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 Bybit 的飽和式救援

作者:佐爺歪脖山

黑客吃到飽,將軍笑開顏。

我從丹東來,帶走你的 E,將軍不語,只是一味拿走 Bybit 的以太坊。

在加密記憶中,只有 Kraken 沒有出現過嚴重的安全事故,僅在 2019 年出現過大戶被黑,隨後被盜走資產的案例,Kraken 主站似乎從沒丟失過資產,當然,這也可能是 Kraken 公關做的好。

回到 Bybit 被盜 14 億美元事件中,實際上的罪魁禍首應該是 Safe 公司的多籤合約設計存在問題,導致黑客突破層層防守,最終成功攻擊冷錢包的資產,而冷錢包+多籤的配置,已經是業內能提供的最高安全標準。

不幸中的萬幸,除了 CZ 一如既往的“正常發揮”,剩下的交易所、OTC 和大戶都在明面上表態支持,穩住了散戶情緒,終究是韭菜們承擔了所有。

Ben Zhou 深夜愁,群影無 FUD

前車之鑑,門頭溝和 FTX 的行業影響拯救了 Bybit。

門頭溝被盜後,整個加密行業進入了第一次寒冬,當時主要交易幣種是 BTC,遠遠沒有後來的山寨幣和 Meme 這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2022 年 FTX 不是被盜,而是被騙,SBF 騙用戶,CZ 騙 SBF,其間還摻雜著孫割一如既往的插科打諢。

SBF 宣稱沒有挪用用戶資產,但實際上的資不抵債導致用戶提幣困難,FTX 並未第一時間禁止停幣,這才導致用戶的瘋狂擠兌,更雪上加霜或指出皇帝新衣的 CZ 先是表態支持 SBF,甚至要收購 FTX,然後又說 FTX 資不抵債放棄收購。

轉瞬之間,CZ 在推特上的幾條推文徹底打垮了 FTX。

所以當 Ben Zhou 看到 CZ 評論應該第一時間禁止用戶提幣時,不知作何感想,CZ 可能真的覺得自己提的是好建議,但是 Ben Zhou 不會這麼想。

而在場外,異常團結的二三線所集體行動救援 Bybit,美國所按兵不動,大戶和機構沒有發言,上演了一晚的飽和式救援

圖片說明:Bitget 支持 ByBit
圖片來源:@GracyBitget

Bitget 支援了 4 萬枚 ETH,展現了同行之間的友誼,作為在二線交易所掙扎的對手,這次罕見的站在了一起,當然,有傳言是二者有共同股東,就算如此,也值得稱道。

不過最關鍵的幣安,目前沒有看到有除了表態幫助以外的任何實質性幫助,而 OKX 只是一味地 Buidl 自己的錢包,把合約審查了一遍又一遍。

最出人意料的是,美國監管機構,如 SEC 等這次也變得沉默,平常他們可不會這麼友好,看來馬督工的整頓,特朗普的加密友好確實貫徹到底,將軍和懂王現在都是贏學家。

Call back 門頭溝和 FTX 以後,Bybit 這次應對最佳是老闆個人,看來做自媒體確實鍛鍊人。

不想當 KOL 的交易員不是好老闆

加密行業的巨大好處是扁平,內外部都是如此,幣安之前會開除炒幣不報備的員工,本來是應對老鼠倉的合規舉動,導致現在錯過了整個鏈上時代。

Bybit 的扁平是放棄 Bitget 的明星 CEO 和職業經理人機制,老闆自己上場當網紅,當然幕後的大老闆依然保持一如既往的低調,但是 Ben Zhou 經常以英文 KOL 示人,應該是華人交易所中外國路人緣最好的之一,僅次於 CZ。

圖片說明:Top Gainer
圖片來源:Kaito

不過也有意外之喜,Ben Zhou 的 Kaito 打榜迅速上升,超越了 Coinbase 聯創 Armstrong,真的是交易所不幸推特幸,給馬斯克貢獻了不少 Crypto 流量。

對流量的重視也是 Bybit 本次的巨大加分項,甚至可以說,危機公關的第一要義是保持冷靜和公開,當然,前提是有冷靜處理的資本,說起來,第一要感謝黑客,冷錢包 42 億 USDT 沒有偷,因為 Tether 會凍結;第二要感謝 SBF,正是在 FTX 事件後,各大交易所都上了 PoR 資產儲備證明。

而本次救援 Bybit 也證明 PoR 機制的有效性,各大交易所確實分割了自有資產和用戶資產,可能還要順道感謝 Vitalik,畢竟 ZK 技術的大發展和他也離不開。

在度過危機處理的 48H 內,Bybit 維持住了市場對自己和 ETH 的信心,但問題並未解決,幣安被罰 42 億都遭遇頻上“閨蜜”幣的指責,Bybit 要維持住市場地位和重拾機構客戶信心,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

老生常談的話題,交易所的利潤來源是用戶客損,而在資管和質押等模式下,交易所利潤是可以來自鏈上的,這樣至少從理論上規避了客損作為利潤來源的指責。

但這是以前,在巨大的財務損失前,任何手段都可能出現,接下來就看 Bybit 道心穩不穩,願不願意再花一個週期的時間去建立正常的收入模型。

DEX Flip CEX 的機會?

理論上 CEXs 出現危機後 DEXs 都會有新的流量湧入,畢竟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言猶在耳,但在今天,問題非常複雜,如果說是自我保管冷錢包的囤幣黨,那確實安全。

對於鏈上工具和交易產品而言,只有 OKX Web3 錢包是非託管錢包,即私鑰是訪問和控制加密貨幣的唯一憑證,掌握私鑰意味著完全擁有錢包中的資產,只要私鑰不洩露,就永遠不會出問題,安全性由密碼學保證。

但是對於大部分交易產品而言,託管錢包才是常態,原因也不復雜,效率更高,用戶交易也會更順暢,安全和效率永遠不可兼得。

圖片說明:DEX to DEX 比例
圖片來源:The Block

尤其是主打多鏈和多幣種的交易類工具,還有眾多的 TG Bot,基本上都是採取降低安全度換類 CEX 的策略,即使是 Hyperliquid,也曾在去年針對將軍的黑客進行過回應。

交易所可以防得住 100 次,但是黑客只需成功 1 次,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而在目前的賠付案例中,門頭溝和 FTX 都是可以進入賠付流程的,反而是 DEXs 類難找回被盜資產,比如最近的 DEXX。

更嚴重的是,所有的安全都無法長久,而 Curve 當年定死了合約,沒想到寫合約的編程語言都會出問題,最後只能鼓勵用戶遷移資產,重新寫合約,個人感覺,這已經是 DEXs 最安全的做法了,依然擋不住“勤奮”的黑客。

結語

人類不感謝羅輯,用戶也不止有 Bybit,只是心有慼慼焉,鏈上的黑暗森林,長久秉持社會達爾文主義,Bybit 被盜是社會新聞,而每天被黑客攻擊的散戶更慘,連新聞都不會有,感同身受,這才是散戶對 Bybit 同情的原因吧。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