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資產炒作拐點已現?泡沫中的路徑選擇與未來可能性

avatar
MarsBit
01-24

2025年伊始,幣圈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狂歡,恍若“大浪淘沙,淘盡黃沙始見金”。你是否在最近的市場波動中,看到了那份久違的“致富快感”?又或者,你已經開始懷疑:這場看似無止境的財富盛宴,真的能持續下去嗎?

“投機如戰場,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句“投資哲學”的話,不僅僅出現在華爾街,也同樣適用於加密市場。試想一下,2021年的meme幣狂潮,2022年NFT的潮起潮落,還有2023年銘文的強勢爆發,2024年AI Agent的財富大戲,似乎一直在為我們上演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資本泡沫”。

正如古人所說:“物極必反”,無論市場如何震盪起伏,我們始終要面對一個真理——泡沫的終結,常常比它的誕生更加迅猛。今天,我們不單單是在討論一個“虛擬資產”,而是在審視一場由熱錢、情緒和科技驅動的現代版“海市蜃樓”。你如果站得夠近,看著泡沫形成,或許會覺得那是個金光閃閃的未來;但如果站得夠遠,看著它爆裂,痛苦的斷層和留下的只是一地的“破碎幻想”——這一切不過是資本市場常態下的一次“洗牌”。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在這場泡沫的狂歡與崩塌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走出一條理性與獲利並行的道路。2025年,或許正是我們從“散戶時代”走向“專業投資者時代”的關鍵節點。在這條路上,有的人成了歷史的贏家,有的人卻終究只能成為市場淘汰的“塵土”。

而你,是準備迎接這場泡沫破滅後的洗禮,還是在泡沫盛宴中趁熱打鐵?

CEX謝幕,鏈上交易登臺:投機的職業德州化

資產

各區塊鏈Dex總交易量

回顧過去,加密市場的CEX(中心化交易所)時代,簡直就像是“街邊散局”——人人都能上場,規則簡單,門檻低,誰都能湊個熱鬧。但隨著去中心化技術的逐步成熟,鏈上交易逐漸登上了舞臺,市場的複雜性和競爭強度,直接升級成了職業級的德州撲克——不是“賭運氣”,而是“拼腦袋”。根據DeFiLlama的數據,現在DEX交易量頻頻創下新高,尤其是Solana,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月交易量突破2000億美元的區塊鏈,這不禁讓人感嘆:鏈上交易,才是這個行業的真正“核心動能”。

職業德州化的交易生態

鏈上交易的複雜性和競爭性,讓它更像一場職業級的德州撲克比賽。新手和老玩家在這裡分工明確,成功的關鍵在於精準的策略和嚴格的風控。以下是鏈上交易生態的三大核心特點:

小資金起步,小市值項目試水

對新手而言,鏈上交易的第一步並非盲目追逐熱門賽道或高市值資產,而是通過小額資金參與小市值項目熟悉市場規則。在這過程中,新手能逐步積累對鏈上環境的感知力。

順風快速積累,逆風及時止損

市場行情有利時,快速擴展自己的Bankroll是職業玩家的常規策略;但一旦遇到rug盤(騙局項目)或連續虧損,頂級玩家會選擇果斷降級操作,降低風險暴露,保留資本應對下一次機會。

經驗替代運氣

鏈上交易的起步階段充滿風險,初期的虧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隨著經驗的累積,職業玩家逐漸掌握市場節奏,通過系統化的分析與策略降低長期虧損的概率。

新手的生存空間急劇壓縮

如今的鏈上市場對新手並不友好,與2021年的牛市和2024年初相比,生態已發生巨大變化:

高風險的meme幣,rug盤橫行

meme幣因其高波動性和強投機性成為新手的第一站,但絕大多數項目上線即巔峰,隨後快速歸零。據AI姨數據顯示,僅2025年初以來,超過90%的新標項目在一天之內歸零。

新手更容易受到KOL反指影響

資產有趣的是,根據Coinwire最新的研究,X平臺上76%的加密貨幣KOL曾經推廣過那些如今已經歸零的meme幣,而且三分之二的項目,已經徹底消失在市場中了。而更讓人咋舌的是,在這377名KOL中,只有1%的推廣項目實現了十倍增長——這幾乎和“中彩票”差不多。剩下的,80%的項目在一週內跌幅達到70%,一個月後,90%的項目跌去80%的價值,而三個月內,86%的代幣直接暴跌超過90%。

尤其是那些擁有20萬粉絲以上的大型KOL,他們推廣的meme幣效果最差。數據顯示,他們推廣的項目,一週後平均虧損39%,三個月後,虧損幅度直接飆升到89%。這些數據讓人不得不問:這些KOL們是在為投資者提供價值,還是在為自己賺流量?顯然,前者的概率要低得多。

