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下一個重大突破:值得關注什麼

avatar
MarsBit
02-22

每隔四年,在比特幣減半後的幾個月內,區塊鏈生態系統都會受到更嚴格的公眾審視。這一階段通常持續一年以上,其背後的驅動力源自基本經濟原理:當某種資產的供應減少,而需求保持不變或上升時,其價值通常會上漲。從歷史來看,這種供給衝擊往往引發由比特幣主導的市場升值,從而吸引更多用戶、開發者、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關注與參與。

在這些減半後的週期裡,區塊鏈行業紛紛展示自身的項目、技術創新及潛在應用。然而,迄今為止,尚未出現任何區塊鏈應用能在特定領域內完全超越現有技術。然而,區塊鏈的核心優勢——不可篡改性、數據透明度以及由私鑰加密實現的用戶資產主權——仍然持續吸引著創新者。這些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無國界支付系統、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帶有鏈上資產記錄的遊戲系統、粉絲與忠誠度通證、透明的資助與慈善發放系統、農業補貼及貸款跟蹤等。

儘管過去的週期已經凸顯了區塊鏈的潛力,但下一個週期將帶來更多新用例的試煉,具體內容如下。

過去減半週期的經驗教訓

2012 年減半後時期凸顯了去中介化、無國界支付系統的潛力。在比特幣誕生之前,受中介控制的支付方式和緩慢的跨境交易是常態——國際匯款需要數天,支票結算同樣遲緩。比特幣展現了一個無縫支付的未來,早期採用者開始追蹤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數量。然而,可擴展性問題和不斷上升的交易成本限制了比特幣的實用性。諷刺的是,許多區塊鏈網絡因自身的費用結構而阻礙了增長。本輪週期最終以安全漏洞事件收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發生在減半後 20 個月的 Mt. Gox 黑客攻擊。

2016 年的週期催生了初始代幣發行(ICO)的爆發,為風險投資融資提供了更廣泛的機會。普通投資者如今也能參與早期項目投資,而這一機會過去僅限於大型金融機構。然而,市場被大量僅憑白皮書支撐的代幣所充斥。由於缺乏投資者保護和問責機制,許多 ICO 項目迅速崩潰。那個時代的大多數項目如今已被淘汰,即便是當年規模最大的 ICO 也已無緣前 100 大區塊鏈項目排名。

2020 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和“邊玩邊賺”(P2E)遊戲成為主導趨勢。DeFi 項目承諾高達 100% 以上的不可持續收益,主要通過鑄造更多代幣來提供回報,而非依託實際經濟活動。同樣,NFT 也曾迎來天價估值,其中一些僅是毫無內在價值的像素藝術作品。元宇宙的炒作最終也趨於冷卻,大規模虛擬世界普及的預期並未實現。P2E 遊戲依賴通脹式代幣經濟模型,一旦用戶增長放緩,體系便迅速崩潰,暴露了其脆弱性。

2024 年減半後周期以穩健開局,美國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正式將加密貨幣納入傳統金融市場。此外,區塊鏈社區在民主進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標誌著行業的重大轉變。

首次,加密資產已進入金融體系,而非處於體系外,這有可能導致更為平衡的監管,而非對該技術的全面敵視。人們本能地看到了它的實用性,並且已開始對此表達意見。美國有望在採納區塊鏈技術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這一趨勢是積極的,特別是在考慮到美國在其他技術創新和進步中的角色時。下一個問題是:這種整合將走多遠?我們是否會看到更多國家將加密資產納入國家儲備,超越目前僅有的幾個已擁有加密資產的國家?除了監管進展之外,本週期還有多個區塊鏈應用即將接受審視。

去中心化現實世界資產

將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並去中心化其融資已逐漸獲得關注。RWA 使資產所有者能夠直接受益於基於區塊鏈的融資。關鍵領域包括房地產與住房融資、股票、債券、國債、農業融資、DePIN 和 DePUT。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的協同作用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AI)的結合正在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AI 模型的去中心化管理和安全數據處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隱私保護方面。AI 可能通過管理加密數據,按照所有者的指令僅向所有者或在特定條件下授權的執法機構透露數據,超越像 ZK-SNARKs 這樣的解決方案,具體取決於區塊鏈的規則。

微交易

傳統金融體系無法支持微交易,因為運營成本過高。藉助低成本交易模型,區塊鏈自然適合微支付,尤其是在內容消費方面。這有可能打破媒體中的過時捆綁銷售做法,推動無縫支付的新紀元。

迷因幣和名人代幣

迷因幣的數量急劇增加,目前約有 10 種迷因幣進入市值前 100 名,幾乎沒有實際的用途。低成本區塊鏈和用戶友好的代幣創建工具推動了這一趨勢。由或與知名公眾人物相關的迷因代幣也在獲得熱度,但大多數仍缺乏實際效用。

穩定幣

穩定幣繼續架起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之間的橋樑。隨著更快、更便宜的區塊鏈在本週期的主導地位,穩定幣正廣泛應用於支付,挑戰傳統系統,如緩慢的支票結算和昂貴的跨境轉賬。監管清晰度有望推動穩定幣向主流採用邁進。

早期數據揭示的趨勢

Toronet Research 追蹤了 2024 年 1 月至 5 月期間各類代幣的表現,並預測了到 12 月的趨勢。研究結果:

減半

按 2025 年 1 月的價格增長率排序的數據。來源:Toronet Research,2025 年 1 月。

數據顯示,迷因幣、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代幣和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是早期增長的領頭羊。其他觀察結果包括所有類別的交易量都有所增長,這通常發生在區塊鏈項目興趣和參與度增強的週期中,每四年似乎會出現一次。DePIN 項目可能在本週期開始時沒有經歷太多增長,儘管一個或多個創新項目可能會取得突破。二層(Layer-2)項目的增長超過了一級(Layer-1)項目,或吸收了後者本應經歷的增長。2025 年 1 月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減半

2025年1月價格增長趨勢柱狀圖。來源:Toronet Research。

CoinGecko 2024年第三季度加密行業報告回顧了按網站流量排名的熱門類別,發現前三個類別趨勢相似。Toronet Research報告的另一個觀察結果是,正如我們在過去的週期中所見,那些缺乏實際用途的應用領域,往往會導致上一週期的狂熱(例如2017年的ICO和2021年的NFT),通常會在下一個週期中被否定。開發者和行業領袖應努力引導新用戶走向可持續的、以實用性為驅動的項目,以減少市場波動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者的失望情緒。這將減少四年一次的繁榮-蕭條週期的強度,以及那些感到失望的人的數量,許多人已經排隊去追逐梗幣和最終毫無價值的空投,最後變得徒勞無功。

我們能打破這個週期嗎?

當前的週期為區塊鏈提供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機會,以實現持久的影響。隨著機構的日益整合、更為審慎的監管承諾以及向現實世界實用性轉型,行業正在準備迎接有意義的增長。區塊鏈解決方案在更廣泛經濟中的接受度和整合度的提升,以及即將到來的審慎監管的潛力,可能會使本週期的結果優於以往的週期。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