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Bitcoin:從 Free Software 到 Free Service

avatar
金色財經
3 天前

作者:jolestar 來源:X,@jolestar

這是我上週在開源年會上的分享的題目,巧的是第一個講的 Vitalik 也是從 Web3 和開源的繼承關係角度來講,後面還有一個項目正好要做一個去中心化的 Git 網絡,都是從這個角度的思考和實踐。如果從 Free Software(自由軟件)角度來理解,行業從 Bitcoin 開始的探索都可以納入到 Free Service 這個概念中。

從軟件分發角度來看,專有軟件(Proprietary Software)經歷了 Software 到 Service(IaaS,PaaS,SaaS)的切換。雖然 SaaS 常用在 to B 的場景,但當前的 Web2 互聯網應用,都可以看作是 SaaS 的一種。SaaS 在 Cloud 端建立商業模式,客戶端免費分發或者沒有客戶端。而 Free Software 則錯失了整個 SaaS 時代,並且一直在被專有軟件「吸血」。那如何將 Free Software 的變為 Free Service?

當然這裡有必要明確一下 Free Service 的定義。 Free Service 並不是用 Free Software 搭建一個 Service 就叫 Free Service, 而是要能延續 Free Software 的特性。

Free Software,有一些關鍵特性,保證用戶使用軟件的自由主要包括:

  1. 源代碼可訪問(Source Code Access),這是 Open Source 部分,也是保證後面兩項權利的基礎。

  2. 允許修改以及衍生作品(Derived Works)

  3. 自由再分發權(Free Redistribution)

  4. 無歧視(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不能附加任何的使用條件約束。靈魂拷問:如果犯罪分子使用 Free Software 進行犯罪,開發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是否需要有手段阻止這種使用?

所以推理一下,Free Service,它應該有兩個關鍵特性:

  • 節點運營無需許可

  • 服務使用無需許可

這其實就是 Crypto/Web3 領域裡常提的 Permissionless,所以我們可以說 Free == Permissionless。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很多時候 Open Source Software 和 Free Software 的概念有重疊,但我們借用 Richard Stallman 的話:

「Free software is a political movement; open source is a development model. 」

Free software 是一個爭取權利的政治運動,Open source 是一種開發模式。所以我們在這裡延續 Free Software 的理念,使用 Free Service 這個詞彙。

如何讓一個服務做到任何人都可以運營一個節點?並且它們需要構成同一個服務,同時對用戶的使用無准入許可?如果運營節點的人作惡了怎麼辦?如果運營節點的人審查用戶怎麼辦?如果用戶惡意使用系統資源怎麼辦?這些難題聽起來就似乎是不可能有技術方案,但直到 Bitcoin 給出了一個解。

Bitcoin 給出的解

上面的問題是沒有一個純技術解的,直到中本聰把經濟博弈和技術結合在一起,構建了 Bitcoin。Bitcoin 的解關鍵有兩點:

  1. 基於工作量證明(PoW)和最長鏈選擇,讓節點運營者(礦工)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而遵循代碼定義的協議。

  2. 精細化的按量計費讓使用者基於經濟利益考慮而不濫用系統資源。

通過以上兩點,將 Bitcoin 這個 Free Software 變成了 Free Service。

之後的十多年,整個行業一直在嘗試的就是把這個解用到更多的場景中,運行 Service。有把 Software 直接區塊鏈化的嘗試,有在鏈上提供通用計算的嘗試(以 Ethereum 為代表的智能合約鏈),也有在鏈上提供存儲的嘗試。我們抽象一下,一個 Service 運行需要的基礎設施包括三個:

  • 金融

  • 計算

  • 存儲

為什麼把金融放在第一位?因為從 Free Software 運動以來,可以發現如果沒有 Free Finance,Free Software 也會受挫,這個從前些天的 Linux 基金會事件可以看出來。金融是組織以及軟件系統運行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行業以 Cryptocurrency 啟動,然後先孵化了 DeFi。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爭論,那很多犯罪通過 Cryptocurrency 進行,那 Cryptocurrency 是否支持犯罪?這個要從最底層的價值觀角度講,金融,以及軟件未來會成為人類生存以及社會運作的最基礎的基礎設施,像空氣一樣。即便是你反對犯罪,也不希望政府掌握一個權力,決定是否給犯罪提供空氣。打擊犯罪不應該以破壞金融基礎協議為成本,金融協議具有更基礎的生態位置。

