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nt Ventures
1.引言
Hyperliquid可謂是近期加密市場除了AI和Meme之外最大的亮點,不接受VC投資、將70%的代幣分配給社區並將全部收入返還給平臺用戶的策略,引發市場的關注,其收入直接回購HYPE的策略使得HYPE的流通市值迅速超過UNI躋身加密貨幣前25,同時也使得其平臺業務數據全線飆漲。
本文旨在描述Hyperliquid發展的現狀,分析其經濟模型,並對當前HYPE的估值進行分析,對“HYPE到底貴不貴”這個問題給出一個答案。
本文為筆者截至發表時的階段性思考,未來可能發生改變,且觀點具有極強的主觀性,亦可能存在事實、數據、推理邏輯的錯誤,歡迎同業與讀者的批評和進一步探討,但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中相當部分內容參考了ASXN在9月份發佈的Hyperliquid研報,這也是筆者讀過的最全面深入的Hyperliquid研報,如果讀者想了解更多關於Hyperliquid的機制細節可以參考此篇研報。
以下為正文部分。
2.Hyperliquid的業務速覽
Hyperliquid當前的業務主要包括2部分:衍生品交易所、現貨交易所。他們未來還計劃推出通用的EVM——HyperEVM。
2.1 衍生品交易所
衍生品交易所是Hyperliquid第一個上線的產品,是Hyperliquid的旗艦產品,在其整個產品生態中處於核心地位。
在衍生品的核心產品機制層面,Hyperliquid並沒有因為鏈上性能瓶頸而採用其他創新的產品邏輯(如GMX、SNX等),而是仍然選擇了中央限價訂單簿(Central Limit Order Book,CLOB)這種被全球各種交易所最廣泛使用,同時也是所有交易用戶、做市商最為熟悉的機制,並在性能方面下工夫。
他們構建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運行在Hyperliquid L1上,這是一個由共識層HyperBFT和執行層RustVM構成的PoS鏈。
HyperBFT是Hyperliquid團隊在Meta 前區塊鏈團隊開發的 LibraBFT 的基礎上做修改的共識算法,最高可以支持200萬的TPS。在底層的強大性能支持下,Hyperliquid將訂單簿和清算所等衍生品交易所的核心組件都上鍊,最終形成了其去中心化的衍生品交易所架構。
對於終端用戶而言,Hyperliquid的體驗與Binance等中心化交易所幾乎完全一致,不只在交易體驗和產品結構層面,在交易費率和折扣規則等方面也同樣如此。和中心化交易所唯一的區別, 在於Hyperliquid無需KYC。
在交易產品之外,Hyperliquid從產品建立初始就提供了Vault的功能,Vault類似中心化交易所裡的“跟單”,所有人都可以將資金投入到任意Vault中,由Vault主理人進行投資,獲得收益中會有10%分配給Vault主理人,同時為了保持利益一致性,主理人需要保證至少持有Vault 5%的份額。
不過從目前的TVL來看,95%的TVL都在官方的Vault HLP中。
與一般Vault不同的是,HLP因為是官方的Vault,事實上充當了平臺上相當多交易的對手方的角色,所以HLP可以獲得平臺各類費用(交易手續費、資金費、清算費)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HLP與GMX的GLP相對類似,區別在於:GLP充當平臺一切交易的對手方,其策略是被動且公開的;而HLP的策略則是非公開的,用戶交易的對手方可能是HLP也可能是其他用戶,同時HLP的策略也可以隨時調整。
從23年7月上線以來,HLP幾乎一直持有淨空頭寸,為散戶交易提供流動性,在長期的牛市中以淨空頭寸保持盈利,目前TVL3.5億美元,PNL為5000萬美元。從HLP總體的PNL曲線和3個策略地址的PNL來看,Hyperliquid團隊在使用手續費來維持其HLP相對正向的APR。
從交易量和持倉量來看,Hyperliquid發展迅速,最近兩個月尤其如此。隨著 $HYPE空投和價格的持續上漲,平臺的各項數據也都在12月17-20日之間達到高點。
