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收割」上億美元的總統搖身一變成「傻白甜」?

avatar
ODAILY
02-18

原文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事件速遞

2025 年 2 月 17 日晚,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在 X 上轉發了一條 LIBRA 代幣購買教程,導致該代幣價格短時間內從 0.35 美元衝高至 0.77 美元,隨後又迅速回落至 0.44 美元, 24 小時內振幅超 50% 。這一操作再度引發市場譁然 —— 就在三天前,米萊剛因推廣 LIBRA 代幣後刪除推文,最終導致該幣暴跌 90% 卻聲稱自己「不瞭解項目細節」而飽受爭議。  

行情數據:GMGN

這場始於 2 月 15 日的鬧劇持續發酵:米萊最初高調宣佈推出 LIBRA,稱其將「促進阿根廷經濟增長」,代幣價格隨即飆升,市值一度突破 45 億美元。然而四小時內,LIBRA 暴跌 85% ,市值蒸發超 40 億美元,投資者損失慘重。鏈上數據顯示,項目方關聯錢包在推文發佈前已埋伏資金,並通過拋售套現 1.07 億美元,內幕交易者獲利超 2000 萬美元。

最新進展

總統「反覆橫跳」,市場淪為提線木偶

米萊的「刪推 - 轉發」操作讓 LIBRA 淪為操盤的工具。2 月 15 日刪除推文後,他辯稱「只是分享信息,未參與項目」,但 17 日夜間的轉發行為再次刺激市場投機,被質疑「操縱情緒掩護團隊出貨」。面對輿論壓力,米萊在 17 日電視採訪中堅稱:「虧損者多為中、美投資者,阿根廷人幾乎未受損 …… 我沒有錯,只是需要更謹慎篩選項目。」

「我沒有推廣它,我只是分享了它。」 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在 2 月 17 日的電視採訪中反覆強調這句話,試圖為 LIBRA 代幣暴跌 95% 的醜聞開脫。「我出於善意行動,卻捱了一記耳光。」米萊在鏡頭前自稱「捱了一記耳光」,卻拒絕承認錯誤,搖身一變成了「傻白甜」。

法律戰升級:從阿根廷到美國

2 月 17 日,阿根廷反對黨公民聯盟(ARI)正式向國會提交彈劾動議,指控米萊「濫用職權為私人項目背書」,並要求調查其是否收受 KIP Protocol 利益輸送。同日,阿根廷律師事務所向美國司法部(DOJ)和聯邦調查局(FBI)提起刑事訴訟,指控 LIBRA 團隊涉嫌跨國證券欺詐,要求調查米萊的角色。

美國社區亦展開反擊:此前 Solayer 團隊成員公開稱因 LIBRA 損失超 200 萬美元,並威脅對 KIP Protocol 成員採取「黑客行動」;另有投資者準備發起集體訴訟,指控項目方利用總統影響力「拉高出貨」。

政治信譽崩塌:離職概率飆升

隨著事件發酵,Polymarket 預測平臺上「米萊 2025 年離職」的押注合約交易量突破 2 萬美元,其離職概率從事件前的 5% 攀升至 20% 。

反對黨議員 Leandro Santoro 直言:「這場醜聞讓阿根廷國際形象淪為笑柄。」  

若 Polymarket 預測成真,米萊或成為首個因加密項目垮臺的國家元首。

未來走向

在法律層面,美國 SEC 或介入調查內幕交易,若坐實米萊知情,可能觸發引渡條款;而在政治層面:阿根廷國會將於 2 月 20 日辯論彈劾動議,米萊需向議會提交 LIBRA 事件完整報告。

米萊的總統支持率因通脹緩解仍維持在 47% ,但「反覆無常」的個性正加劇公眾疑慮。他的總統寶座是否牢固,自己是否能從這場加密爭議中全身而退,有待進一步觀察。

結語

從「自由派改革先鋒」到「加密詐騙嫌疑人」,米萊的 48 小時鬧劇暴露了 Meme 幣市場的荒誕本質。正如鏈上數據揭示的真相:在貪婪驅動的加密世界,總統賬號也能成為收割工具。而米萊的辯白——「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是一個鐵桿技術樂觀主義者」—— 或許將成為政客捲入金融泡沫時最蒼白的註腳。

「阿根廷人參與的可能性非常小。」米萊堅持道。但當國家信用淪為投機賭注,誰又能為「去中心化」的代價買單?答案,或許藏在下一個崩盤的 K 線裡。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4
收藏
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