從歷史路徑看鏈上炒作的泡沫階段

回顧加密市場的每一輪炒作熱潮,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大多呈現出“初熱—膨脹—泡沫—破裂”的典型週期。每一波熱潮都如同一道閃電,迅速點燃市場,吸引資金流入,但泡沫的積聚往往伴隨著不可避免的風險爆發。

2021年:動物園幣和名人幣的瘋狂

2021年是加密市場的瘋狂年份,特別是meme幣的崛起,將加密市場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Dogecoin(狗狗幣)和Shiba Inu(柴犬幣)等“動物園幣”迅速成為全球投資者的熱議話題。尤其是Dogecoin,它一度在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推特推波助瀾下,市值突破了900億美元,遠超許多傳統企業。這些meme幣的快速上漲背後並沒有實際的技術支撐,僅僅依靠社交媒體和大V的炒作,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者。

然而,隨著模仿者的湧現,大量名人開始站臺發meme幣,bnb生態一個又一個盤子湧現,貔貅盤、交易黑名單屢見不鮮,市場的投機熱情逐漸耗盡,泡沫迅速破裂。

2022年:NFT市場的輪動

NFT市場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經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熱潮,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炒作者的注意。無論是BAYC(無聊猿)這樣的藍籌NFT,還是各種名人和藝術家的合作作品,都在短時間內創造了驚人的市場回報。然而,隨著2022年進入下半年,NFT市場的熱度迅速退卻,泡沫開始顯現。

資產

根據OKX的NFT市場數據,當前NFT的交易量已不及巔峰時期的1/20,市場交易活動的急劇下滑反映了NFT熱潮的退潮。更為驚人的是,超過99%的NFT的價值現已歸零,許多曾經高價出售的NFT項目,如早期的PFP系列和虛擬土地NFT,幾乎全部跌回原點,甚至低於原始的發行價格。那些被認為是“未來藝術品”或“數字珍藏”的NFT,甚至是知名品牌、名人如Nike等發行的NFT資產,隨著市場冷卻,最終淪為投資者的沉沒成本。

這個現象充分暴露了NFT市場的投機性與短期驅動的本質。從最初的“拿住就會輪到你頭上”到如今的“留給你的只有低價拋售”,市場的輪動速度極為迅猛,炒作泡沫的釋放也讓許多投資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許多項目雖有強大的社群和品牌效應,但缺乏實際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的支持,導致最終無法在市場的淘汰賽中存活。

2023年:銘文退潮——泡沫的破裂與清算

銘文(Ordinals),作為比特幣生態中的新興賽道,曾一度成為市場焦點。其初衷是將文本和數據存儲在比特幣鏈上,利用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創造全新的數字資產形態。這個創新的設想迅速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比特幣區塊內的“原生NFT”成為了投資者的新寵。

然而,隨著市場的過度追捧,銘文的真正應用場景始終未能跟上,需求變得過度集中於短期投機。特別是在 Ordi 價格突破90美元之後,銘文市場進入了最瘋狂的幾周。幾乎所有人都在爭相“打銘文”,創作各種形式的資產發行。這個時期的銘文市場,充斥著快速獲利的貪婪氛圍,每一筆鑄造似乎都能帶來暴利,市場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正是這種盲目追逐,導致了泡沫的膨脹。當市場參與者的熱情過度釋放,銘文的價值逐漸偏離了其初衷,投機情緒不斷升溫。最終,市場的供需失衡,流動性迅速枯竭,價格也開始暴跌,Ordi的價格從90美元的巔峰滑落。銘文市場的頂峰,正是在這種“爆發式增長”後的短短几周內悄然形成。

資產

ordi價格已跌破20美元

銘文的退潮標誌著市場泡沫的破裂。投機資金的撤離讓市場失去了支撐,剩下的只是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銘文資產。這一過程,不僅是投資者的財富縮水,更是市場投機情緒的直接反映——泡沫終究難以承載過度的幻想。

銘文市場的崩潰,成了2023年加密市場的一個典型縮影:過度投機、短視狂熱和缺乏深度應用的最終結果,是不可避免的清算。

2024年底至2025年:AI Agent 與 AI meme賽道的興起與高估值泡沫

AI技術在2023年逐漸成為加密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尤其是“AI Agent”項目的崛起。例如,GOAT、Ai16z等AI驅動項目,在短時間內通過社交媒體的爆發式傳播,吸引了大量資本。然而,許多投資者忽視了AI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產品市場匹配度(PMF)以及實際落地能力,導致大量項目雖然敘事強大,但缺乏切實可行的應用場景。