在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場領域內,從交易量來看,Hyperliquid自今年6月就佔據了領先地位,最近2個月其他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與Hyperliquid的差距進一步變大,目前已經有了數量級的差距。
從估值以及交易量來看,目前Hyperliquid更加合適的可比對象是中心化交易所。
Hyperliquid近期數據有明顯下降(最高單日交易量104億美金,最近幾日交易量不足50億美金),不過其持倉量仍有Binance的10%,交易量則有Binance的6%;持倉和交易量也大概相當於Bitget和Bybit15%的水平。在其熱度最高時(12月17-20日),Hyperliquid的持倉量可以達到Binance的12%,交易量達到Binance的9%;持倉量和交易量數據都接近Bybit和Bitget的20%。
總體而言,Hyperliquid的衍生品交易所發展迅速,在去中心衍生品交易所領域內已經有了比較鞏固的領先優勢,與領先的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其差距也已經縮小到10倍以內。
2.2 現貨交易所
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所同樣為訂單簿形態,在產品架構、費用標準方面,與衍生品交易所都一致。
目前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所只上線符合HIP-1標準的Hyperliquid的原生資產,不上線其他鏈的代幣。
HIP-1(去中心化上幣)
HIP-1類似ERC-20或者SPL-20,是Hyperliquid網絡的代幣標準。不過與ERC-20和SPL-20不同的是,創建一個HIP-1的代幣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因為HIP-1代幣的成功創建,也意味著可以在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所上架資格。
Hyperliquid的HIP-1以荷蘭拍的方式公開進行,具體而言:
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競拍,競拍的初始價格為上次競拍成交價格的2倍,並在31小時內線性地持續下降至10000U(該值可調,此前更低,近期調整為10000U),第一個成功出價的開發者即可獲得一個創建TICKER的資格,這個TICKER可以在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所上市,競拍金額以USDC 支付。
最近的競拍及成交價格:
其中值得關注的已經創建的Ticker有(按照拍賣金額降序):
GOD:Pantera投資的遊戲
CREAM:被黑客困擾的老牌借貸項目Cream,Machibigbrother關聯項目
ANIME:是Azuki的token ticker,傳聞是AZUKI團隊拍得,不過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MON:遊戲Pixelmoon發行方
SWELL:以太坊生態的質押&再質押協議
RIFT:基於Virtual的遊戲協議J3ff
GAME:傳聞為基於Virtual的GAME拍得,不過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ANZ:base鏈的穩定幣協議
SOVRN:即以前的BreederDAO(上週期a16z和Delphi投資的遊戲資產平臺),即將在Hyperliquid發佈遊戲
FARM:Hyperliquid原生的AI寵物遊戲,通過Hyperfun平臺發射
ETHC:Machibigbrother關聯挖礦項目
SOLV:比特幣生態質押協議,有BN labs投資,目前尚未發幣。
SOLV可以大致看做HIP-1拍賣的一個分界點,此前大體為meme和域名邏輯,ticker多有象徵意義,炒作重點是生態內的唯一性。
