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迷因幣的投資價值何在?為什麼人們不喜歡 VC 幣?
注意:本文僅為分享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在新加坡舉辦的 Token2049 會議上,迷因人物 Muard 提到加密貨幣已經進入了迷因幣超級週期。這段直播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分享。在加密貨幣市場,迷因幣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投資方向。然而,迷因的價值是否真正被大眾認可,仍然存在爭議,尤其是在傳統投資者中,他們更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種類似賭博的行為。本文將基於個人對迷因市場的觀察和理解,探討迷因幣的投資價值及其背後的邏輯。
從注意力的角度理解迷因幣的價值
迷因幣是注意力經濟的一種體現,實際上是注意力的貨幣化。在當今信息過載的世界裡,注意力已經成為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正如人們在刷 TikTok 或 Twitter 時注意力被分散一樣,迷因憑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幽默的表達方式,甚至是狂熱的準宗教性質,成功地吸引並集中了公眾的注意力。而迷因幣則是這種注意力的貨幣化表現,將公眾的熱情與資本流動和市場投機聯繫在一起。
所謂的迷因幣成功並非建立在技術或實用性之上。正如 Muard 在其《迷因幣超級週期》演講中提到的,代幣本身就是產品,而不是為現有產品創建的代幣。這就是迷因幣與其他所謂“價值幣”或治理代幣的區別。作為一種產品,迷因幣嚴重依賴社交媒體的傳播,特別是像 Twitter 和 TikTok 這樣的平臺。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同一個迷因時,這種注意力會產生滾雪球效應。累積的公眾注意力吸引了更多的用戶、短期投資者、市場投機者,甚至是所謂的“巨鯨”。
此外,迷因幣的成功與投資者的 FOMO(錯失恐懼)密切相關。在迷因幣傳播的過程中,吸引眼球的同時也積累了 FOMO。當某個迷因幣突然成為熱門話題並且價格暴漲時,投資者常常會擔心錯過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 BOME 代幣,它在短短三天內就被列入 Binance 平臺。
迷因幣的生命週期
迷因幣的本質基於注意力,而注意力是高度波動的。這種市場焦點的迅速轉移意味著迷因幣的價值可能瞬間崩潰。鑑於這種不確定性,不同的投資者採取不同的策略。我將迷因幣的生命週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PvP 階段、鞏固階段以及頂級交易所上市階段。
在 PvP 階段(通常不會超過迷因幣誕生後三天,有時甚至只是幾個小時),投資者通常以小額倉位參與,把它當作彩票,目標是在短期內快速進出市場,捕捉機會。這個階段適合那些具備強大短期交易技能的“賭徒型”玩家,他們熟練使用監控工具,對市場信號高度敏感,並且往往全天候操作。本質上,他們利用的是注意力流動過程中產生的機會。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快速反應埃隆·馬斯克的推文或超級網紅(superkol)的帖子,然後使用關鍵詞掃描區塊鏈。然而,PvP 階段的投資風險極高,因為一旦注意力轉移或可持續性下降,這很容易變成“誰跑得快”的遊戲。
第二階段是鞏固階段,持續時間比 PvP 階段更長。基於我對迷因幣投資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迷因,或者說適合較大投資的迷因幣,不僅僅追求速度。在這一階段,投資者有更多的時間做準備,社區也有更多時間發展。鞏固階段中,迷因幣的初期熱度和背後的敘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那些擁有強大敘事和防禦模仿能力的迷因幣,未來更有可能重新獲得市場注意力。此外,獲得二線交易所的支持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信號,因為它為做市商提供了參與的場所,而不必從零開始創造一個新的類似迷因幣。
第三階段是迷因幣在頂級交易所上市,如 Binance、Coinbase 和 Upbit。這並不是迷因幣生命週期的結束,而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它邁入了主流或接近主流的地位。一旦在頂級交易所上市,迷因幣的安全性顯著提高,生存風險降低,其未來將主要依賴於牛市中提供的流動性。
迷因幣 vs. VC 幣
