們。

不過現在仍處於鏈抽象敘事的醞釀期,持續保持關注🫡


最後給自己的收費群打一個小廣告,目前人數差不多在 450 人左右。 由我和饅頭哥共同運營,我主要做投研和基本面,饅頭哥主要看二級+土狗相關,Alpha 內容我倆都有在看。 價格 3SOL/年。

TG Channel(之前的行情觀點分享在這裡):https://t.me/SleepinRain

閱讀清單: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JSmI-YDvbdxXJ1Tud2sK8mly33zh1VmcH8i5wUgSYs0/edit?usp=sharing

優質CT信息流:https://x.com/i/lists/1795371206344130752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1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