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儲備落空 比特幣還能突破15萬美元?

2024年,比特幣以135%的漲幅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然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驚豔表現並不陌生,畢竟在過去十年中,比特幣已8次榮登全球最強資產寶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長期持有比特幣已成為過去十年最佳的躺贏策略。展望2025年,幾乎大部分機構都對2025年的比特幣行情高度樂觀。根據Coindesk報道,CoinShares、Galaxy Digital、VanEck、Bitwise、渣打銀行等8家機構預測,比特幣2025年的目標區間下限為15萬美元。那麼,比特幣是否還能延續2024年的輝煌呢?


筆者認為,比特幣在2025年仍具有創歷史新高的潛力,但對行情的樂觀程度,筆者的看法則有所不同。

眾所周知,大多數機構的樂觀預期,主要建立在比特幣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的佔比將進一步提升的基礎上,而這一預期能夠實現的基礎,則需要特朗普兌現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的承諾。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截至2024年9月,美國的黃金儲備規模為8133.5噸,價值約7000億美元。考慮到比特幣的流通市值約為黃金的十分之一,美國儲備比特幣的理論規模將達到700億美元。即使美國政府已通過執法手段獲得價值約200億美元的比特幣,其理論購買空間仍可達到500億美元。

此外,美國養老金普遍將1%-2%的資金配置於黃金,規模介於4000億至8000億美元之間。然而,養老金對比特幣的配置幾乎為零(規模僅為數億美元)。如果國家層面率先配置比特幣,養老金和大型企業必然會緊隨其後,這將為加密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量。

可以肯定地說,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對加密市場的提振作用,絲毫不亞於比特幣ETF獲批。只要這一目標得以實現,比特幣在2025年突破15萬美元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特朗普要讓比特幣成為國家儲備並非易事。

目前,特朗普快速建立比特幣國家儲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美聯儲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買比特幣,並將其納入資產負債表。這一舉措只需FOMC表決通過,無需國會審批。

二是,特朗普上任後通過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美國財政部動用外匯穩定基金(ESF)直接購買比特幣。

三是,財政部設立政府比特幣專項投資計劃,並明確資金來源(如發行政府債券,或者財政劃撥),然後由國會審批通過後實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美聯儲實現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美聯儲的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涉及政府債券和政府支持證券,幾乎沒有買入黃金的記錄,更不用說買入比特幣這種高波動性資產。

其次,12月2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貨幣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美聯儲無意參與政府囤積比特幣的任何計劃。他強調,這類問題應由國會負責,且美聯儲並未尋求修改現有法律以允許持有比特幣。鮑威爾的表態被外界解讀為對比特幣國家儲備計劃的委婉反對。

設立專項財政投資計劃被認為更具有長期法理支持的方案。然而,動用財政收入涉及預算分配、發行債券涉及政府融資,兩者都需要國會審批。這使得財政計劃的落地變得漫長而又充滿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第二種方式——特朗普通過行政命令指示財政部動用外匯穩定基金(ESF)購買比特幣——在美國總統的職權範圍內是最具可行性的方案。然而,即使這一做法在理論上可行,它仍面臨多重挑戰,尤其是國會的監督和政治風險。

在某種程度上,美聯儲的態度反映了華爾街的立場。讓這些既得利益者通過增加比特幣業務來提升收入是可行的,但要讓他們放棄金融主導權,為比特幣鋪路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如白宮加密主管David Sacks所預測,要讓市場承認比特幣作為主流貨幣的地位,可能需要經歷一場災難性的主權貨幣危機。因此,在鮑威爾發言後,PolyMarket的交易定價顯示,比特幣成為美國國家儲備的概率從2024年12月20日的36%下跌至2025年1月3日的24%。

宏觀上,2025年也是全球資本市場最可能出現黑天鵝的一年。

首先,受通脹反彈和加徵關稅影響,市場普遍下調了美聯儲明年的降息預期,甚至部分華爾街機構已經給出了明年下半年開始加息的預測。因此,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在美聯儲降息的背景下持續走高,近兩年來首次超過聯邦基金利率。這對風險資產的流動性形成了明顯的擠出效應。

其次,在美聯儲縮表的背景下,美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支撐美股和消費市場繁榮的關鍵因素。如果新政府大幅削減政府支出,市場將面臨失去動力支持的風險。

當然,筆者並不認為特朗普的加密新政利好已被市場充分消化。然而,這些利好因素更多地帶來了市場的交易性機會,例如,比特幣波段操作的機會,以及某些加密細分領域的機會(如資產代幣化、AI Agent、DeFi等)。在操作上,筆者傾向於認為比特幣將在2025出現30%到40%的漲幅,對應的目標區間為122000美元-130000美元。因此,在122000美元以上適當減倉也是比較穩健的策略。‍‍‍‍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