而SOLV之後,則大多是項目方來搶佔生態位&上幣資格,價格也逐步走高,最高的GOD拍出了近100萬美元。項目方向以泛娛樂為主,遊戲、NFT佔大部分,但也有DeFi項目如Solv、Swell和Cream等。
另外可以看到,作為一個交易所,Hyperliquid最近一個月的現貨“上幣費”穩定在10萬美金以上,這與目前一些二線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幣費已經比較接近。
通過HIP1,Hyperliquid具備了公開的“去中心化上幣”的機制,支付的上幣費用由市場參與者自行決定,不會遇到中心化交易所上幣問題,另一方面,收取的上幣費會被用作HYPE回購銷燬,也有利於HYPE的價格表現以及估值指標。
HIP-2(Hyperliquid的AMM)
由於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以訂單簿的形式運作,對於新幣而言,其流動性很難保證,Hyperliquid提出了HIP-2,來解決通過HIP1所創建代幣的初始流動性問題。
簡單而言,HIP2提供了一套自動做市系統,允許開發者自動做市通過HIP-1生成的代幣,做市邏輯為區間內線性做市,開發者指定做市區間的價格上下限,以及買賣分界點。系統自動以每0.3%的價格變動為一個格子,在區間內自動做市。
下圖是一個使用HIP-2的訂單簿,及其參數設置:
HIP-2推出之後,諸多新創建的Hyperliquid生態代幣都選擇使用這套Hyperliquid的AMM機制。目前HIP-2總USDC量已經超過2500萬美元。
Hyperliquid的最近30日日均現貨交易量4億美金左右,在DEX中居前十,與Curve、Lifinity以及Orca的交易量比較相近。
2.3 HyperEVM
HyperEVM目前尚未上線。在Hyperliquid的官方文檔中,將當前衍生品和現貨交易所運行的RustVM稱為Hyperliquid L1,將HyperEVM稱為EVM。根據其官方文檔中的定義,HyperEVM並不是一條獨立的鏈:
Hyperliquid L1 具有一個通用 EVM 作為區塊鏈狀態的一部分。重要的是,HyperEVM 不是一個獨立的鏈,而是與 L1 的其他部分一樣,由相同的 HyperBFT 共識機制來保障安全。這使得 EVM 能夠直接與 L1 的本地組件交互,例如現貨和永續訂單簿。
ASXN報告用下圖描述Hyperliquid的架構:
Hyperliquid在一個共識層(HyperBFT)上搭載兩套執行層(RustVM和HyperEVM),其合約和現貨的核心功能搭載在RustVM上,而RustVM也將專注於這兩個核心dAPP,其餘的dAPP則搭載在HyperEVM之上。
而關於HyperEVM,根據團隊的文檔我們知道:
- 與Hyperliquid目前現貨和交易所所在的RustVM不同,HyperEVM是免許可的,意味著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在其上開發應用、發行資產(FT或NFT)
- HyperEVM與Hyperliquid的L1具有互操作性,如L1的預言機就可以供HyperEVM使用,同時部分幣種的轉賬也可以在兩個VM之間互通。(無法全部互通,因為L1上的資產是“許可”的,只包含USDC和通過HIP-1生成的資產,而HyperEVM的資產要多的多)
- HyperEVM將會使用Hyperliquid的原生代幣 $HYPE 作為Gas,而Hyperliquid目前的L1並不需要用戶支付Gas。
筆者此前並未見過加密世界中有類似的產品架構,我們也尚不清楚在目前的架構下,類似以太坊網絡上DeFi可組合性的典型案例“將ETH存入Lido獲得stETH,再將stETH存入Aave借出USDC,然後使用USDC買入Meme token PEPE”在HyperEVM和Hyperliquid L1上到底如何實現(這可能是界定到底是一條鏈還是兩條鏈的標準),不過在筆者目前的理解中,HyperEVM與Hyperliquid L1的關係可能更加類似“具備一定互操作性的L2與L1”的關係,或者中心化交易所與其交易所EVM鏈(如Binance與BNB Chain 或 Coinbase與Base Chain的關係)