在這個方向上,整個行業的進展最為顯著。但計算和存儲則明顯遇到了瓶頸,行業被困在三難問題上了,能運行的應用主要還是 DeFi 這種用戶願意支付較高交易成本的應用。

基於區塊鏈的基礎服務

如果區塊鏈受限於三難問題,很難把複雜的 Software 直接鏈化,那換個思路,我們只是依賴區塊鏈來實現 Permissionless 是否可以?現在的 Layer2,模塊化,鏈下計算等方案都屬於這個方向探索。這個方向上有幾種模式:

1. 將區塊鏈作為全局 Event Bus

這個我在前面一篇 <Based Booster Rollup 的背景,實踐和展望>  的文章中詳述過這個思路。Rooch 也是這個方向上的實踐,將 Bitcoin 作為全局的 Event Bus,然後提供可編程的智能合約環境,開發者可以基於 Bitcoin 上的用戶,數據和資產啟動應用。

2. 將區塊鏈作為全局註冊表

比如前面提到的去中心化 Git Service,它可以把鏈作為一個註冊表,登記倉庫的所有權以及提供倉庫名字服務,但其他的都可以完全通過 P2P 網絡來實現。

還有 Mastodon,Nostr 等協議,也都可以通過把鏈作為註冊表,來實現用戶賬戶和數據的遷移。

3. 應用後端智能合約化

市面上已經有了很多種智能合約編程語言以及虛擬機方案,Solidity,Move,WASM 等,已經有點像 Web2 開始的時候各種動態頁面編程技術(PHP,JSP,ASP)湧現的時候了。如果提供一種 Crypto 支付的,高性能的智能合約平臺,Free Software 直接將自己智能合約化,即可實現 Free Service。

4. 和鏈結合的 P2P 網絡

鏈的提供的金融基礎設施可以讓 P2P 網絡上的應用構建商業模式。如果未來我們的應用都需要配合一個 AI agent,大多數應用應該會是這種模式。

價值捕獲與商業模式

Free Software 幾乎沒有辦法構建付費和商業模式,所以主要依賴捐助,也導致用戶以為 Free Service 就是免費軟件。而 Crypto/ 區塊鏈先解決了支付和金融的問題,也同時摸索出了交易費(Gas 費)模式,它是一種新型的徹底的按需付費的商業模式。

這種模式下是用戶按需付費,開發者只有開發和部署成本,沒有服務器運維成本。而對用戶來說,如果 Gas 費足夠低,他使用軟件的成本要遠低於當前的按月付費訂閱模式。

當然這裡也有個問題,用戶的 Gas 是支付給鏈的,並沒有支付給應用,應用需要再設計額外的計費模式來獲取收益,但如果鏈提供 Gas 分成模式,用戶支付的一部分 Gas 分給應用,應用就自然實現了完全的按需付費。這也是為什麼當前的應用多以 DeFi 為主的原因,因為 DeFi 很容易在應用中設置付費點,但其他應用就比較困難。Rooch 會在這個方向上進行嘗試,分 30% 的 Gas 費給合約開發者。

互聯網中的廣告模式也可以在鏈上重現,可以叫做引用(Reference)分成模式。互聯網廣告的目標是引流,將用戶從一個應用引導到另外一個應用。而鏈上可以更近一步,讓用戶直接在另外一個入口應用中使用目標應用,這得益於鏈上應用天然提供的可組合性。而這一點當前還沒發揮出來,是因為缺少一套引用激勵,所以很多項目寧願複製一個項目,也不願直接組合。比如 Uniswap 可以直接在入口方法中提供一個 Reference 地址,應用開發者可以在自己的應用中嵌入 Uniswap 組件,Reference 地址填寫自己的地址,就可以獲取到交易費分成。也希望有更多的協議來一起探索這種模式。

總結

Bitcoin 從誕生以來,從電子現金到數字黃金,不同的階段,大家對它有不同的期待。但它的終點絕對不是作為 ETF 或者央行儲備被豢養起來,也不是實現一幣一別墅讓持有者發財,而是要開啟一片新大陸,無論是叫 Cryptocurrency,區塊鏈還是 Web3,它的目標都是「自由」。

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Bitcoin 還在衝 80000$,然後還沒寫完就破 90000$ 了。大家沉浸在上漲的愉悅中,但我想說的是隻有 Bitcoin 漲,還遠不是牛市,真正的牛市會有大量新的項目湧現出來,而 Finance 已經一定程度實現了 Free,之後會有哪些新的應用形態會率先 Free?可以一起探索,拭目以待。

借用 RMS 的那句話,我們的目標是 Free Service,而自由沒有一個純粹的數學或者技術解,只是引入經濟博弈可能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多「人」的參與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