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nze
昨晚市場經歷了顯著回調,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美聯儲可能轉向更 “鷹派” 的政策路徑產生擔憂。這種情緒引發了廣泛的拋售,特別是在成長股和科技股中表現尤為明顯。儘管市場反應劇烈,我認為需要更深入地分析當前的宏觀環境及政策動態,避免被短期波動迷惑。
政策解讀:鷹派的表象與內在邏輯
美聯儲釋放的政策信號主要集中在 “降息步伐將放緩” 以及 “更依賴數據” 的表態。鮑威爾明確表示,美聯儲將對未來的經濟數據保持高度敏感,2025 年的降息路徑可能包括三次降息,但不排除暫停或調整節奏的可能性。點陣圖顯示的三次降息,較此前的市場預期略顯保守,市場因此認為美聯儲正試圖傳遞鷹派信號,實際降息可能低於三次。
然而,從大背景細節來看,這種 “鷹派” 更多是表象:
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美國 GDP 增速達到 3.1%(亞特蘭大聯儲 GDP 預測數據),經濟驚喜指數維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顯示經濟活動仍然穩健。
勞動力市場顯現疲軟,失業率自 2023 年 6 月以來上升 0.7%,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有所緩解(參考美聯儲報告中的勞動力緊張度指標)。
核心通脹趨勢趨穩,核心 PCE 通脹率穩定在 3% 左右,雖然並未快速回落,但沒有明顯的重新上行壓力。
昨晚市場大跌的更多原因
市場的下跌不僅源於對美聯儲政策的解讀,還與以下因素相關:
二級市場利率走高的影響,金融條件指數(FCI)在上週略有上行,美債收益率重回半年前高位,抵押貸款利率自 9 月以來上漲 1.5%,抑制了房地產需求等等,但之前特朗普勝選讓風險資產市場對此視若無睹。
市場技術性因素,標普500指數雖然接近歷史高點,但僅 45% 的成分股位於其 50 日均線上方,顯示市場的內部廣度不足。這種 “窄市場” 現象加劇了個股波動性。
資金流向變化,昨晚成交量大幅放大(16 億股交易量遠高於全年平均 12 億股),反映出機構投資者的避險行為,以及對年終資金重新配置的緊迫性(基金 rebalance 一般要減持漲的多的)。
市場的恐慌是否合理?
我認為,昨晚的市場恐慌存在一定的過度反應,儘管年末利好消息少,遇到意外負面變量之前漲勢過多的資產有所下跌是合理的。實際上,美聯儲即便 “鷹派”,也更可能是通過點陣圖釋放 “逐步降息” 的信號,跟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還有十萬八千里。當前,美國經濟顯示出一定的韌性,不過熱也不自由落體。這樣的經濟表現足以支持市場的基本面。
與此同時,市場的拋售更多體現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政策誤讀,而非基本面的惡化。例如,儘管金融條件在過去一週有所收緊,但仍處於寬鬆區間。而市場過度關注短期點陣圖變化,忽視了長期經濟趨勢的重要性,這是需要警惕的。
市場多空觀點分化
市場參與者對利率政策預期解讀分化明顯,但雙方都有各自的充足理由:
鴿派觀點
信用卡拖欠率上升顯示消費者財務壓力加劇。
商業地產(CRE)到期債務問題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中國經濟通縮風險,對全球經濟形成下行壓力。
鷹派觀點
實際經濟增長依然強勁,短期內無明顯衰退信號。
核心通脹穩定在 3%,財政赤字高企加劇長期通脹壓力。
金融條件如果逐步寬鬆可能重新點燃通脹。
風險與機會並存
我認為,當前市場的下跌為投資者提供了思考的契機。從風險的角度來看,確實可能帶來以下幾個挑戰,比如通脹反彈的可能性、高財政赤字的隱患、DOGE 大裁員可能帶來的動盪、特朗普 1 月正式就職以後賣事實等等,當然這裡要注意長短期影響的問題,前兩個是長期問題,是幾個月的數據才能佐證的問題,後兩個則是短期影響,甚至可能未必會落地。
從機會的角度看,市場大跌也意味著部分風險資產的機會。
例如:
生物技術、再工業化等概念股因其較長久期特性,有望在相對低利率環境中受益。
此外,成長股的中長期邏輯並未因短期波動而改變。
固收方面:10Y 超過 4.5% 之後繼續上升空間不大。
數字貨幣方面:MSTR 和美國機構的買盤暫歇,但 1 月以後應該勢頭會重新回來。
投資者可以在波動中尋找有建倉機會。
我的觀點
最後,我認為當前的宏觀環境仍不支持大規模減倉,因為影響美股的更多是企業、經濟基本面而不是利率。如 NVIDIA 近期回調,但其基本面支撐依舊清晰(如數據中心、人工智能需求的長期增長)。尤其是 2025 年 CES、財報及技術大會(GTC)將繼續為其提供催化劑。
從長遠來看,美聯儲的政策路徑將是漸進而謹慎的,面對短期波動,投資者需要保持理性,關注經濟基本面,而不是被點陣圖或市場情緒所驅動。
風險雖然存在,但正如鮑威爾曾指出的,“金融條件的持續性變化才是政策關注的核心”。因此,我將繼續保持對風險資產的適度樂觀態度,並在短期波動中尋找長期價值。