目前HyperEVM測試網已經正常運行中,已經有不少驗證者開始參與HyperEVM的測試網驗證,比較出名的包括Chorus One、Figment、B Harvest、Nansen等。
由於RustVM並不開放給所有開發者,目前基於Hyperliquid的RustVM開發的應用較少,多為交易輔助工具:
如Telegram交易機器人Hyperfun(代幣HFUN)、Telegram社交交易機器人pvp.trade、交易終端tealstreet和Insilico,以及衍生品交易聚合器Ragetrade等。
而HyperEVM向全部開發者開放,計劃在HyperEVM上發佈的項目眾多,除了我們上文提到的部分成功獲得HIP-1代幣的項目之外,下圖和Hypurr.co 網站都列出了相當的部分。
HyperEVM具體機制以及與Hyperliquid L1的關係,我們仍需等待其正式上線才見分曉。目前官方尚沒有給出HyperEVM的計劃上線時間。
小結:Hyperliquid目前的整體商業定位與頭部交易集團類似,其核心業務為交易+L1運營,已經成為各大交易集團的直接競品。雖然商業模式一致,但與現有頭部交易集團相比,Hyperliquid不同的是其選擇在鏈上構建其交易業務,相比需要許可且數據不透明的CEX,Hyperliquid的交易平臺的優勢在於無許可性的訪問(無需KYC)、業務數據透明可驗證,更好的可組合性,以及更低的綜合運營成本,這也讓其有能力將收入和利潤更多地輸送給其代幣HYPE。
3. Hyperliquid團隊、代幣經濟模型和估值
3.1 團隊
Hyperliquid有兩位聯合創始人Jeff Yan 和 iliensinc,他們是哈佛大學的校友,在進入加密行業之前,Jeff在谷歌和哈德遜河交易公司工作過。Hyperliquid團隊相當精簡,根據ASXN9月的報告,團隊成員共10人,其中5人是工程師,對於一個日交易量破百億的衍生品交易所而言尤為如此。
從Hyperliquid團隊目前構建的整個產品的過程,尤其是他們堅持自有資金研發、自建高性能鏈實現完全的鏈上訂單簿以及極具創新性的HIP-1來看,團隊儘管人員精簡,其總是基於第一性原理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人印象深刻。
3.2 $HYPE 經濟模型
$HYPE 總量為 10 億枚,於2024年11月29日正式發佈,由於沒有融資所以沒有投資人份額,具體分配如下:
- 31.0% 創世分配,按照積分數量空投給了Hyperliquid的早期用戶,完全流通。
- 38.888% 用於未來排放和社區獎勵
- 23.8% 分配給團隊,鎖定1年後開始釋放,大部分在 2027-2028 年之間完成釋放,部分將在 2028 年之後繼續釋放
- 6.0% Hyper Foundation
- 0.3% community grants
- 0.012% HIP-2
團隊和社區總體按照3:7的比例分配。當前持幣地址情況如下:
除去社區地址、團隊地址和基金會地址之外,目前持幣最多的地址是援助基金(Assistance Fund,下文用AF代替),共持有HYPE總量的1.16%,流通量的3.74%。
目前,Hyperliquid全生態中涉及到收費的部分有兩部分:交易費用和HIP-1拍賣費用。交易費用包括現貨和合約的交易手續費、合約資金費、合約清算手續費。由於Hyperliquid L1並不向用戶收取Gas費,HyperEVM也尚未上線,所以Hyperliquid目前的收入並不包含交易gas費。
根據團隊在文檔中的說法:
On most other protocols, the team or insiders are the main beneficiaries of fees. On Hyperliquid, fees are entirely directed to the community (HLP and the assistance fund). For security, the assistance fund holds a majority of its assets in HYPE, which is the most liquid native asset on the Hyperliquid L1.