“高位衝AI的,接VC盤就是等死”,這句話道出了AI賽道的泡沫風險。許多AI項目在資本的推動下市值暴漲,但最終的落地效果卻未能與預期相符。以某些AI+DeFi項目為例,雖然它們宣稱通過去中心化算力共享、數據自治等方式改變傳統行業,但其高估值的背後卻缺乏穩健的商業模式和用戶基礎。

曾經,無限APR的DeFi農場一度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然而,最終多數都在無情的市場洗禮中歸零。AI賽道,也未必能逃脫這種命運。隨著資本的瘋狂湧入和市場的過度炒作,許多AI幣的高估值會面臨泡沫破裂的風險。

短期內,我們或許還會看到一波爆發,但中長期來看,許多AI項目可能會像過去的DeFi農場一樣,進入“被遺忘的角落”。但也會有一些協議脫穎而出,成為鏈上經濟的新基石。就像幾年前Aave、Uniswap和Chainlink等協議,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強大的生態系統,成功佔據了加密經濟的核心地位,成為行業的標杆。同樣,AI Agent賽道中,也會有一些優質協議在市場的洗禮中脫穎而出,為未來的區塊鏈世界奠定基礎。

特朗普發幣:鏈上市場的最後狂歡?

資產

吸走市場流動性

$TRUMP短期內吸引了大量資金,但隨之而來的,是其他鏈上項目的資金枯竭。資金分流效應加劇了市場的高風險性。

自從2025年1月18日特朗普宣佈發幣以來,加密市場的震盪程度愈加明顯。根據CoinGecko的數據,AI Agent賽道的總市值從170億美元暴跌至目前的129億美元,跌幅超過24%。

與此同時,TradeView數據顯示,排除比特幣的所有山寨幣市值,也從1.55萬億美元下降至1.44萬億美元,失去了超過700億美元的市值。更令人關注的是,除去加密市場的Top 10項目外,山寨幣的總市值也經歷了劇烈縮水,從3840億美元下跌至3390億美元,下降幅度接近12%。

投機情緒退潮的信號

這一切的背後,是特朗普家族發幣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擾動。初衷可能是通過引入龐大的場外資金來為幣圈注入“確定性”,然而現實卻遠非如此。原本寄希望於通過特朗普幣的發行帶動資金外溢,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的投資者,逐漸意識到,特朗普家族的介入反而攪動了市場的“流動性池”,造成了大規模的資金流出和市場的不確定性。

類似的熱點事件,往往是市場炒作進入尾聲的標誌。歷史上,2022年NFT市場的瘋狂“搶發項目”階段,也是投機情緒見頂的時期。

投資者的突圍策略:從盲目到理性

面對鏈上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摒棄短期思維,從追逐熱點轉向注重長期價值。以下是幾條切實可行的策略:

避免追逐泡沫賽道

對於過熱的meme幣、銘文和高估值AI項目,儘量減少資金暴露,避免成為接盤俠。

專注產品的PMF

在投資前,考察項目是否真正符合市場需求,而非僅靠敘事驅動。

分散投資與風險管理

合理配置資金,避免單一項目失敗對整體資產造成重大影響。

學習鏈上工具,提升認知水平

熟練使用鏈上數據監控工具(如GMGN等),識別莊家行為,規避潛在風險。

及時鎖定收益,控制情緒波動

市場反彈時,不要被貪婪矇蔽,及時鎖定收益,確保資金安全。

特朗普加密命令:鏈上資產的階段性頂部已現?

當前,鏈上資產的炒作熱潮逐漸退卻,市場正在從由敘事驅動的泡沫階段轉向更加冷靜的價值發現期。在這一過程中,投資者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注重長期邏輯和PMF(產品市場契合度)的深入研究。畢竟,只有理性與耐心才能讓我們在風暴過後的新生態中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生存之道。

今天凌晨,特朗普發佈了首個加密貨幣行政命令,進一步明確了美國政府的政策方向。

結合該行政命令來看,當前鏈上資產市場正處於關鍵的“轉折期”,尤其是在穩定幣和去中心化金融領域。雖然這一命令為這些領域提供了一定支持,但也顯現出美國政府在監管方面趨於更加謹慎和規則導向的立場。這種政策上的逐步明確,可能會為市場帶來短期的政策刺激,推動一定程度的上漲。然而,隨著監管框架的逐步完善和工作組的成立,投機性較強的資產(如鏈上meme幣)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因此,筆者認為,當前鏈上資產行情已接近階段性頂部。市場的投機情緒、流動性緊縮、技術瓶頸和監管風險等因素,可能引發泡沫破裂或市場回調。在此背景下,我的交易策略將是適時減倉,鎖定部分利潤,並將關注重點轉向有潛力的低估值項目。我將準備迎接市場震盪,保持靈活性,及時捕捉調整後的投資機會。在嚴格的風險控制下,保持穩健的操作思維,以應對可能的市場波動,併為下一輪可能的機會做好準備。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