與 VC 幣相比,迷因幣在這個階段已成為更主流的投資方式,主要是由於其財富創造效應。簡單來說,其他領域和價值幣沒有帶來收益,而迷因幣相對來說正在賺錢。
自今年年初以來,VC 幣受到了廣泛批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抱怨。首先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間的估值空間被壓縮;其次是空投問題;第三是敘事疲勞和不斷重複的創新。
首先,高 FDV(完全攤薄估值)加上低流通量使二級市場投資者舉步維艱。現在大多數在頂級交易所上線的項目,市值在 10-20 億美元之間,而 FDV 達到數百億美元。接下來是持續的代幣解鎖和拋售壓力,導致二級市場投資者沒有任何空間。一個鮮明的對比是 Stepn 項目,當 GMT 代幣在 Binance 的 Launchpool 上市時,市值僅為 1 億美元,而其 20 倍的增長將其市值推高至 20 億美元。如今,幾乎沒有項目以低於 1 億美元市值上線,而新項目的熱度也遠不如 Stepn 當年。
空投問題尤其棘手。項目需要空投獵人來提升估值,但又不願意將更多代幣分配給這些用戶,因為空投本質上是將代幣分配給內部人士或能使內部人士受益的人。散戶投資者處於不利地位,無論是項目團隊、巨鯨/機構,還是交易所都佔據了優勢。隨著空投黃金時代的消退,人人都能獲利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如今,工作室和 Sybil 攻擊者主導了這個領域,項目團隊與散戶投資者/空投獵人之間的關係惡化,獎勵越來越少。在這種無效的局面下,難怪人們更傾向於通過迷因幣市場投機,快速獲利。
第三個痛點是敘事疲勞和創新缺乏。許多區塊鏈正在構建相同的基礎設施,不斷重複創新。基礎設施雖然豐富,但應用卻很少。這種重複導致了流動性的分散。
雖然迷因幣市場中也存在許多陰謀小團體和隱藏的市場操縱者,但他們與用戶的關係並不像 VC 幣那樣對立。無論是散戶投資者、項目團隊,還是所謂的巨鯨,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擴大市場容量。更重要的是,用戶有機會進入通常被 VC 幣擠佔的一級市場的估值空間,在鏈上獲得機會。雖然這些機會越來越難得,但仍然存在,和 VC 幣不同,VC 幣幾乎不給散戶投資者留有空間。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賭徒型”玩家,你可以在 PvP 中快速獲利退出,而不必過於擔心這些更廣泛的問題。
舊迷因幣與新迷因幣
從注意力的角度來看,舊迷因幣和新迷因幣的發展路徑並沒有太大區別。即便是市值最大的迷因幣 DOGE,在近年來也曾因埃隆·馬斯克的推廣而出現週期性的價格飆升。已經在主要交易所上市的舊迷因幣不再如此依賴短期的注意力爆發,因為它們的規模較大且社區更為成熟,能夠維持持續的外部關注。
然而,新迷因幣引入了各種新穎的方法。首先,投機的角度變得更加多樣化,變成了“將一切變為迷因”。不再僅限於貓和狗;現在我們有動物園主題的幣、名人幣、政治幣、最近的表情符號幣,甚至像 Muard 這樣的超級網紅的持幣也成為了投機的對象。其次,隨著各種 pump 工具的興起以及發行代幣的低成本,新迷因幣的誕生速度加快。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發行迷因幣,許多幣分享相同的名稱,導致在時機、大小寫變體之間的爭奪,甚至不同的迷因幣之間也開始競爭。
不同區塊鏈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Solana 和 Ethereum 是最突出的,之前是 Base 和 Tron,最近則是熱門的 Sui 迷因幣。
然而,從根本上講,這並沒有偏離注意力的框架。改變的是在這個框架內日益增加的多樣性和競爭。
展望迷因幣的未來
Vitalik 曾提到,他出售 ETH 或頻繁出售社區贈予他的迷因幣是為了支持慈善事業。這指向了迷因幣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在支持慈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鑑於迷因的強大社交性和病毒式傳播,迷因幣未來可能成為資助社會倡議或慈善項目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社區不僅僅是參與宣傳活動或口號,而是可以演變為社會慈善團體,參與線下慈善活動或善舉。
當然,迷因和迷因幣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保持一定的純粹性——帶來快樂和歡笑。如果迷因幣轉向區塊鏈開發或應用構建,可能會偏離迷因的初衷。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推測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