昨晚市場經歷了顯著回調,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美聯儲可能轉向更 “鷹派” 的政策路徑產生擔憂。這種情緒引發了廣泛的拋售,特別是在成長股和科技股中表現尤為明顯。儘管市場反應劇烈,我認為需要更深入地分析當前的宏觀環境及政策動態,避免被短期波動迷惑。
政策解讀:鷹派的表象與內在邏輯
美聯儲釋放的政策信號主要集中在 “降息步伐將放緩” 以及 “更依賴數據” 的表態。鮑威爾明確表示,美聯儲將對未來的經濟數據保持高度敏感,2025 年的降息路徑可能包括三次降息,但不排除暫停或調整節奏的可能性。點陣圖顯示的三次降息,較此前的市場預期略顯保守,市場因此認為美聯儲正試圖傳遞鷹派信號,實際降息可能低於三次。
然而,從大背景細節來看,這種 “鷹派” 更多是表象:
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美國 GDP 增速達到 3.1%(亞特蘭大聯儲 GDP 預測數據),經濟驚喜指數維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顯示經濟活動仍然穩健。
勞動力市場顯現疲軟,失業率自 2023 年 6 月以來上升 0.7%,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有所緩解(參考美聯儲報告中的勞動力緊張度指標)。
核心通脹趨勢趨穩,核心 PCE 通脹率穩定在 3% 左右,雖然並未快速回落,但沒有明顯的重新上行壓力。
昨晚市場大跌的更多原因
市場的下跌不僅源於對美聯儲政策的解讀,還與以下因素相關:
二級市場利率走高的影響,金融條件指數(FCI)在上週略有上行,美債收益率重回半年前高位,抵押貸款利率自 9 月以來上漲 1.5%,抑制了房地產需求等等,但之前特朗普勝選讓風險資產市場對此視若無睹。
市場技術性因素,標普500指數雖然接近歷史高點,但僅 45% 的成分股位於其 50 日均線上方,顯示市場的內部廣度不足。這種 “窄市場” 現象加劇了個股波動性。
資金流向變化,昨晚成交量大幅放大(16 億股交易量遠高於全年平均 12 億股),反映出機構投資者的避險行為,以及對年終資金重新配置的緊迫性(基金 rebalance 一般要減持漲的多的)。
市場的恐慌是否合理?
我認為,昨晚的市場恐慌存在一定的過度反應,儘管年末利好消息少,遇到意外負面變量之前漲勢過多的資產有所下跌是合理的。實際上,美聯儲即便 “鷹派”,也更可能是通過點陣圖釋放 “逐步降息” 的信號,跟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還有十萬八千里。當前,美國經濟顯示出一定的韌性,不過熱也不自由落體。這樣的經濟表現足以支持市場的基本面。
與此同時,市場的拋售更多體現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政策誤讀,而非基本面的惡化。例如,儘管金融條件在過去一週有所收緊,但仍處於寬鬆區間。而市場過度關注短期點陣圖變化,忽視了長期經濟趨勢的重要性,這是需要警惕的。
市場多空觀點分化
市場參與者對利率政策預期解讀分化明顯,但雙方都有各自的充足理由:
鴿派觀點
信用卡拖欠率上升顯示消費者財務壓力加劇。
商業地產(CRE)到期債務問題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中國經濟通縮風險,對全球經濟形成下行壓力。
鷹派觀點
實際經濟增長依然強勁,短期內無明顯衰退信號。
核心通脹穩定在 3%,財政赤字高企加劇長期通脹壓力。
金融條件如果逐步寬鬆可能重新點燃通脹。
風險與機會並存
我認為,當前市場的下跌為投資者提供了思考的契機。從風險的角度來看,確實可能帶來以下幾個挑戰,比如通脹反彈的可能性、高財政赤字的隱患、DOGE 大裁員可能帶來的動盪、特朗普 1 月正式就職以後賣事實等等,當然這裡要注意長短期影響的問題,前兩個是長期問題,是幾個月的數據才能佐證的問題,後兩個則是短期影響,甚至可能未必會落地。
從機會的角度看,市場大跌也意味著部分風險資產的機會。
例如:
生物技術、再工業化等概念股因其較長久期特性,有望在相對低利率環境中受益。
此外,成長股的中長期邏輯並未因短期波動而改變。
固收方面:10Y 超過 4.5% 之後繼續上升空間不大。
數字貨幣方面:MSTR 和美國機構的買盤暫歇,但 1 月以後應該勢頭會重新回來。
投資者可以在波動中尋找有建倉機會。
我的觀點
最後,我認為當前的宏觀環境仍不支持大規模減倉,因為影響美股的更多是企業、經濟基本面而不是利率。如 NVIDIA 近期回調,但其基本面支撐依舊清晰(如數據中心、人工智能需求的長期增長)。尤其是 2025 年 CES、財報及技術大會(GTC)將繼續為其提供催化劑。
從長遠來看,美聯儲的政策路徑將是漸進而謹慎的,面對短期波動,投資者需要保持理性,關注經濟基本面,而不是被點陣圖或市場情緒所驅動。
風險雖然存在,但正如鮑威爾曾指出的,“金融條件的持續性變化才是政策關注的核心”。因此,我將繼續保持對風險資產的適度樂觀態度,並在短期波動中尋找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