在大多數其他協議中,團隊或內部人士是費用的主要受益者。在 Hyperliquid, 費用完全歸於社區(HLP 和援助基金)。援助基金將其大部分資產持有在 HYPE,因為這是 Hyperliquid L上最流動的原生資產。
所有的費用全部歸屬於HLP和AF。不過團隊並沒有明確告知費用在HLP和AF之間的比例。
不過好在Hyperliquid L1的數據都是公開可查的,根據 @stevenyuntcap的推測邏輯,截止12月初的數據,Hyperliquid自上線以來,累計補貼HLP 4400萬美元,而初始AF用於購買HYPE的資金為5200萬美元,可以得出Hyperliquid自從上線至12月初的累計收入為9600萬美元,即協議總收入在HLP和AF的分配比例為46%:54%。(另外,我們也可以用這段時間Hyperliquid累計的交易量4280億美元,來折算出Hyperliquid協議的平均合約費率為0.0225%左右)。
由於目前AF的USDC全部回購了HPYE,所以我們可以簡化為,Hyperliquid此期間的永續合約交易收入的46%分配給了供給端(HLP持有人),54%用於回購 $HYPE代幣。
當然,除了永續合約交易費用之外,Hyperliquid此後還有兩部分收入會使得HYPE持有人受益:來自HIP-1的拍賣費用以及現貨交易手續費中USDC的部分,目前這兩部分收入同樣全部進入AF對HYPE進行回購(另外也包含HYPE-USDC現貨交易手續費中的HYPE部分,該部分目前直接銷燬,累計銷燬HYPE數量11萬枚)。
目前AF的策略仍然是定期將積累的全部USDC購買為HYPE,因而我們可以簡化的根據AF USDC流入數據來跟蹤Hyperliquid的利潤情況,以及對HYPE的回購力度。根據hyperdata.info 的數據,目前AF累計USDC流入超過7700萬美元,最近一個月超過2500萬美元,日均回購約100萬美元的HYPE。
2024年12月30日,Hyperliquid正式上線了HYPE質押功能,目前的HYPE質押的收益率大概在2.5%左右,這部分收益僅包括固定的PoS共識層收益,其收益率共識參考了以太坊共識層的收益率共識(收益率與質押HYPE數量的平方成反比),目前除了團隊和基金會的3億枚代幣之外,也有接近3000萬的用戶代幣參與了質押。
展望未來,HYPE的經濟模型未來仍有不少的調整可能,如:
- HyperEVM上線,
- $HYPE 用作HyperEVM的gas
- 執行層收益分配給HYPE質押者(目前的HYPE質押收益只包括)
- 手續費再分配給$HYPE 持有人
- $HYPE質押手續費打折
3.3 估值
下面我們將探討以下2種對Hyperliquid的估值框架,在開始之前,需要指出的是:
- Hyperliquid本身的數據變動極大–其市值、TVL、收入、用戶數據等,最近1個月都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漲幅,而後又有50%的回撤,其本身指標變動的劇烈程度,都遠勝於我們下列所列的估值指標所顯示的對比。以下的估值框架更合適用作長期的估值參考。
- HYPE價格目前是Hyperliquid最大的基本面,其各項數據的飆漲,更多的是HYPE價格上升的結果,而不是“因為Hyperliquid有了這麼好的數據,才有了這樣的價格”。
框架1: 對比BNB
Hyperliquid最主要的Thesis是messari提出的“鏈上binance”:
這種類比總體比較合理,可能確實也是一個較好的框架,Binance/BNB確實可能是最適合的Hyperliquid/HYPE比較對象
- Hyperliquid的核心業務是衍生品和現貨交易所,這與Binance所對應的主營業務一致;
- HyperEVM則可與BNBChain對比,儘管HyperEVM尚未上線,但根據目前的設計,HYPE和BNB都可以用作EVM鏈的Gas,都可以質押獲得收益;
- HYPE和BNB都可以直接從平臺交易手續費中獲益;
下面,我們就按照Hyperliquid架構分為衍生品交易所、現貨交易所、EVM來與Binance做對比。
- 衍生品交易所:
上文我們提到,近期Hyperliquid的持倉量和交易量等數據,都在Binance對應數據的10%左右,因而我們粗略認為在衍生品交易所模塊,HYPE = 10% BNB。
- 現貨交易所:
Hyperliquid的近三十日日均現貨交易量在4億美元左右,而Binance刨除免手續費的FDUSD交易對後,現貨日均交易量260億美元左右,HYPE = 1.5%BNB。
- EVM:
按照上文的邏輯,我們認為HyperEVM與Hyperliquid L1的關係更加類似Binance交易所 與 BNBChain的關係。
HyperEVM還沒上線,我們無法確認有多少TVL會從RustVM遷移到HyperEVM,但是從產品架構和對應體驗來看,總體邏輯仍然是基於交易所現有用戶做遷移,我們列出Binance和Coinbase的數據,再考慮到市場對Hype較為火熱的市場情緒,我們假設10%的Exchange TVL會遷移到鏈上(仍然樂觀,不過目前絕大部分使用TVL估值的文章都假設100%的Hyperliquid TVL會遷移到HyperEVM)。 按此計算,HYPE = 3%BNB。
- 經濟模型
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到,HYPE與BNB經濟模型的不同。
從上文對HYPE經濟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HYPE將平臺毛利潤的54%,淨利潤的100%都轉化為了對HYPE的回購或者銷燬。
BNB此前都是按照白皮書將Binance交易所淨利潤的20%用於回購BNB,在2021年回購銷燬與平臺淨利潤脫鉤之後,我們無從得知Binance對BNB的淨利潤賦能比例,不過從銷燬數據的變動趨勢以及Binance在同時間內的市場地位來看,淨利潤銷燬的比例大概維持在類似的水準。
從(對持幣者的)經濟模型來看,HYPE顯著優於BNB。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Hyperliquid目前收入中流向HYPE代幣的比例為54%,這個值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因為機制原因,HLP在2023年7月至今BTC漲幅超過200%的牛市中,一直以USDC為抵押物持有了大量的加密貨幣空頭頭寸,儘管HLP本身的策略得當,難得的保持了盈虧平衡,但是仍然需要付出年化30%以上的APR用於留住HLP內資金。
在未來隨著行情逐步見頂,但加密用戶總體作為衍生品的淨多頭的趨勢不會改變,HLP本身的策略收益在震盪市和熊市中升高的概率提高(從GMX的GLP以及GNS的Vault歷史收益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趨勢),Hyperliquid可能無需付出這麼大比例的收入作為租金支付給HLP,Hyperliquid的淨利率仍然有望進一步提高。
談到淨利率,我們無從得知Binance的淨利率具體如何,不過我們可以從上市公司Coinbase的報告中對中心化交易所的運營成本窺探一二。
可以看到,2023年Coinbase的運營費用(研發、管理、銷售費用以及轉賬費用)平均每季度在6億美金以上,這基本相當於全部的營收,淨利率接近0;在2024年隨著行情爆發,其淨利率有了不少的好轉,但淨利率仍不足30%。
從以上的數字對比,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Hyperliquid的淨利率(經濟模型)相對中心化交易的優勢。我們也可以從一個具體的事件:上幣問題的處理來具體看這種優勢。
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幣,通常有一個專門的上幣團隊來負責。他們需要跟蹤市場熱點,與各個項目團隊進行談判,從而收取上幣費用和/或項目Token,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支付上幣團隊不菲的工資和提成,同時還需要支付監控處理上幣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問題的內控團隊的工資。
而Hyperliquid的上幣流程HIP-1如前所述,靠預先定好的代碼自動運行,新上幣的運營成本無限趨近於0,使得其收入的“上幣費”可以完全分配流向 HYPE持有人。
綜上所述,在2024年12月底的現在,我們有如下對比:
衍生品交易:HYPE = 10% BNB
現貨交易:HYPE = 1.5% BNB
EVM(預估): HYPE = 3% BNB
經濟模型:HYPE顯著優於BNB
流通市值:HYPE = 9% BNB
全流通市值:HYPE = 27% BNB
衍生品交易是Hyperliquid目前最主要的業務,在估值對比中應該具備比較高的權重。在筆者看來,HYPE目前的市值雖然談不上便宜,但也並不算貴。
框架2: PS
HYPE有代幣回購和銷燬機制,都直接作用於HYPE代幣,可以使用PS指標來進行估值,具體如下:
- 合約交易費用:
我們按照平均0.0225%的平均合約交易費用,以及利潤在HLP和AF之間以46:54分配來做預估。
最近一個月Hyperliquid合約收入=1547億美元*0.0225% = 3480萬美元,其中約54%進入AF用於回購HYPE,回購HYPE金額=1879萬美元,對應年化淨利潤為2.255億美元。
- HIP-1拍賣費:
最近一個月收入610萬美元,以HLP和AF46:54的分配比例,該部分對應年化淨利潤為3950萬美元。
- 現貨交易手續費:
Hyperliquid的現貨交易手續費的費用標準與合約交易相同,手續費中的USDC部分的分配方式也與合約交易相同,即利潤在HLP和AF之間以46:54分配;現貨交易中其他token的手續費(如HYPE-USDC交易時,HYPE買方支付USDC手續費,HYPE賣方支付HYPE手續費)直接銷燬。
因而現貨交易手續費對HYPE的淨利潤我們需要分兩部分來計算:
HYPE部分:可以直接通過區塊瀏覽器查詢,HYPE代幣TGE剛好30天,銷燬HYPE數量為110490枚,對應年化銷燬1325880枚,以現價計算約為3700萬美元。
USDC部分:最近30天Hyperliquid現貨交易量為115億美元,現貨交易中用於回購HYPE的部分=115億美元*0.0225*54%=139.7萬美元,對應年化淨利潤為1677萬美元。
綜合上述三部分費用,我們按照最近一個月的數據做年化計算,得出作用於回購HYPE的金額為318,770,000美元。
按照流通市值計算,HYPE的P/S為29.4,按照全流通市值來計算,HYPE的P/S為88。
我們列出了一些與Hyperliquid具備一定可比性的加密項目的流通P/S指標:
可以看出,L1的P/S估值顯著高於應用,Hyperliquid的P/S估值顯著低於可比的其他L1。
以上是關於對HYPE估值的兩種框架,需要再次提醒的是:
- Hyperliquid本身的數據變動極大–其市值、TVL、收入、用戶數據等,最近1個月都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漲幅,而後又有50%的回撤,其本身指標變動的劇烈程度,都遠勝於我們下列所列的估值指標所顯示的對比。以上的估值框架更合適用作長期的估值參考。
- HYPE價格目前是Hyperliquid最大的基本面,其各項數據的飆漲,更多的是HYPE價格上升的結果,而不是“因為Hyperliquid有了這麼好的數據,才有了這樣的價格”。
4. 風險
Hyperliquid面臨的風險有如下:
- 資金風險,目前Hyperliquid的全部資金都存儲在其Arbitrum網絡的橋中,該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以及管理全部資金的3/4團隊多籤的安全性顯得至關重要。
- 代碼風險,包括當前L1的風險和HyperEVM的風險。Hyperliquid採用創新的架構和共識,其L1目前不開源的狀態減少了其被攻擊的可能,但隨著Hyperliquid規模和影響力變大,以及HyperEVM的上線,潛在被攻擊/出現代碼漏洞的可能性逐步增多。
- 預言機風險,這是所有衍生品交易所的固有風險。
- 監管引發比較優勢丟失,無需KYC是目前Hyperliquid相對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比較優勢,隨著Hyperliquid規模繼續增長,可能存在來自監管的反洗錢等監管要求。
參考資料:
https://hyperfnd.medium.com/hype-genesis-1830a4dc2e3f
https://newsletter.asxn.xyz/p/hyperliquid-the-hyperoptimized-ord
https://data.asxn.xyz/dashboard/hl-auctions
https://hypurrscan.io/token/0x0d01dc56dcaaca66ad901c959b4011ec
https://www.prestolabs.io/research/hyperliquid-the-hype-begins#4.1-Decentralization
https://x.com/0xak_/status/1871051318267445562
https://x.com/Darrenlautf/status/18699616816711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